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療智乏 今醫窮黎

2018-03-1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在〈如來壽量品〉,能夠信解,就是因為我們已經在佛法中,體會到心和佛智慧平等,那種的慧命壽量是永恒的。我們人人與佛同道,只要你深信、深解,很自然你就會展開廣博的大愛,那種對人的同理心,人傷我痛,那種同體大悲,就啟發起布施、持戒。」(攝影者:李宜恭)
【證嚴上人3月19日志工早會開示】
「時間一定要好好把握,唯有時間才能成就一切,唯有懂得理解時間的需要,才會珍惜它。」

在3月19日的志工早會中,證嚴上人藉著3月16日到18日的柬埔寨磅清揚縣慈濟大型義診,提到了時間的作用;過去,慈濟人在幾乎是步步危機的氛圍中,愛的足跡已經印在這個國度了。

「二十多年前慈濟人到寨埔寨,每次去都很緊張,但是也很密集地去,發放、勘災、義診也好,前面一定有裝甲車、坦克車,這在國際間唯有柬埔寨,那一段時間,我們幾年來來回回。」

難荷窮苦悲劇多 一命所懸仰救援

1994年,因為潦旱相繼而至,柬埔寨全國有十三省遭災,透過中柬文經貿協會,請求慈濟紓困。在1994年至1997年之間,慈濟志工前往茶膠省、婆羅門省、馬德旺省、千拉省、菩薩省、勝利省等地賑災,發放白米、穀種、發電機等物資,也看見當地的貧苦。

「有一個家庭,一家十四口,這位媽媽每天張羅,為了要養活孩子就很困難,一直到她已經無法撐下去。有一天她得到二條魚,她就把魚煮清水,下毒藥,全家一起喝魚湯;有一位五歲小女孩,剛好在外面玩,幸運地遲些回來,除了這位倖存的小女孩,其他的就這樣一家十四口都往生了。」

上人回顧當年,想到不捨那位母親維持整個家庭生活的苦,還有很多類似困苦的家庭需要幫助,所以雖然賑災過程很危險,但還是堅持要去發放。

「在發放的時候,有位媽媽背著孩子來領米,孩子在她的背上已經斷氣了,有人看到就跟她說,『妳的孩子已經斷氣了!』她說,『知道!』要來之前,孩子已經發燒到昏迷幾天了,但是她沒有來領這包米,家中還有六個孩子就會餓死,只好背起這發燒發熱、剩一口氣昏迷的孩子來等著領米。」

昔時建校育人才 今朝義診成助緣

二十多年前,慈濟志工不捨當地的貧窮,除了發放物資以外,也幫他們在實居省烏廊縣援建了原本名為「公主華僑小學」的「啟華(中文)小學」。

「好在1996年的時候,我們開始幫他們蓋這學校,教中文,中文學校華人子弟或是當地人,有國小班、初中班,還有成人班。他們現在(經濟)發達,受教育的有七百多人。(前幾天)我們義診,來幫忙就是這一群人,就是因為在二十多年前,我們把握時間(來援建)。」

當年慈濟人援建的中文學校,培養出受教育的孩子,有的現在已經當上校長。而且這幾年來,當地的臺商投入慈濟,又把慈濟和柬埔寨的因緣重新接上。

「一群種子在那邊耕耘,這二、三年我們又再回去,幫他們義診,輔導環保,這都是這個國家很需要,環保是每一個國家都很需要,現在柬埔寨現在也要趕上經濟,他們也是重視環保。」

經濟進步窮更苦 義診療病心同理

現在的柬埔寨已與過去不同,在經濟發展之下,人民普遍的生活水平也跟著提高,但更顯得窮困者的弱勢。

「窮的人會更苦,他們做工很辛苦,看病光是掛號費,就要美金二塊七毛多,還要看診費五元,還要拿藥費,最簡單拿個藥,每一次最少差不多也要八元到十五元,所以當地人不敢看醫生,病得很痛苦,就買成藥。」

許多貧窮的柬埔寨家庭,甚至連買成藥的費用都拿不出來,所以這一回由國際人醫會所舉辦的第二次大型義診廣受歡迎,幫助了三千多人次的病患。上人讚歎慈濟義診團隊,不論是人才或設備都很俱全,更具有醫療人文。

「其中有(病患)需要開刀,他很害怕,平常連看病都沒辦法,哪有辦法開刀;這一回醫師幫他開刀,很害怕,醫生一邊開刀,一邊有人握著他(病患)的手,安慰他不要緊張,這種愛與醫術平齊啟動,為這樣苦難的病苦人。」

六度信解恆壽量 一時因緣勤修持

醫護人員及志工在這種簡陋的環境下,愛的膚慰,柔言軟語為鄉親看病。上人慈示,這等給鄉親同理心的幫助,就如晨語所提起,修行要造福,而修福最重要的是六波羅蜜,平時如果沒信、解的心願,就達不到人性的真道。

「在〈如來壽量品〉,能夠信解,就是因為我們已經在佛法中,體會到心和佛智慧平等,那種的慧命壽量是永恒的。我們人人與佛同道,只要你深信、深解,很自然你就會展開廣博的大愛,那種對人的同理心,人傷我痛,那種同體大悲,就啟發起布施、持戒。」

在義診現場的環境往往是克難而行,上人提示這就是人間菩薩修忍辱功夫。「不是大智慧,如何定下心,到這樣環境,一而再、再而三(投入)。這樣簡陋環境下義診,最後他們一定會說,『師父拜託,下回要讓我去。』每一個國家都會這樣請求。見苦知福之後,他們很願意去造福——看到這麼多苦難人,更啟發我們要精進,更增加我們修慧造福的心念,應該要加強,造福修慧,這都是要這樣投入。」

最後,上人一一感恩人醫會團隊中的每一個角色,連負責後勤總務的志工都是成就愛的力量所不可或缺的。

「我更感動的是來幫忙翻譯,聽到這次有這麼多人來幫忙翻譯,更感恩把握時間,二十多年前,好在我們有在這樣的國度蓋學校,讓他們培養現在的華語人才,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緣。就如我們過去到柬埔寨,要翻譯很困難,說來每一個時間我們都要把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