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進佛堂 信仰慈善

2011-12-02   | 李彥儀、陳麗春
MASOOMA在自己的國度裡,看著電視臺播放著一群穿著藍衫制服的人們,想著也要跟他們一樣幫助別人。沒想到她來臺灣實習,找到了這一群藍衫人,原來他們是慈濟人。(攝影者:王有祿,地點:慈濟新北市蘆洲靜思堂,日期:2011/11/27)
雖然宗教不同、語言有異、種族有別,但是對於慈善的信念是永恆不變的。2011年慈濟歲末祝福活動在全臺各地陸續展開,許多人並非佛教徒,也不是華人,只因認同慈濟大愛精神、肯定志工無私奉獻,而主動或受邀參與慈濟所舉辦的歲末祝福,從中獲得滿滿的感動與啟發。

用愛化解仇恨 以善解心靈苦

濃黑的短髮,瞳鈴般的大眼,來自中東巴林(BAHRAIN)的醫生Masooma,11月27日隨著友人陳虹如來到慈濟蘆洲靜思堂參與歲末祝福,看到一群身穿藍衫的志工們,興奮地說:「原來在電視上看到的那群慈善團體就是慈濟,真的是來對了!」

Masooma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也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坐在蘆洲靜思堂裡,她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螢幕正撥放著慈濟大藏經的影片,影片中紀錄著2011年全球慈濟志工行善的身影,慈濟人不分國界,用愛膚慰著受苦難的人,311東日本賑災、泰國水患援助……,Masooma腦中浮出今年3月,巴林政府因過度使用武力,對群眾展開鎮壓行動,造成多人死傷,政爭下人民流離失所的種種畫面。她眼看著自己的同胞,因為政見理念不同而遭受人為的傷害,心中一直想尋找能幫助人的方法。

Masooma常感嘆身為醫生,能醫得患者身,卻苦無方法可以幫助病患的心靈,心中行善的意念更是不斷萌生。當她有天在自己國家,看著電視台正播放著一群穿著藍衫制服的人們,為政爭的社會發放物資,Masooma心想:「如果我也能像他們一樣的幫助別人,那該多好!」
參與慈濟歲末祝福,MASOOMA看著慈濟大藏經影片,播放慈濟人在國際間的援助工作,發現慈濟就是她尋覓已久的慈善團體,她發願要盡自己一分心力,來幫助受苦難的人。(攝影者:王有祿,地點:慈濟新北市蘆洲靜思堂,日期:2011/11/27)

眾裡尋她千百度 祈願當巴林善種

藉著此次來臺參加短期醫師實習,Masooma主動向台北友人陳虹如詢問,臺灣哪裡有慈善團體可以參加實習?陳虹如的奶奶陳林肅霞是慈濟志工,於是隨著來到蘆洲靜思堂參與歲末祝福。

第一眼看到蘆洲靜思堂,灰白莊嚴的建築,Masooma感覺莊重、宏偉;手中接過志工彎腰遞來的鞋帶,看到每個人不斷地點頭、微笑,更讓她覺得這個環境是如此平和,心中有著莫名的感動。

會場中《法譬如水》的音樂悠揚舒緩,旋律一直縈繞在耳邊,Masooma隨著散場的音樂緩緩步出會場,心中感動尚未退卻,腦海中,慈濟在證嚴上人的帶領下,走入世界的各個災難角落,泥濘的道路與海邊,慈濟志工穿上長筒膠靴,清掃街巷;在白雪紛飛的日子,志工們穿著厚重的外套,螞蟻雄兵的接力,搬運一車車賑災物資的畫面,Masooma發現慈濟就是她尋覓已久的慈善團體,她發願:「要盡自己一分心力,來幫助受苦難的人。」

Masooma快樂地以中文向慈濟志工們說謝謝,正當來到靜思書軒的攤位前,巧遇靜思精舍德皙師父,師父為她戴上佛珠,並祝福她成為巴林人醫會的第一顆種子。
在林綠卿的陪伴下,阿拉伯籍夫婿林穆薩(中後者)和兩個兒子上台領受德寋師父的祝福。(攝影者:歐正雄,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11/26)

同宗異教 大愛為遍法

臺灣女婿林穆薩來自約旦,是位穆斯林, 今年七月隨著太太林綠卿,來到臺灣就讀語言學校,11月26日在岳母、同時也是慈濟委員的王譽潔邀約,首次參加慈濟社區歲末祝福,活動全程都由太太幫忙翻譯。

林綠卿就讀政治大學期間,因選修阿拉伯文課程而有機會接觸到伊斯蘭教,有一天她問母親:「媽,妳是慈濟委員,如果我信仰伊斯蘭教,對妳會不會有防礙?會不會影響妳在慈濟的形象呢?」
       
母親王譽潔則反問女兒綠卿:「可蘭經教義,教妳們什麼?」綠卿回答:「依照可蘭經教育我們,穆斯林對旅人(即異邦人)有提供食物、飲水及醫療的義務,也是講『大愛精神』。」

「既然伊斯蘭教講的都是大愛,與慈濟精神理念是一樣的,那妳就去。」王譽潔給予了信任的肯定。

尊重萬物 愛心廣無垠

剛從德寋師父的手中接下福慧紅包,林穆薩全家人迫不及待地打開來研究一番。(攝影者:歐正雄,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11/26)
林綠卿大學期間成績表現優異,取得外交部及教育部獎學金,前往約旦公費留學,因而結識阿拉伯籍夫婿林穆薩。身為穆斯林的林穆薩,今年在臺進行為期一年的中文學習,適逢八月份《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前往臺北小巨蛋觀賞演出,對於經藏演繹內容,他感受到很大的震撼。

林穆薩表示,慈濟的理念讓他很感動,慈濟對於一切生命,甚至是對土壤、樹木、環境等等所給予的尊重,讓他感覺到佛教與伊斯蘭教都有個共通處,就是都很重視人與生命間的關係,並覺得佛教徒都很有愛心。

林穆薩來臺雖僅有三個多月,但這期間的所見所聞,讓他感性地說:「我喜歡臺灣人。」他知道約旦慈濟志工較少,志工人數不如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區多,在中東地區應有更多人需要幫助。林穆薩說:「每當有天災、人禍發生時,慈濟人無私的幫忙,我們大家都很感謝,在臺灣一年的語言訓練結束後,若選擇回約旦工作,也希望自己能投入公共事業或當志工,付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投入慈濟志業已有三十年的王譽潔,聽到女婿林穆薩分享對於慈濟的感受,她表示:「上人教我們要『感恩、尊重、愛』,更教導我們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秉持『對的事,做就對了』,如此,大愛才能綿延不斷。」

(文:李彥儀、陳麗春 臺北報導2011/11/26-2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