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拜願 法輪常轉47載

2013-05-04   | 人文真善美志工
常住師父帶領眾人虔誠誦經拜願,一步步走進靜思精舍。(攝影者:許榮輝,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3/05/02〉
引磬聲啟,「爐香乍爇……」微風吹送清涼意,人人心聲共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句一步緩步前行。往菜園周圍步道,步步踏實,面對中央山脈層層疊疊美境,天空結祥雲;藍天白雲菩薩與之相呼應。周年慶首次以此方式,沿菜園路徑唱誦佛號,隊伍合齊浩蕩之美,「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界」,與菜園大自然眾生聲合鳴,眾生同沾法益。靜心念佛,海會悉遙聞。

慈濟志業從五毛錢竹筒歲月起步,如今轉了47個年輪,演化成全球隊伍寬且長。志工念佛念入心,法要在行動中,菩薩要人間化,踏穩了腳步,依常住師父引領的方向前進。莊嚴佛號聲,沿著菜園且真、且善、且美地步入主堂或感恩堂,一切法喜圓滿。

菩薩道上 清淨修行

凌晨三點半,黎明未現萬籟俱寂,昏黃路燈下樹影娑娑;午後三時半,則是無陽光、無雨,涼風徐徐,青青菜園、鳥語相伴。2013年5月2日,相同場景,不同時分、不同氛圍,早、午二場計一千零四十九位志工,來自臺南、高雄、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 香港、中國大陸、日本等地志工,分別在靜思小築及倉儲廣場整隊,由常住師父引領,二字一步繞佛繞法後,進入主堂拜願。

承擔舉牌引導的林妍君,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清修士。她很期待看到如此殊勝的法會,她表示,以往都是經由電視才看得到,今日能協助此項活動感到非常喜悅。

看到大家都這麼早就到精舍參加精進,林妍君說:「我們是住在精舍裡,所以只要提早一點起床就可以,但外面的人為了精進不畏辛苦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動!」林妍君是由清修士葉秉倫奉上人之命,前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做清修士招生宣導時,在父母也不反對的機緣下來到花蓮,她笑著說:「能跟著上人真是幸福!」

「我們都是早起的清修士。」鄭夙芳站在旁邊淺笑著說。因為父母都是慈誠、委員,自小在慈濟的氛圍中成長,所以無形中接觸慈濟的大愛精神。小的時候跟隨著父母做慈濟,學校畢業後進入慈濟當職工。

今年初,夙芳發心立願由職工轉而為清修士,她說:「應該是父母親的帶動,影響了子女。」幾個月來她覺得自己要去適應環境,精舍的生活節奏比較快所以要配合。她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而且人有無限的可能,想到自己是在修行,秉持著上人的教誨做到內修外行,是對自己的期望。

三十三歲的清修士黃婉琦來自馬來西亞, 2012年6月底回花蓮。她說:「有明師引導,回來會比較專心,才有學習的氛圍,不易被不同的外境牽引。」

第一次在靜思精舍過周年慶,婉琦感受甚深。她說:「在這殊勝的時刻,當志工對內是精進,讓自己靜下來。意涵則是要回歸上人當初創辦慈濟功德會的初發心。而朝山拜願、繞佛繞法,則是有形的感受到飲水思源及竹筒歲月、克難的精神。」

馬來西亞的黃意媚,十多年前,在同事介紹下認識慈濟。證嚴上人深入淺出講解佛學,把佛法應證落實生活中,深深吸引意媚想要更了解慈濟團體,而積極參與活動後進而認同。

為了更精進上人的法,從職場轉任職於新加坡慈濟志業體;在志業體工作七年後,2012年9月,黃意媚發心回到靜思精舍當清修士。她表示,在這裡只要肯用心,有很多機會學習;不一樣性質的工作環境,其背後意義不同,從營利事業轉職於慈善,也讓自己的心更柔軟。她說:「回來是要把自己一顆心更貼近上人的法,端正自己的身行照顧好,才能把上人的法傳出去。」
常住師父引導下,眾人虔誠繞佛繞法。(攝影者:許榮輝,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3/05/02〉

