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人際關係 曉了化衝突

2013-06-04   | 江佳蒨
潘廖葉告訴家長:「我的兒子說:『自從媽媽進慈濟後,講話就假假的,但我越聽越爽,騎車就變比較慢了。』」(攝影者:李月真,地點:桃園蘆竹共修處,日期:2013/05/19)
「我這一生,遇到問題都到慈濟裡頭找答案。」桃園蘆竹親子成長班於5月19日(2013年)邀請來自臺北的慈濟志工潘廖葉,為家長分享親子教育及婆媳相處,還有以「和睦」為主題的「靜思語」教學,以及為下個月校外教學兼圓緣課程做前置的準備。
 
不要為孩子操心 以柔克剛

潘廖葉說:「不要為孩子操心,造他的不孝之名,損去他的福分,而且該來的業跑不掉,不該來的不會來。也不要一天到晚罵孩子,嘮叨同樣的話,而是要好好的說。我的兒子說:『自從媽媽進慈濟後,講話就假假的,但我越聽越爽,騎車就變比較慢了。』」

原來潘廖葉的兒子是飆車族,經常被她責罵,但自從潘廖葉聽了證嚴上人的開導:「父母的上唇像天、下唇像地,影響很大,父母說話不祝福孩子,誰祝福?」於是她先縮小自己,聆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覺得被尊重,就這樣,「假久了,就成真。」
黃詩涵在練習時特別用心,動作手勢都十分到位,她說:「希望表演時,爺爺奶奶看了會很快樂!」(攝影者:王耀正,地點:桃園蘆竹共修處,日期:2013/05/19)

會場中,有人提出若孩子仍繼續冥頑不靈,該怎麼辦?佛教裡也有「金剛怒目」之說,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教育的方法?潘廖葉說:「上人說要懂得『觀機逗教』,觀察聲色、時機,以柔軟和智慧,長時間的陪伴,否則發怒若有用的話,早就發生效果了,孩子也不會走偏變壞了。」

隊輔鍾秀琴相當同意,也舉嫂嫂的例子做見證。原本嫂嫂非常強勢,但姪子一樣愛飆車,等到嫂嫂變柔軟了,不再強求,孩子自動賣掉飆速的機車,這就是柔軟的力量。

身教言教 觀機逗教

潘廖葉還分享人和人的關係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的關係。不論是親子或是婆媳,大概都脫離不了上述的四種關係,如果是今生要被報怨討債的,是過去世寫的劇本,就要甘願還、歡喜受,只有面對困難,轉變心念,才會有所改變。

最後她說,現代人動不動就離婚,沒有好的環境和身教,孩子當然就很難變好,所以很肯定親子班的家長注重孩子的教育。

眾人認真練習手語,為的是下個月,能透過手語把關懷和愛傳達給照護中心裡的老人家。(攝影者:李月真,地點:桃園蘆竹共修處,日期:2013/05/19)
志工江文綺分享:「雖然第一次參加親子班就被拉進來做隊輔媽媽,很怕自己做不好,但因為父親是慈濟人,所以對慈濟理念不陌生,心想有機會付出就勇敢答應了。」

江文綺還說:「帶著女兒詩涵來上親子班的課,發現她變得更懂事,還曾因為自己的態度不好,而向我說對不起。」文綺很重視教育,希望帶給孩子的資產雖是無形,卻是寶貴的。

這次的課程設計,要讓親子班的孩子感受到,在被愛的環境中成長的他們,也擁有愛人的能力,屆時到照護中心時,能把握機會將愛的力量散播出去。【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江佳蒨 桃園報導 2013/05/1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