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能積福 源頭得清淨

2010-11-17   | 慈濟基金會
上圖:彰化田中環保站志工雙手合十虔誠參與浴佛。(攝影者:吳秀婧)下圖:溪湖鎮的環保站因為原地主另有它用,將土地收回。慈濟人為了延續此地的環保工作,將環保點移往巫徐阿尾師姊家。(攝影者:陳福成)
【證嚴上人11月16日行腳行程:田中、埔心、溪湖】
從彰化靜思堂出發,證嚴上人中區環保感恩之旅進入第七天,上午前往田中、埔心、溪湖三個環保站,上人實地瞭解當地環保站的四周環境,及感恩社區環保志工們。下午則在彰化分會的「環保二十」感恩會中,除了聆聽環保志工們的環保心得,並以結緣品和一千餘位環保志工結緣,藉此向用心用愛、無私付出的環保志工們道感恩!

荒地賦於新生命  物命展現新價值

涼風徐徐,迎面的吹著,人潮一波波地湧入田中環保教育站,社區志工和會眾為把握可以親近上人的機會,許多人一早就來環保站等候。

在上人車隊即將抵達田中環保教育站之際,天空突然飄下細雨,「耶!怎麼會下雨?」師兄、姊們趕忙找來一隻大雨傘,深怕上人抵達時,雨水淋濕了上人;不一會兒,雨停了,雲層中透出暖暖的陽光。「上人好!」期待已久的這一刻終於到來。

田中環保教育站於2004年7月啟用,外觀的硬體建設及地面,大多是用「九二一希望工程」拆卸下來的建材及連鎖磚組合而成的。

慈濟志工王張秀英是地主的妹妹,今天特別帶著高齡九十六歲的媽媽張謝真女士來拜見上人。

田中環保教育站地主的母親,高齡九十六歲張謝真女士,特地前來拜見上人。(攝影者:簡淑絲,2010/11/16)
秀英師姊向上人說明,此地面積約一點三分,早期為了田中環保站找地的問題,一直遍尋不著,便向大弟(張良助)詢問,能否暫借此地作為慈濟環保站之用,弟弟原本預計無條件出借三年;但看見慈濟志工無私用心做資源回收的工作,且將一塊原本雜草樹木叢生的土地,重新整修乾淨,賦予新的生命,於是同意持續無償提供慈濟人使用。

上人開示時表示,田中環保教育站雖然不是在「田的中央」,卻是在我們「心的中央」,人人的心中都有塊福田,有田就是每年都會有收成;好的田地,一年收成有三期,更好的有四季,每個人都該讓自己的福田,日日有收成。

萬物資源不易得  清淨惜福自家起

一輛停放在角落的小貨車,上面堆滿了一袋袋乾淨的寶特瓶,慈濟志工蔡有良向上人介紹環保站時,上人的目光全聚焦在這輛小貨車上。

這些寶特瓶全是現年七十六歲,有著濃濃吉林省家鄉口音的馬國儉伯伯,在自家社區環保站整理後再拿過來的。

馬伯伯年輕時妻子離家,三名子女由他獨立撫養長大,在參加社區舉辦的宣導愛護地球環保聯誼會之後,馬伯伯就一直在社區落實資源分類的工作,不僅將瓶瓶罐罐整理好,還把它們清洗乾淨,放進一個大袋子裡,現在他也是慈濟的會員。

上人特別稱讚馬伯伯的用心,「馬伯伯分類做得很乾淨,清淨在環保的源頭,家家都能乾淨,把沙拉油、醬油倒乾淨;多一滴、惜一滴,就多一份福,滴油來之不易,滴油都要疼惜。惜福就是積福也是『造福』;浪費就是損福也是『折福』……」

上人也叮嚀大家,大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近年的濫墾濫伐,讓山林已經失去水土保持的功能,希望人人的家裡都能有雨水集中站,不僅可以減輕大地的負荷,收集起來的雨水還能清洗骯髒的寶特瓶、澆花和沖洗廁所等用途,善用每一分的資源。