精進步伐 堅定道心

來自新加坡的李淑芳、劉恬欣,以一顆虔誠的心跟著隊伍繞佛。李淑芳帶著媽媽一起回來,她說:「回來這邊幫忙做壽桃,繞佛繞法學習很多小細節。看到上人讓我很心疼,覺得跟著上人做就對了。」年輕的劉恬欣因為2008年回臺參加表妹的畢業典禮而曾到過精舍;經過五年,心心念念想著再到精舍,今年終於成行,她說:「回到精舍學到很多事情,尤其是學到如何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回來感覺很好。」

從臺南回來的楊明雄是一位警察,把握機緣精進。他很激動地表示:「要做上人的左右手,該做的事要努力地做,精進也要用心,不能一直昏睡不醒,因為人生命有限,所以此次回來充滿法喜,賺功德財。」

洪月嬌是這個梯次的醫療志工,恰逢慈濟47周年慶,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如此因緣殊勝,陣陣歡喜心盈滿心地,月嬌覺得非常難得:「很有福報,有此機會,每天眼睛打開就是感恩,時時感恩,日日感恩。」月嬌用感恩清淨心在在精舍拜經祝福慈濟生日。

臺南周月春說:「可遇不可求,時間不能等,不要等到不能做了再來就來不及了。」此次朝山,剛好遇到慈濟生日,在朝山時大聲唱誦,自己道心更堅定:「不要執著,不論什麼活動,把握當下,恆持剎那。」上人要的是我們那顆初發心,有時周月春難免會懈怠,在朝山時非常感動大家合和互協,腳步一致。總是凡夫心起起伏伏,此次因緣心更堅定,會更精進,祝福上人法體安康。

五十五位來自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同學,來到臺灣參加營隊,好因緣碰上了慈濟47週年慶,5月2日這天,他們和慈濟志工一起參加精進繞佛、繞法活動,精進的身影特別吸引人。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精舍參加繞佛、繞法,這群泰國慈濟中學的第一屆學生,現在已經是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在校長帶領下,此次將停留三個星期,學習中文的人文課程。

在精進隊伍中,於五月一日剛接任校長的殷文仙,也虔誠念佛,隨著隊伍前進。泰國慈濟中學有六百多位學生就讀,殷文仙心中有「法」,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難,希望達到上人對教育的目標,除了培育出品格優秀的孩子外,同時影響帶動其他學校對人文的重視。

由泰國清邁慈濟學校來參加營隊的三十四個同學,身穿灰藍色制服,隨著大家的動作及恭敬虔誠的神情令人側目。黃雅純老師,覺得參加精進很法喜,她在4月21日與三十四個孩子、十幾位老師從泰北回來花蓮。孩子回來學習,除了環境和食物稍較不能適應之外,其他都很好。

特別感受到的是這裡的溫馨和愛,尤其孩子們看到證嚴上人很感動。「我本身因為入慈濟很久了,覺得上人的法已超越宗教博愛平等觀,所以吸收法的同時,要內化上人的法才能受用 。」雅純很感恩地說著。

高中三年級的學生白志達靦腆表示,到臺灣來參加營隊又參加這樣殊勝的法會,非常高興。清邁慈濟學校高中一年級的女同學李宛蓉亦羞怯地說:參加這個營隊相當的開心且充實,又能參加到慈濟的周年慶活動,這份歡喜她會帶回泰國去和爸爸、媽媽分享,也會和同學講在臺灣的種種好。 
常住師父帶領眾人,於靜思精舍主堂虔誠誦經拜願。(攝影者:許榮輝,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3/05/01〉

精舍處處 皆是說法

志工黃秋香連續第七年帶著環保志工、榮董及會員,遠從臺南回心靈故鄉靜思精舍過周年慶,這次則有十二位志工一起前來。秋香說:「帶菩薩們回來精進,就更有力量回社區募心、募款,清淨地球。繞佛繞法時想到天地萬物,只要有一顆虔誠的心,人人吃素,祈求全球平安。」

