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演繹 從「讀秒」開始

2013-08-08   | 林淑懷
呂清音(左)陪同上明下聖法師與志工沈文振一起彩排「空氣 陽光和水」的走位。(攝影者:溫忠漢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13/08/03)
十一年前,她是《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繹人員之一;十一年後的今天,她不只承擔節目組窗口,而且手持麥克風引領著四百位演繹人員做彩排和走位。她,就是十一年前以一位實業家夫人的身份參與演繹的——呂清音。

8月3日午後,呂清音手持麥克風,於臺中靜思堂二樓講經堂,以溫溫雅雅地口吻對著近四百位演繹人員說:「今天是最後的總彩排,請大家一定要全神貫注,把握時間喔!」

演員來自四面八方 各行各業整合

2002年,《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首次在全臺巡迴演出,總共演出三、四十場,造成很大的轟動和迴響,後來推廣到全球,一樣獲得廣大好評。這一部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經典,只要接觸到的人,就會有啟發,更讓為人子女、為人父母者,重新思考對父母的恩德。

2013年,中區慈濟人為了帶動更多民眾來認識慈濟,而決定繼五月浴佛節時舉辦的「萱花朵朵開」母親節活動裡的〈子過〉一幕後,再次於臺中靜思堂演出《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廣邀各行各業實業家,和年輕學子,來詮釋此部孝道經典。

當時的響應邀約來參與的對象有法官、檢察官、各行各業的實業家,他們聽過說明會之後,有一批人因為時間上沒辦法配合自動退出;到了要開始彩排,還是有人因為事情太多而選擇放棄。

嚴格要求種子 從讀「秒」開始

除了上臺演繹需要人力,幕後團隊也需要大量志工支援。5月31日第一次籌備開始,總協調組、節目團隊、種子團隊等討論後,開始分工,每一幕有負責窗口、有種子老師……龐大的人力需求,呂清音一點都不敢輕忽,規劃節目、安排人員、定角色等等工作,她都帶領著團隊絞盡腦汁安排到最好。

慈濟志工呂清音要指導四百位演繹人員彩排,是件大工程。(攝影者:溫忠漢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13/08/03)
「早在十一年前,我也是臺上的演員之一,當時我也是從零開始揣摩、背經文、練習唱誦,再投入每一次的共修和不斷的彩排,才得以隨著團隊到全省做巡迴演繹。」

「這一次,我對種子老師要求很嚴格,要他們自己先揣摩,把經文讀好並且背熟,音樂中開始讀『秒』數,每一秒都要讀得很清楚,前奏的動作,在幾秒的地方,要做到什麼動作。我同樣要求他們讀秒的時候,把所有音樂的讀秒都給我看過後,再寫動作,才知道在那一個秒數要開始入場,熟練了才可以來彩排別人。」

四百多位演員 流程考驗工作人員

嚴格要求種子,是因為參與演繹的實業家們都很忙碌,願意播出時間配合彩排已是相當不容易。她記得有一次,有人偷偷的問她:「請問,下次彩排的時間,幾點可以結束?」

(立者右一)呂清音負責節目組親身帶領著大家一幕一幕的進行彩排。(攝影者:溫忠漢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13/08/03)
呂清音回答:「人多、彩排不容易,可不可以請你們就把這一天的時間,當作布施給我,我們一定會儘快。但是,所有的計畫都趕不上變化,萬一當天有延誤的話,就請你們多多善解。」

讓演繹菩薩都安住於當下,對呂清音來說,也是很寶貴的經驗和磨練的機會,因為演員大部分都是社會人士,不像十一年前,都是慈濟人承擔演繹演員,默契都很足夠。

剛開始她也没有概念,不知道如何去讓四百多人都能在適合的角色,更別說彩排時的順序、進出動線等等都是考驗,她要讓上臺的人員很清楚、工作人員也不會亂、還坐在位置的人看了也舒服;大家磨合到最後,所有演繹人員都很願意配合,同樣在一個休息區,只要輪到哪一幕上臺,自然很整齊的排隊上場,困難也就解決了。

呂清音說,「上人說,有心有願就不會有困難,我完全相信也體會到了。」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淑懷 臺中市報導 2013/08/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