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惟孝就微笑 主播談幸福

2013-07-12   | 曾修宜
李雲珠分享,她非常佩服劇中主角,同時她也佩服劇中的爸爸真的很會教孩子。(攝影者:白崑廷,地點:臺北市,日期:2013/07/05)
「要幸福該怎麼做?」大愛電視臺主播倪銘均於7月5日,在臺北市政府二樓親子劇場的「惟孝‧幸福」人文講座中,告訴大家:「答案就是要行善、行孝。」

「惟孝」等同「微笑」,也就是「幸福」之意。慈濟基金會、內政部與臺北市等六縣(市)政府共同辦理六場的「惟孝‧幸福」人文講座系列。透過慈濟大愛電視臺拍攝的孝道電影,以影片欣賞暨座談會方式,傳達及時行孝觀念。

不擔心才是孝順

微電影《母親的名字》,故事敘述慈濟志工薛當景如何陪伴年邁孤單的母親。薛當景每週三下午讓自己的工廠休息,陪伴媽媽去學畫畫,為的就是希望媽媽從畫畫中,忘掉過去苦痛的陰霾,也畫出亮麗的人生;但媽媽不希望兒子因陪伴而影響工作,說道:「我這麼老了,你何必浪費那麼多時間來陪我?」薛當景卻回答:「我是拜託你,多撥一點時間來陪我。」一句話貼心話,讓媽媽安心,不再擔心因自己而耽誤兒子的工作。

故事中的真實人物薛當景和媽媽洪芒帶著畫作,遠從彰化來到現場與倪銘均對談。薛當景說,七年前爸爸因病往生時,他才意識到,不要等父母生病時才撥時間陪伴,要趁父母健康的時候就要陪伴。

薛當景因為用心傾聽與陪伴,讓洪芒勇敢地透過畫筆把心情表達出來,從早期畫作呈現出過去不愉快的經驗,到現在畫出色彩亮麗的作品,在在都證明洪芒的心境已開闊起來。這部七分鐘的微電影,很值得大家探討究竟與思維。
微電影《母親的名字》主角薛當景和媽媽洪芒阿嬤,帶著畫作遠從從彰化來到現場與主持人對談。(攝影者:慈濟基金會提供)


當螢幕上秀出「現代二十四孝──常常陪伴」,倪銘均同時告訴大家,帶父母去旅行、參與家庭聚會、參與父母社交、幫父母剪指甲、按摩……許許多多陪伴方式,都是行孝的表現,大家應用心思考,該為父母做什麼?

慈濟大學社推樸實藝術的張鈞翔老師,也是洪芒阿嬤的繪畫老師,他與太太林瑞雲帶著九十五歲的岳父和八十五歲的岳母一起來參加。張鈞翔表示,來到現場的每個人都很幸福,透過電影內容告訴我們,行孝是不能等的,也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用心思考為家人

來自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Dr. Boris Brummans是年輕的研究學者,暑期專程來臺灣研究慈濟。他表示,現在住在加拿大,老家在荷蘭,觀看這部電影讓他想起很早就往生的父親,也思考能為遠在家鄉的母親做些什麼?雖然每週都透過電腦和母親聊天,但他更希望能為母親多做點事。他很喜歡慈濟辦這樣的活動。

來自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Dr. Boris Brummans表示,電影讓他想起很早就往生的父親,也思考能為遠在家鄉的母親做些什麼。(攝影者:白崑廷,地點:臺北市,日期:2013/07/05)
現場不僅欣賞微電影《母親的名字》與訪問當事人,同時也播放九十分鐘電影版的長情劇展《有你真好》。劇中敘述年輕的董慧慧與妹妹,面對老年失智的爸爸與中度智障的媽媽,用愛跨越困難,用心守護一家人的故事。

真實故事主人翁董慧慧一肩挑起照顧父母的重任,無怨無悔,讓人感到非常的不捨。當劇中演到兩姊妹在千萬個不得已之下,必須將爸爸送到安養院時,螢幕呈現內心掙扎與自責,種種畫面讓觀眾席上好多人頻頻拭淚。

來自內湖的李雲珠小姐上臺分享,她非常佩服劇中這對姊妹,也佩服劇中的爸爸很會教孩子。她自己有二兒一女,看過電影也讓她思考自己該怎麼教小孩。

「惟孝‧幸福」人文講座體現豐富的人生經驗,也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精神資糧」,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人人在日常生活,具體展現現代孝的行動力,打造幸福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曾修宜 臺北報導 2013/07/0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