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特展 喚起愛的共鳴

2016-05-24   | 王鳳香
「臺南荒野保護協會」團體參訪「臺南大地震特展」,從布展了解震災後志工如何協助受災鄉親、陪伴走出傷痛。(攝影者:黃建騰,地點:臺南靜思堂,日期:2016/05/15)
「看到那些畫面,真的會有想哭的衝動!」第一次來慈濟臺南靜思堂參訪的陳俊宏,是臺南荒野保護協會成員,看完影片介紹,心中深受感動說:「災難時,慈濟是第一個抵達現場、救災、不分種族的團體……今天我幫你,明日你幫我,愛的力量是以倍數成長,強大無比,像漣漪般擴散。」

「畫面可能只有幾分鐘稍縱即逝,但是會加以深入思索背後的事實真相。」陳俊宏對於現今媒體報導,不再只是片斷的接收,同時也願意與朋友分享:「政府可能沒辦法去到災難現場,但有九十一個NGO團體,包含慈濟,已動員大批人力、物資到達現場,給予最實質的幫助了。」

菩薩聞聲救苦 布展呈現

為慶祝慈濟五十週年,讓人人看見臺灣的愛與善, 5月8日至7月31日在臺南靜思堂一樓展出「臺南大地震特展」。5月15日「臺南荒野保護協會」與「永康烏竹發展協會」兩個團體及社區居民,近百餘人參訪。

「臺南荒野保護協會」有家長、小孩共六十二人,分成兩組參訪,其中一組人員先前往仁德環保站體驗如何做資源分類,另一組則到臺南靜思堂參訪地震特展。參訪時再分小組帶開,由導覽人員一一指著海報裡的人物,細細訴說0206地震當時,志工膚慰災民驚恐的心情,以及災後如何協助受災鄉親、陪伴走出傷痛……

帶隊來參訪的呂憶萍言及此行的用意:「讓大人先了解慈濟對環境的愛護,以及對人的幫助,將自己所看到的與孩子分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道聽塗說,聽信不實報導!帶領孩子關心生活周遭的一切,將環保概念真正落實在生活中。」

對於現今孩子身處優渥的環境中,如何從接受愛到回饋付出,呂憶萍表示,若沒有親身體驗,感受不到,也很快就忘記,如果能夠一點一滴的付出,累積起來也很可觀。

特展活動邀請花蓮本會人文志業發展處賴睿伶分享自身投入國際賑災的影片,以及在賑災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境,如何協助受災者重新站起來,燃起「心」希望。呂憶萍看了國際賑災影片,心有所感:「看到影片才知志工是如何啟動救災,在缺水、缺電以及在災難現場恐怖的氛圍是如何度過?這麼細微的真實呈現,在一般媒體是看不到的。」

「你們無私的奉獻是我們要學習的。」對於慈濟志工所做的一切,呂憶萍打從內心裡深深佩服,也謙虛表示,「荒野保護協會與慈濟的初衷、出發點都是一個『愛』字,只是做的方式不同,我們無法到災難現場協助,做的範圍比較小,只能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愛環境、愛地球。」

慈濟大愛精神 另人震撼

還有因布展而感動的李佳陵,也是臺南荒野保護協會成員,她仔細端看每一張照片,讓她深感不虛此行。「如果沒有親自來看,就不知道在0206地震時你們做了哪些?在這裡才能看到完整的救災過程。」心裡有些悸動,也覺得不可思議的她接著說:「你們的愛,很廣闊!不論是臺灣或到國外救災,迅速動員那麼多的資源與人力,團體愛的力量真的很驚人!」
「臺南荒野保護協會」與「永康烏竹發展協會」兩個團體及社區民眾,近百餘人參訪「看見臺灣的善與愛」地震特展。(攝影者:黃建騰,地點:臺南靜思堂,日期:2016/05/15)


更讓李佳陵感震撼與佩服的:「是我給你東西,怎麼反而是我先跟你說謝謝?」李佳陵參訪後才知道,「給物資時要九十度的鞠躬道謝謝,還感恩對方讓我有幫助的機會。」這是她今天最大的收穫,上了一堂寶貴的感恩、尊重、愛。

跟著參訪的一對母子,許皕琪和張峻榮是0206臺南地震維冠大樓的受災戶。兒子看到自己的照片也在展區之中,回想當時有那麼多的慈善團體與救災人員的辛苦,心有餘悸也心存感恩:「臺灣是個很有愛的地方,在地震之後就已經感受到慈濟人的關懷與愛。」

來自永康區「烏竹社區發展協會」的阿公、阿嬤共十九人,同樣穿著綠色運動衫,顯得活力十足,他們的年齡從六十五歲到八十七歲,是一群快樂學習、忘記年齡的「樂齡」班學員。參訪後,來到「鐘鼓祈福」前,阿公、阿嬤們為自己、家人,也為所有人虔誠祈福,許一個「善」與「愛」永續綿延的祥和社會。

透過記錄影像,還原當時感動,0206臺南震殤特展,臺南鄉親在沉痛的記憶裡,帶著感恩勇敢前行,見證愛的力量。【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王鳳香 臺南報導 2016/05/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