生命陽光綻笑容  點滴珍貴心疼惜

陽光漸漸露出燦爛的笑容,車隊專程經過田尾,緩緩地行駛在田尾公路花園的馬路上,沿路的綠樹紅花,金光斜照,田園風光的恬靜淡泊盡收眼底。

來到埔心環保站,一群人圍坐在寶特瓶的周圍,仔細的做著回收分類。

「報告上人,這位環保志工林美玲師姊,一個星期要洗腎三次,是很精進的環保志工。」許楊玉師姊向上人介紹著。

林美玲師姊2006年腎臟突然萎縮,不僅氣色不好,皮膚變黑,更是整日鬱鬱寡歡,還會胡思亂想,在慈濟志工的熱情邀約下,便開始來到埔心環保站做資源分類的工作,不僅越做越歡喜,心情也比以前開朗許多。

美玲師姊說:「剛剛上人經過時,祝福我,『身體會越做越健康』,我聽了真的很高興,看見環保站有九十幾歲的老菩薩還來做環保,反而就覺得自己不算甚麼,這裡的師兄、姊人都很好,我也變得比以前快樂。」

溪湖環保站的地主巫進興先生,將壞掉的電扇整修後,重新賦予它新的生命。(攝影者:簡淑絲,2010/11/16)
過去每逢雨天,環保志工們總是要穿著雨衣,在露天下做拆解回收的工作;現在師兄們把公司、工廠不要的烤漆板載回環保站加以利用,鋪上烤漆板的屋頂,讓志工們免去雨淋之苦。環保志工的用心貼心,期望能讓地球的點滴資源都能被善加運用。

上人提醒人人,原油提煉成石化類,礦產提煉成五金類的產品,如金、銀、銅、鐵、錫等,還有塑膠類的產品,這些物質廢棄後若沒有妥善處理,都是會污染我們的環境,再加上現在的人很少煮三餐,都是用買的比較多,無形中就會多浪費很多瓶瓶罐罐類的塑膠瓶,因此人人應該要多節能減碳,避免過度的浪費。

物廢歸源又復生  大愛撐腰感恩心

最後一站來到溪湖環保教育站,此地原本是一間碾米工廠,目前已歇業。

之前的溪湖環保站因為土地的關係,面臨被迫拆遷的命運,慈濟志工巫徐阿尾為了讓環保場能更加深耕社區,持續凝聚環保志工們的大愛,以及一分愛護地球的使命感,便和先生商量,將碾米廠旁閒置的土地提供規劃為環保站。

自2009年開始,在巫徐阿尾師姊及先生巫進興的發心提供空間下,溪湖環保站短短兩年,接引更多的社區民眾投入志工的行列。

環保站內,上人見到電風扇的底盤,變成辦公椅的滑輪底座,不同於市面上的辦公椅,讓人看了不禁莞爾。

這些二手電扇的佳作,全出自地主巫進興先生的巧手,巫先生不僅無償提供場地,還幫忙將環保站內一些損害的電器用品,重新賦予它新的生命。

上人在開示中也讚歎巫先生,不僅供地,還將電扇二手回收,義賣後可以再利用,就像醫生在做器官移植一樣,可以讓物質的壽命更久!

上人稱讚陳文錦和陳施朮伉儷,生的都是菩薩孩子,全家有十餘位慈濟人及榮董。(攝影者:簡淑絲,2010/11/16)
帶著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環保志工李源娥母子倆靜靜地做著環保,偶爾師姊會輕聲緩緩地教著兒子做分類。

李源娥敘述,自從兒子當兵回來,精神上突然起了異常,看見兒子的身心飽受煎熬,自己也變得相當不快樂,於是帶著兒子來到環保站,希望能藉由做環保慢慢訓練他的腦力。

給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陳文錦和同修陳施朮連同兒子、媳婦、女兒和孫子,全家加起來約有十來位都是慈濟人與慈濟榮董,上人欣慰地說,「身教很重要,兒女都在菩薩道場。」陳文錦一家人以愛作為傳家寶,是家中之福更是社區鄰里之福。

下午,上人在彰化靜思堂聆聽環保志工們的心得,並且感念環保志工們平日的辛勞,以一份貼心貼身的結緣品感恩大家的付出,每項結緣品都別具意義,有幫志工們護手、護身的手套和衣褲,還有為他們撐腰的護腰,感恩會中充滿溫馨。

每一站的環保站都是道場,大家都本著一份無私付出的心來愛護地球,他們都是上人疼惜的環保志工,也是守護大地的人間菩薩。

(文:卜堉慈 2010/11/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