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精進 扣鐘就空洞乏力

2013-07-31   | 沈昱儀
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召集五百位羅漢結集佛陀的法,靜思精舍德倪師父認為每一位真善美都像是五百羅漢的乘願再來,承擔為慈濟留經藏的使命。(攝影者:劉鴻榮,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 2013/07/27)
「叩鐘是要醒覺所有的眾生,所以希望能夠讓迷途的眾生,能夠因為聽到你的鐘聲而醒覺,是需要一顆戒慎虔誠的大悲心,才能傳揚出去。」

靜思精舍常住德倪師父,7月27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的人文真善美幹部精進研習會中,藉由分享佛典故事、志工故事與自身經歷,期許每一位真善美志工都能以一顆清淨無染、輕安自在的心,留下每一篇慈濟的文史紀錄。

反觀自省 得智慧

德倪師父和學員分享,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召集了五百位羅漢來結集佛陀的法,才讓人們在今日還能聽聞佛法。但當時記憶力最好的阿難,卻被迦葉尊者當眾排除在外,並說明是因為他的煩惱尚未斷盡,心不夠清淨,所以不能參與。

作為佛陀侍者的阿難,並沒有因此感到憤怒,反而是更加精進,果真在證得阿羅漢果後,便加入集結的行列。

德倪師父以此反問學員:「如果你是那一位唯一能夠記住佛陀的法,能夠唯一記錄上人的法的那一位佼佼者。當迦葉尊者當眾辱罵你的時候,你會感受到慚愧、懺悔嗎?感受到我必須要更精進來超越自己,馬上證入阿羅漢果嗎?」

虔誠一念弘善法

德倪師父再舉一則佛教小故事,有一位很想要出家的小沙彌,他向寺裡的老和尚領了晨鐘暮鼓的執事,每天都很認真地去敲鐘,但敲了三個月後,就開始漸入疲乏,而被老和尚換了下來。

小沙彌難過地請教老和尚:「是因為我叩鐘不夠大聲嗎?還是不夠準時呢?」老和尚告訴他:「都不是,是因為你叩的鐘聲空乏無力……」

德倪師父藉此告訴學員:「叩鐘是要醒覺所有的眾生,所以希望能夠讓迷途的眾生,能夠因為聽到你的鐘聲而醒覺,是需要一顆戒慎虔誠的大悲心,才能傳揚出去。」

而這樣的大悲心,就是真善美志工應該要有的發心,如此,大家所記錄的每一篇大藏經,才能透過大愛臺,或者是網站等傳媒,將美善的理念傳到世界各地,啟發人人心中的善種。
學員以筆記電腦記下德倪師父精彩的分享。(攝影者:劉鴻榮,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 2013/07/27)

不忮不求 如實記

德倪師父接著提起他曾聽一位志工說,要回精舍買筷子,讓他相當不解地問道:「靜思堂也有賣筷子,你們社區也有賣筷子,為什麼要一定要到精舍買呢?」

這位志工答道:「因為我要買回去送親朋友好,跟他們說這是我從精舍買回來的耶。」

德倪師父隨即告訴志工:「買筷子是一個筷子的價值存在,可是你還希望它有附加價值,你要去炫耀這是從精舍買回來的,這裡面有『貪』。那聽我這樣講的時候,你很難過,或者是你送給親人的時候,因為他對精舍來講也沒有概念,他沒有表示特別高興的時候,你可能會有失落感,你就會有『瞋心』;然後你不愉快,你就會有『癡』,結果你貪瞋癡都有了……」

以此對應到真善美志工的寫稿心態,應該不是因為「想要寫、必須要寫」,而是如何去記錄、呈現一個人品典範的初發心與人格特質,成為一篇能夠讓讀者得到啟發,達到讓讀者願意效法學習的效應。

用志不紛 心清明

德倪師父再將一輛馬車比喻成「八識」,四個輪子是「眼、耳、鼻、舌」,車身就是「身」,負責拖曳車子的馬就是「意」,而馬伕是「末那識」,主人是「阿賴耶識」。

如果主人沒有跟馬伕講說明目的地,那馬就會依著馬伕的習性而走,他沿著六識,就這樣轉來轉去,哪裡有熱鬧,就去看熱鬧。例如代表眼睛的輪子,看到美麗的花,可能就會偏離正軌;代表耳朵的輪子,聽到好聽的話,就會迷戀不前。

所以如果主人不能自主時,就像是乘著亂跑的馬車,沿著不斷路過的境界,不斷地染著。

最後,又舉一個網路故事,來協助學員了解馬車的寓意。有一位作家,跟朋友散步時,順便去買報紙,剛好碰到老闆娘心情很不好,講話都很大聲,當他跟老闆娘說要買什麼報的時候,老闆娘就把報紙甩出去給他,很兇悍地說:「錢放桌上。」
德倪師父以「馬車」的結構來比喻「八識」,好懂又好記,學員紛紛提筆寫下重點。(攝影者:劉鴻榮,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 2013/07/27)

結果作家就彎下腰把報紙從地上撿起來,把錢放在桌上,再跟老闆娘深深一鞠躬,跟她說謝謝。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朋友就告訴他說:「幹嘛碰到這種瘋婆子,你還這麼有禮貌……」

作家只講了一句話:「我不能因為沒有碰到淑女,我就不當君子。」

依教奉行 立典範

各式各樣的故事、經歷,其實就是要告訴每一位學員,若要成為「慈濟的後盾」,那就要啟動「自性三寶」,相信自己、觀照自己,秉持「靜思勤行道,慈濟人間路」的方向,以一份清淨無染的心念,去記錄每一個美善的足跡。

德倪師父最後勉勵所有學員:「可以確信各位師兄、師姊都能夠依照上人對我們的教誨,依教奉行。我們同樣都是上人的弟子,那我們要進階,就是我們要做上人的好弟子、貼心弟子,在記錄人品典範的同時,自己也都是如實的人品典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昱儀 花蓮靜思堂報導 2013/07/2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