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乾旱欠收 慈濟赴羅甸冬令發放

2010-03-04   | 慈濟基金會
貴州鄉親笑著說雖然大米很重,但沒有了大米他們過不了冬,鄉親說慈濟人的愛更深。
慈濟貴州冬令發放行程,2010年一月十八日大愛隊伍來到羅甸縣羅沙鄉羅沙中學發放現場。羅沙鄉的九個村村民,近年因為長期缺水,農作物收成不好,大家都欠收,必須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羅路村和者任村是今年縣政府追加的兩個村讓村民接受物資。

乾旱生活苦  慈濟帶動親幫親鄰幫鄰

一位老人家穿著志工背心,指導著村民將大米如何擺放。這一位老人家名叫楊興剛,住在油海村,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冬令發放。

楊興剛伯伯說:「太感謝你們了,今年乾旱收成減少一半,生活很苦!這解決了我們的困難。」這位老人家一家有八口人,他說家裏以前一年有三千斤的稻梁可收成,但是今年乾旱所以收成少一半,而慈濟的物資及時補足了他們的不足。他說,
貴州羅甸乾旱山村,志工牽起眼盲阿嬤的手傳送關懷。
因為臺灣同胞不辭千里來到此令他很感動,當然他也樂於參與活動,明年如果還有此活動也願意再來參加。

另一位張芝勝23歲,在搬運大米的行列中顯得很認真很可愛,人長的胖胖的。問他:「你來參與活動是自願的還是村裏指派的。」張芝勝:「是自願的,心中很高興很感謝。」

另一位油海村的馬廷仲,他說他們昨天晚上就已有好多人興奮的睡不著覺了,因為感覺一群不認識的人都能不遠千里來此幫助他們,那他們怎麼能不感動呢?這些鄉親因為慈濟的大愛感染了他們,所以願意出來親幫親、鄰幫鄰,讓他們的愛也延續下去。

大山圍繞欠收成  慈濟送愛與米糧

有一位鄉親李國平,他本身無法打直腰桿,個子小又駝背,讓他看起來又比實際身高矮了些;打開茅草屋即是所謂的家,他說自己和兩個孩子就住在裏頭。

李國平掀開上衣,讓大家看看他背部疼痛的地方,卻驚見他的一顆如拳頭般大小的瘤,以及變形突起的肩脥骨。
沒有好房子住不覺得苦,脊椎受傷背上的疼痛,才是李國平較無法忍受的,偶爾吃些成藥止痛才能繼續過日子。李國平掀開上衣,讓大家看看他背部疼痛的地方,卻驚見一顆如拳頭般大小的瘤,以及變形突起的肩頰骨。李國平邊說,還邊指著自己的肚子說著:『我都是從前面肚子這裏,痛到後面背部去的,痛的不得了,很難受。』


還有一戶住在高蘭村的土牆屋裏,屋外則是一捆捆堆放整齊的紅玉米,家裏還養了五隻豬。夫妻兩人因為沒有生育, 領養一個小女孩。

多年前李小才跌倒手臂骨折,因為家貧無力就醫,日久手臂便無法彎曲,但尚可左右轉動。李小才會到山上採取何首烏等藥材,因為手臂無法彎曲,所以會將採收到的藥材以小捆小捆的丟下山,集中起來之後再捆成一大捆背回家。何首烏一斤可賣4毛錢,一大捆約80斤重,固定都會有人到高蘭村大寨外收購,這是全家的經濟來源。

鎖藏慈濟大米  留待春節享用

李小才一家,三餐皆以玉米粉煮成稀粥果腹,一年四季無米可食,唯有領到慈濟冬令發放的物資之後才有米可吃。

李小才一家,三餐皆以玉米粉煮成稀粥果腹,一年四季無米可食。
慈濟志工抵達家中探訪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領到的冬令物資,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害怕小偷來偷取,所以將珍貴的大米鎖在一隻大木箱裏,他們要等到過年時才會拿出來煮食。

家中平日的生活事務皆由妻子在做,女兒則會幫忙煮飯等家務。目前妻子健康也有問題,在右後背靠進腰部上方只要稍稍用力摸就會疼痛,甚至屈身坐下的動作都變得很緩慢,因為家窮沒有水窖儲存雨水,每天早上都必須走20分鐘到對面挑水回來。當問到腰部為什麼痛?痛多久的時候,陳小芬呆坐在小凳上呆望著前方,用盡力氣的一聲長歎訴說著無法改變什麼的無奈、兩行眼淚也無法洗去心中的悲悽,放聲哭號卻是無聲,像是對著老天爺訴說一家人的無奈宿命,似乎也只能接受。

而長期關懷高蘭村、彎心村村民的米政先書記在現場也看的悲傷難過,當場承諾要先幫李小才建造一座小型水窖,先幫助妻子病痛無力挑水的困難。

寒冬中,慈濟志工獻上大愛,希望傳送愛的溫暖。

(貴州報導 2010/1/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