媽媽變小 反而裝得下兒子

2013-12-20   | 魯金燕
靦腆的葉新民(右)第一次抱著媽媽梁瓊煙說感恩。(攝影者:陳麗雪,地點:臺中大雅,日期:2013/11/23)
「我是『媽媽』咧!要我說對不起,哪有可能!」這是潛藏在慈濟志工葉梁瓊煙心中四十多年的心魔,因為「媽媽」這個偉大的名字,讓她贏了面子,卻失去了兒子的心。

重擔壓肩 親情降到冰點

自從先生往生後,瓊煙一肩扛起家計,生活的忙碌與壓力,讓瓊煙不得不戴起堅強的面具,在家裡她就是天,一切她說了算。孩子聽話、表現好是應該的,讚美、誇獎是給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得到的永遠只有苛求及責罵。

瓊煙的小兒子葉新民回憶:「媽媽是家中的支柱,看到媽媽為這個家付出,真的很辛苦。但她是一邊做,一邊怨天尤人,面對工作與親友的壓力,倒楣的永遠是我們這些子女,我又是家中最小的,根本沒機會說話,所以只好選擇退縮與逃避。」

原本親子關係就緊繃的家,在葉新民離婚之後,氣氛更降至冰點。母子之間不講話、不互動,瓊煙若有事交代,不是透過孫子轉達,就是寫紙條,彼此連「媽媽」、「兒子」這些最基本的稱呼都沒有了。

「過去,我只要看到他回來,一股莫名的無明火就升上來,就算前一分鐘我還跟客人有說有笑,他一進門我馬上變臉、生氣。」瓊煙說,當時她非常不諒解孩子所選擇的婚姻。因此看新民離婚後,變得懶散又沒責任感,兩個孫子全都丟給她照顧,讓瓊煙有太多的不甘願。

每個月,梁瓊煙和孫子一起上親子班,兒子當隊輔爸爸,她就到廚房幫忙。(攝影者:陳麗雪,地點:臺中大雅共修處,日期:2012/10/28)
個性本就退縮的新民,在歷經婚姻的挫敗後,更顯消極。他想:「反正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既然我做什麼都不對,我就假裝什麼都看不到,孩子我也不管了,我把自己封閉起來,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瓊煙母子長達二年多互不講話這段期間,瓊煙的妹妹梁惠珍(已受證慈濟委員)多次以證嚴上人所言:「要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來勸導她放下對兒子的埋怨。但瓊煙的內心早已被強烈的自尊心佔滿,要她低頭好言跟兒子講話,瓊煙只有一句話:「絕對做不到!」

放下身段 心結不再纏


2011年,瓊煙接受常到她的素食小吃店內用餐的志工王建國邀約,參與《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這奇妙的因緣,竟意外解開了瓊煙和兒子多年來又愛又怨的纏縛心結。

瓊煙說:「我好像小學生喔!不知道為什麼?每個星期都好期待彩排的日子來臨,只要到共修處和大家一起練手語,我就好快樂,回到家之後心情特別好,感覺好輕鬆。」因此,每一次經藏採排,瓊煙都不曾缺席。

隨著演繹日子的逼近,彩排的次數也愈來愈密集,碰到假日時,小吃店只好先休息。生意可以不做,但孫子卻不能沒人照顧,瓊煙不得已只好開口與兒子協調,請他在家帶小孩,新民說:「這是媽媽入經藏後的第一個改變,她開始願意和我講話了。」

演繹結束後,瓊煙投入慈濟社區志工的行列,不論是香積、助念或福田,只要和小吃店的營業時間不衝突,她都把握機會盡力付出。後來,志工黃子倚推薦瓊煙與二個孫子報名參加社區的親子成長班,更為瓊煙母子帶來另一個重大的轉機。

滅無明啟智慧 懺悔得親情

因為慈濟志工王建國(左)的邀約,梁瓊煙(中)參與《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意外解開了與兒子多年來又愛又怨的纏縛心結。(攝影者:陳麗雪,地點:臺中大雅共修處,日期:2011/07/17)

每個月,瓊煙帶著孫子上親子班,收獲似乎總比孫子多。漸漸的,瓊煙開始會對家人說感恩,甚至願意放下身段,對孫子低頭道歉:「對不起!阿嬤以前常常罵你們,對你們太兇了!」

新民說:「媽媽自從加入慈濟志工之後,不只會說『感恩』、『對不起』,最重要的是,她竟然會在外人面前誇獎我做事很棒,是個優秀人才,換做以前的她,哪有可能!」

雖然如此,新民仍認為媽媽的轉變只是短暫而已,一段時間過去後,還是會回到原點。

2013年1月27日是親子成長班的活動日,當天恰巧也是社區舉辦慈濟照顧戶歲末圍爐活動,瓊煙承擔香積組的工作,只好請求新民自己帶二個孩子到親子班上課。沒想到從那一次活動日之後,新民竟主動跟媽媽說,以後每個月他都要陪孩子去上親子班。

瓊煙的內心倍感欣慰,也開始有了小小的期盼:假如兒子可以加入慈濟,那該有多好!

後來新民在親子班戶外教學中,發現隊輔人力不足,促使他想加入隊輔的行列,盡一己之力。瓊煙對新民提出疑問:「孩子現在已六年級了,能參加親子班的日子只剩一年,你是只參加這一年,還是會持續下去?」新民毫不猶豫的肯定答覆,讓瓊煙喜出望外,沒想到兒子竟然這麼快就願意加入慈濟當志工。

親子班舉辦溫馨的「濯足謝親恩」活動,葉新民(右))不成聲地表示,讓孩子洗腳應該是阿嬤,是阿嬤用愛彌補了缺憾。(攝影者:陳麗雪,地點:臺中大雅共修處,日期:2013/05/26)
隔月,親子班舉辦溫馨的「濯足謝親恩」活動,許多家長第一次讓孩子為他們洗腳,難掩激動情緒。新民父女更是忍不住相擁而泣,善感的他泣不成聲:「我沒有資格坐在這裡讓孩子洗腳,應該是她的阿嬤,而不是我!孩子三歲,媽媽就離開了,這幾年我愧對孩子,無法給他們完整的家,是孩子的阿嬤用愛彌補了缺憾。」

分享時刻,新民當眾發願,加入親子班隊輔的行列。現場志工紛紛給予熱烈掌聲,並爭相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瓊煙。瓊煙把握好因緣,在臺中大雅區志工的協助下,讓新民順利趕上六月的社區志工見習課程,以符合親子班隊輔的基本條件。

上課前夕,母子倆到臺中分會請購志工服,瓊煙告訴新民:「這是你在慈濟的第一套制服,所以由我來贊助。」第一次收到媽媽送的禮物,新民好感動!捨不得讓媽媽多花錢,因此他只買了一套志工服和襪套,結帳時,媽媽竟又拿了一套環保碗筷對他說:「這個也由我來贊助。」

一天之內,連續收到二份媽媽送的禮物,新民內心感動之餘也告訴自己,今後一定要認真做志工,才不會愧對媽媽的期盼。

回顧過往,瓊煙一一細數:自己的無明火,自己的高姿態,自己把「媽媽」放得很大、很大,結果苦了自己,更苦了孩子。還好經藏演繹的法水洗滌了她的內心,也挽救了母子親情。真正印證了上人的法語:「要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魯金燕 臺中大雅報導2013/12/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