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化礙 親子關係迎刃解

2013-06-17   | 劉黎緣
林朝富分享過去與兒子間的互動波折萬千。(攝影者:陳慶臨,地點:高雄市楠梓區,日期:2013/06/08)
現今社會親子間的互動關係日趨惡化,造成遺憾而無法挽回的人間悲劇,時有所聞。因此,社區也希望藉由浴佛節之後,喚起大家對孝道的重視。這次在高雄楠梓區右昌國小活動中心安排一場「幸福講座」。

慈濟志工林朝富以真實的故事來分享「孝的真諦」,讓爸爸、媽媽省思親子間的教育是否稱職?平常對孩子管教方法與互動態度是否正確?自己對於父母親及長輩的孝順與愛是否得體?父母親更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人生的懲罰是後悔

司儀林秀黛引言,來自臺北也是大愛劇場《回家的路》故事中的真實人物林朝富與林如金夫妻,這一對菩薩道侶以孝以愛傳家,用心經營引渡家人一一進入慈濟,人生路上也經歷種種波折與不同的苦難,但是每一次的經歷都淬煉為人生的智慧,也成就他曾經有過一年六十場生命故事的分享。 在廣大群眾中激起很大的迴響,在工商業社會中現代人同時面臨生活上工作上的壓力,該如何克服困難與必須落實孝道呢?

現在教育變化很大,對孩子們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與考驗,林朝富以一口很溜的臺語說著,古早人沒有讀書都知道要孝順,證嚴上人曾說小學小不孝、中學中不孝、大學大不孝、出國不知孝,要自己好命就要孝順。

林朝富以幾個故事與大家說明,父母的恩重如山。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挖出了一位母親雙手仍緊抱著孩子,所以母親的愛真偉大,災難來時也要捨命保護孩子。父母心是菩薩心,出生入死,無佈畏想。
大家專注靜心聽著慈濟志工林朝富分享孝的真諦。(攝影者:陳慶臨,地點:高雄市楠梓區,日期:2013/06/08)


還有去年(2012年)10月25日因為父母寵兒溺愛,買了一輛重型機車給十七歲的兒子,孩子飆車在北宜公路車禍慘死的悲劇。人說「倖豬夯灶,倖子不孝(臺語)」,古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有一位臺大學生,因為對父母深深懺悔,寫了一封「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悔恨自己為了一支手機與父母親大吵一架,因而憤怒離開,隔天剛好遇到921大地震,竟從此與父母天人永別。林朝富藉著這些故事,奉勸所有的年輕人,當你要離開爸爸、媽媽之前,一定要擁抱父母,告訴他們你愛他們。

有一部大陸影片〈路過〉,描述母親在火車站送別兒子,每次都是路過讓母親送別,並沒有真正長時間陪伴在父母身邊。這次父母不在了,孩子坐在火車上悔恨著如果人生能「倒帶」重來,只是,人生真的可以倒帶重來嗎?上人曾開示,把握當下很重要,才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與後悔。

以愛化礙 親身陪伴與體驗


林朝富分享過去與兒子間的互動波折萬千。有一次父子間爭吵後,媽媽寫了一張小卡片給兒子,「親愛的兒子,你是我們的唯一,爸爸、媽媽永遠都會原諒你,媽媽求你找時間向爸爸道歉,讓家恢復和諧。」隔天兒子即向爸爸對不起,父子兩人相擁而泣。

另一次為了爭買CD,他特別請了一天的假,一早便開車帶著兒子去排隊,到了現場竟然看到一群學生們大排長龍,已經排到三百多號,父子倆一起下車排隊,問他們是幾點來排隊的,原來有些學生整夜不睡就來排隊,當下他只告訴兒子,「爸爸不希望你成為其中的一位。」看到隊伍一動也不動,兒子回頭告訴父親,「您放心,我不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又有一次參加慈青營隊留著長髮戴著白帽子的兒子,自覺很新潮又帥氣,後來幾天的營隊結束,看到兒子的頭髮變短了,林朝富也嚇了一跳。原來兒子在營隊中被疼愛的師姑修剪頭髮,大家聽到這裡當場一陣鼓掌與笑聲。所以孩子在慈濟團體裡就有人會幫你教孩子、愛孩子,因此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不是反對父母的教導,而是反對教導的方法跟態度。

永恆不變的愛

聽到林朝富分享後,才知道平常對孩子管教方法與互動態度做得不夠好,自己對於父母親及長輩的孝順與愛,更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攝影者:陳慶臨,地點:高雄市楠梓區,日期:2013/06/08)
林朝富以各地發生真實的人間故事與大家分享,有婆媳之間、親子之間、母女之間。媳婦要孝順公婆,女婿要孝順岳父母,要疼惜別人的女兒(媳婦),不然你自己的女兒嫁人會沒有人疼。

楊俊宏在補教業上班,與妻子張芳真帶著三個孩子與朋友的孩子,一起來參加幸福講座,聽到林朝富分享後,才知道平常對孩子管教方法與互動態度做得不夠好,自己對於父母親及長輩的孝順與愛,更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孩子們也當場告訴父母在家、在學校都要做個聽話的乖孩子,並大聲說著爸爸、媽媽我愛您。

行善與行孝不能等,孝與善更需要愛,所以就以永恆不變的愛來呈現,桔梗花代表永恆不變的愛,再加上用鋁條折彎出的英文「LOVE就是愛」的字形,花藝志工林菁籌用心地完成擺放在小圓桌上的小花品,以「永恆不變的愛」來呼應今天晚上的幸福講座「孝的真諦」。【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黎緣 高雄報導 2013/06/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