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毯遊街 另類歡慶145歲
2012-07-13 | 吳淑靜 黃佩莊今年的7月1日是加拿大一百四十五歲國慶日(Canada Day),7月1日在各城市都有慶祝活動。列治文市今年則在史帝夫斯頓社區,舉行第六十七屆鮭魚節慶典(Steveston Salmon Festival)。
努力獲得肯定 背動轉主動
自2010年起,列治文區志工即參與活動中之環保宣導,由於慈濟團隊的紀律及認真親和態度,得到主辦單位的高度肯定及信賴。因此,今年更邀請慈濟志工加入環保分類之規劃,也接納了許多志工所提供的建議。
從往年的配合單位,到能融入主流團體,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的角色,對分會及志工而言,莫不都是一大鼓勵。
為確實做好垃圾減量,彌補往年因大會招募的高中生義工經驗較不足,而造成垃圾分類無法掌控,今年改由慈濟志工帶著大會招募的高中生,一同承擔自上午九點至下午七點的環保宣導及後續分類。
由於所需志工人數較以往多,因此今年由列治文、本拿比及素里三區志工共同成就。上午的天氣雖飄著細雨,依然不減志工參與這一年一度盛會的熱忱。
嘉年華新體驗 毛毯變飛毯
慶典活動由嘉年華揭開序幕,每年的嘉年華約有上百個不同族裔的社區團體參加。今年慈濟志工也報了名,希望藉此能更融入主流團體,讓民眾認識慈濟,並配合當天的環保宣導,同時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宣揚慈濟珍惜物命的環保人文。
志工原本帶著靦腆笑容,不好意思接近兩旁群眾,後因群眾的熱情感染,便鼓起勇氣,大方地邀請民眾觸摸環保毛毯及環保衫。而大家的稱奇反應,也讓志工展示地更加賣力。
毛毯頓時變「飛毯」,不時地「飛過來」又「飛過去」,傳給許多人觸摸、了解,為現場增添了幾分趣味,也讓志工更體會到所謂的無聲說法。會後,更有多人前往大愛感恩科技攤位詢問。
此外,隊伍中身著志工背心的環保志工,有親子檔也有夫妻檔,每人手拿沿街撿拾的垃圾桶及夾子,一看見路上的垃圾便撿起,不僅為群眾做了最好的示範,也獲得了許多的掌聲。
看見環保宣導 歡喜獲成效
今年環保定點共設十二個站,鑑於往年市政府街道的垃圾桶到處林立,造成環保宣導及分類的困擾。於是在籌備會時,志工便建議當日要把所有街道的垃圾桶封住,並且配合高舉的指示標幟,民眾就能更清楚看到何處可丟垃圾。
列治文區志工都可明顯感覺到,今年的街道較乾淨,工作也比往年輕鬆許多。參加過三年環保宣導的慈濟志工楊水蓮表示,民眾有明顯的進步,大都懂得如何分類,也願意配合。
慈青江駿逸也分享說:「有一個小女孩來回地幫忙家人到環保定點丟垃圾,志工耐心地教導她做分類,從開始不懂,第二次來時略懂,到第三次時已可當導師教家長們如何分類耶!」
史帝夫斯頓社區環保委員安.梅特卡菲(Ann Metcalfe)女士,十多年來都得到丈夫霍爾(Howard)先生的支持,從清洗盆子、撿拾垃圾到分類等工作。今年先生霍爾更駕著垃圾收集車在會場各環保點穿梭往來。志工黃佩莊看到他一個人默默地一站一站辛苦的收集垃圾,不忍心地跟在後頭幫忙,後來更跳上垃圾收集車,做了他的助手。
原本沿街撿拾是由大會招募的高中生義工負責,不在志工的工作範圍。但到活動尾聲,志工們發現地上的垃圾有明顯增加的狀況,便主動召集人手,趕快加入撿拾的行列,以求活動結束,能還給社區一個乾淨的街道。
確保垃圾減量 後續細分類
為確保能做好垃圾減量,志工們也新增後續分類工作,把會場店家和偏遠地區沒有設立環保點的垃圾,都帶到指定地點進行分類。每當垃圾收集車到來,志工好像看到寶藏一般地興奮,一擁而上,很有效率地幫忙把紙皮箱、廚餘、回收飲料瓶罐、垃圾,整理妥當後放在各大型收集箱內。
志工更把少量需再分類的垃圾倒出,細心尋找可回收的資源。雖然面對的是髒亂的垃圾,志工仍帶著歡喜心及無畏的精神,用心地一一分類。在慶典活動結束後,大家仍等待到最後一袋垃圾送至定點,確認好分類後,才互道感恩,圓滿此次活動。
在這一次活動中,雖得到民眾高度配合與讚揚,令志工得到很大的鼓舞,但仍然覺得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尤其是「清淨在源頭」的理念。
今年主辦單位有要求店家在選擇食具、食材的包裝方面能加入環保概念,少用一次性的物品。但因材料價格較貴,所以配合的店家仍然有限。明年,志工們考量著會加強此方面的溝通,期許店家能更提升環保意識。【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淑靜、黃佩莊 加拿大報導 201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