和秋香同行的陳淑真是第一次在精舍參加周年慶活動,大家繞佛繞法腳步一起,心很沉澱、很靜。三點多起床想到要把握時間、跟上隊伍要更精進,不要再為自己找理由,有一個衝動,回社區後要開始跟著精舍同步上早課。

八點多志工早會結束後,秋香帶著志工到菜園裡走走,剛好可以幫師父拔菜,大家把握造福的機會,她說:「蹲在菜園裡拔起菜,好開心!」

下午臺南團隊回精舍精進,德枋師父帶著志工們在精舍巡禮,微微的風吹過,一草一木盡在眼底,心很寬很舒爽。周守一很感恩此刻能回到法源地精進,她說:「每一草一木都在跟我們說法,點醒每個人的心,用心看每一件事。感受到要提升自己的使命感,當一個傳法者,淨化人心,以因應天災人禍的頻傳。」

周守一很感恩此刻能回到花蓮精進,她說:「繞佛繞法用最虔誠的心,踏出踏實的腳步,走過的每一腳印像步步生蓮,慈濟人走過的路都能成一片淨土。」

梁淑萍這幾年都有機會回來精進,今年則第一次從靜思小築繞佛繞法回主堂。當大家聚集一起,天空忽然變得灰暗,飄起小雨,人人開始雙手合十,虔誠唱著佛號「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現場莊嚴肅穆,人人安住當下。

緊接著大眾唱出心中的祈禱「我的心,在靜思中感恩……」有人閉起眼睛仰望藍天,有人心口合一、靜思祈禱,有人淚眼娑婆、感動莫名,近千人的唱誦聲上達諸佛天聽,天空澄淨了,雨停了,人人大轉法輪,佛號聲響起……。

淑萍心很靜,德宣師父提到:「做慈濟事不一定要跑得快,但不要停,不要走錯叉路,要跟對方向,身、口、意都不要離開佛號。」一路上唱著佛號,繞佛、繞法,腳步二字一步,剛開始或許有點不一致,唱誦或許並非合齊,但慢慢地一個個隊伍整合、齊聲合唱,透過師父們的引領,《爐香讚》起誦,佛號聲響徹雲霄,一抬腳、一佛號,盡在法中、禪中。

繞佛繞法結束,淑萍體悟到一些道理。行進間,曾有輛大卡車經過,有幾輛小型車也直入行進的軌道。她說:「即使在過程有阻礙,並非一直都很順利,但只要方向確定,不受外境牽引,朝著目標勇往前進,終能抵達。」

「引磬聲、木魚聲及佛號聲越來越清楚明瞭、心越也越來越篤定,擔子卻越覺得越重,承擔與接引的使命越強。」淑萍心中有譜了。
泰國清邁慈濟中學師生五十五位,在校長帶領下,第一次回精舍參加繞佛繞法。(攝影者:林碧枝,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3/05/02〉

就地取材 歡喜汲法

為了接引來自臺灣與海外志工回到心靈故鄉,臺中區師兄、師姊一行十二人在菜園開闢一處景觀區,架起帳棚,以菜園所有資源作景觀布置。

蔡美代以環保概念來設計,找石頭、乾柴或竹塊插上花草樹枝,就成了簡單、典雅、人文的景觀區。陳麗紅則是「成物不廢」的觀念深植內心,不想一成不變,就要架構起來之後,未來還可以回收再組合。希望大家運用巧思,回來挖寶,想想如何組合資源去運用生命價值。

臺中區蔡桂紅說明,今年是第三年承擔景觀花道,她覺得:「每個人都有美感,在菜園區到處有寶可尋,希望明天(五月三日)在外場以自助用餐方式,可以感受美美的呈現。肚子吃,眼睛也享受。」

蔡桂紅說:「以天地為合一,讓用餐有家的感覺與味道,而起歡喜心。」枯木布置與石頭莊嚴,呈現園區化無用為有用。一木一草,一磚一瓦,呈現回家的感覺。

連日來一批又一批志工回到心靈的故鄉。日本志工陳好以桶箍的精神將九位日本志工圈起來,回來參加47周年慶,九位志工都是第一次回心靈故鄉法喜充盈。從靜思小築開始念佛往精舍山門法入心。

