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黑琵」無悔 學子動容

2013-06-08   | 林素真
王徵吉老師於緣圓當天親自上陣,與會的民眾及慈濟志工導覽黑面琵鷺的生態照片。(攝影者:吳芳美,地點:臺中港區聯絡處,日期:2013/06/01)
「人生如果還有二十年,還是要再為黑琵付出。」黑面琵鷺圖像攝影作者王徵吉老師以畢生時間守護黑面琵鷺,並以攝影方式將牠的千姿百態化作永恆,在攝影展現場的解說,更讓今日前來參與的學子們相當動容。

2013年6月1日臺中港區聯絡處於舉辦「黑面琵鷺影像展」圓緣活動,參加人數達一百多人。計有四所國中、八所小學及三所幼兒園的師生來到這裡參觀。

不忍遭迫害 記錄珍貴物種

黑面琵鷺圖像攝影作者王徵吉老師,以前開過婚紗攝影店,後來轉為報社的攝影記者,在1992年因兩隻黑面琵鷺遭受人類無辜的射殺,觸動了王老師的心弦。他驚覺黑面琵鷺與世無爭,單純的過著日子,而人類卻因為自身的利益,來迫害「黑琵」,遂挺身而出,開始記錄黑面琵鷺。

因為根據香港半埔觀鳥協會的統計,黑琵的數量全球只剩二百八十八隻,而到臺灣過冬的就有一百五十隻,這代表臺灣是黑琵最主要的度冬地區,這是別的國家用錢也買不到的物種。如果臺灣不珍惜,黑琵將會是在地球消失。

當時臺灣正面臨使用犀牛角與虎骨,受到國際間嚴厲的譴責與撻伐,因此政府將臺南七股溼地規劃為第八座國家公園,黑面琵鷺因禍得福,得以生存。

王徵吉不只在臺灣拍攝記錄,也到黑琵所到之世界各地為黑琵求情,爭取生存空間,因此日本也特別規畫出黑琵保護區,而韓國也要農民少用農藥,讓黑琵在稻田間,能有魚蝦覓食。在這一群愛鳥人士用心奔走下,現在黑琵的數量已達到兩千多隻。

堅持護生 不悔路


王徵吉回想這二十幾年為黑琵所做的,感概萬分。以前妻子全力支持,陪伴在他身邊,但一次南非之行,因車輪爆胎,妻子意外往生,王徵吉傷心難過,走不出來。後來轉念,妻子一生全力護持,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因此發願要做給妻子看,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這一切,經典雜誌團隊看到了,因此《經典》雜誌系列報導了黑面琵鷺生態展。
一百多位民眾於港區聯絡處參與黑面琵鷺靜態展的圓緣活動。(攝影者:吳芳美,地點:臺中港區聯絡處,日期:2013/06/01)


許多學校在參觀過後,師生都對黑面琵鷺的生態記錄有滿滿的感動。有的學校還安排了不同梯次參訪,就是希望不讓孩子錯過這次稀有的寶貴課程,因此一整個月下來參觀人數達到二千三百七十六人,平均每日逾百人。

王徵吉在現場,接受了學生的回饋感恩單,也由王老師親自的解說影像展,正因是他以畢生心血,也是第一位記錄黑琵的人,因此他的解說令人感受特別不一樣。因為是親身觀察,而不是看圖說故事,就如今年到韓國的延平島,又有了新發現,那裡的黑琵產卵數量可達四顆,又改寫了長期觀察的記錄。

王徵吉還說:「人生如果還有二十年,還是要再為黑琵付出。」讓在場人士聽了很感動,這就是保持初發心,恆持剎那。他的做為與精神,是值得眾人學習的榜樣。【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素真 臺中報導 2013/06/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