織戶信隆退休回臺已五年,每天早上一定看《人間菩薩》,從不懂中文到懂「法」,今年參與慈誠培訓,除了助念、告別式、環保等工作,也擔任人文真善美平面攝影;已茹素兩年的他表示,很慶幸已吃素,不然H7N9很害怕。

對今天有這麼多慈濟人來參加周年慶精進感到驚訝!織戶信隆以日文分享,經陳好翻譯:「每天都在慈濟中,每天投入慈濟事,不會選工作,只要知道哪裡有需要就去行動。」陳好常請他當司機接送志工,度化許多人間菩薩。經常做得沒時間休息:「我很法喜,精神飽滿。」妻子總怕他做得太累,他說:「不夠累就不知道法喜在哪裡?從早到晚做慈濟事,身心非常清淨。」

去年已受證委員李玉箏的先生親松明,則是覺得精舍主堂門非常特殊,天然通風設計的考慮,主堂內「宇宙大覺者」背景是整個大宇宙更特別,中間還有發亮的慈濟星。去年因岳母病重回臺,恰逢慈濟在中正紀念堂舉辦浴佛大典,陳好邀親松明在中正紀念堂貼地標,再參與浴佛;當時萬分感動的親松明發願連續三年都要回臺灣浴佛。今年回來,正好趕赴慈濟47周年慶列車,是他第一次回到心靈故鄉。

親松明今早雖只是唸佛前進,但要與眾多人同時間步伐整齊,則是他這一生中第一次。陳好總是設計一些工作讓親松明退而不休。李玉箏表示,很高興能與親松明一起回來參加47周年慶:「看到師兄的改變很高興,在日本他時常參與發放。但是要他穿慈濟制服,他就是不肯穿。去年因母親生病回臺灣照顧,偶而參加慈濟活動,一場浴佛的感動,更加肯定慈濟,這次回來才肯穿上灰天制服(見習培訓)。」李玉箏要向上人發願,一定要帶親松明出來培訓,做上人好弟子。

何麗雪本來因為身體的關係,擔心早課要早起,自己的身體負荷不了,然而,最後她還是毅然參加了慈濟47周年慶。身體有水腫不太舒服的她,但後來拜經拜到法喜充滿,也就不感到痛了。

第一次回來看到主堂,何麗雪說:「想到上人為了弟子們的精神慧命,蓋了千年建築,讓慈濟法水永流千古,非常感動。」她在拜經拜願後,親聆上人開示,就好像二千五百年前的靈山法會,有如佛陀在開示,何麗雪發願要生生世世跟隨上人。
經朋友方漢武和黃昌裕師兄之邀,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先生(右)到精舍幫忙,並指導志工們點綴壽桃製作。(攝影者:詹進德,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3/05/03〉

冠軍師傅 用愛回饋

吳寶春是臺灣是知名麵包師傅,也曾拿下世界麵包大師的冠軍得主。經由高雄開麵包店的志工黃昌裕及方漢武邀約下,回到精舍貢獻烘焙技術。加入會員已經十幾年,第一次回花蓮,用一顆歡喜心透過雙手把幸福和感恩融入餐點中。

滿臉笑意又謙卑的吳寶春表示,這次來兩天,跟大家一起分享,就好像回到溫馨的家一樣歡喜。五一勞動節吳寶春師傅選擇以寶貴的時間來精舍付出,負責製作壽桃。他說:「能為大家付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由於從小家裡貧窮,國中畢業後,就獨自北上當製做麵包學徒,兢兢業業在崗位上努力追求夢想。現在生活上不虞匱乏,更要付出自己一點心力。」

認同上人的理念,吳寶春認為愛是要無私付出,把自己生命發揮最大價值。「做麵包時,我也會用這樣的想法把愛傳遞出去,相信每一個人只要心中有愛,社會也會更和諧。」

(文:人文真善美志工,花蓮靜思精舍報導,2013/05/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