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過台灣心臟 烏溪尋源

2009-09-03   | 田哲榮
發源自合歡山西麓的烏溪,主流長度約一百一十九公里,地跨南投、台中、彰化三縣,流域面積約兩千零二十五平方公里。在地圖上,狀似一棵枝繁葉茂的樹,支流眾多且各具規模,自上游而下分別有北港溪、南港溪、筏子溪、大里溪、貓羅溪等。最上游的北港溪和南港溪在南投縣國姓鄉柑子林匯流後,始稱烏溪,而在流經台中縣大肚鄉後亦稱大肚溪,最後在彰化伸港與台中龍井間注入台灣海峽。

若把台灣島喻作人體,烏溪或許是眾河中,最貼近台灣心臟的那條動脈。位於南投埔里的台灣地理中心碑,正坐落其流域之內。身在移民社會台灣中心的烏溪,在時光的進程中,不但是平埔族泰雅族賽德克族原住民,以及閩南、客家等族群相互磨合的基地,也反映出台灣此一移民社會的融合精神。

歷史上,烏溪歷經多次重大天然災害。1959年的八七水災,最嚴重的受災區域,幾乎泰半在烏溪流域內的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等地;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震爆點的九份二山,也在其流域內,各區因而受重創。如今,地震仍留下諸多後遺症:鬆軟的山地土壤每逢颱風便隨豪雨沖刷而下,致烏溪中下游河床積砂問題嚴重。


烏溪溯源 巨鴉蔽空得溪名

烏溪中游畔的九九峰,屬台灣特殊的礫岩地質。九二一地震後土崩嚴重,翠綠外貌已成往昔。攝影者:齊柏林。圖片取自經典雜誌
2009年初春,天候乍暖還寒,鋒面帶來一波溼冷的空氣,合歡山上氣溫在攝氏零度上下徘徊,山巔已無紛飛的瑞雪,只有覆蓋在箭竹與岩壁上的透明薄冰。為尋源頭,我們深入合歡山西麓杳無人跡的箭竹林中,橫阻的竹桿濃密如牆,左右撥扒前行皆需使出拉弓之勁。竹葉遮天,巒地起伏,倔強的竹桿此起彼落回彈敲打在時速不及一公里的行進隊伍身上。

幾次浮出竹林水面,都可見到毛色黑亮的巨嘴鴉飛過天際,讓人聯想起烏溪名稱的由來。傳說中未經開發的烏溪,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常見烏鴉成群飛翔,當大群烏鴉展翅飛起,其數眾以蔽日,致使溪水看起來漆黑一片,故名「黑溪」。

冷鋒來襲,三天兩夜溯源行幾乎全置身霧幕中,能見度僅約五公尺遠,除寒意與頭痛等高山反應如影隨形,竹葉上的水滴不斷浸入衣物,加上汗水向外反潮,衣外衣內皆濕,險些釀成失溫。為了捕捉烏溪源頭畫面,二度上山的攝影同仁弘岱,在順應地勢起落的攀繩與垂降之間,因地濕不慎滑倒,造成大腿肌肉拉傷及脊椎韌帶挫傷。但也由於零星降雨,水線拉高,導致實際源頭比地圖上稍稍上移,最後在北緯24度9分4.2秒、東經121度14分47.5秒、海拔三千零二十八公尺處,欣見北港溪水源。


泰雅發祥 賽德克抗日遺殤

烏溪對泰雅族原住民而言,意義非凡,據傳族人發源地就在北港溪畔。泰雅族學者廖守臣在《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中寫道,「Pinsebukan一詞在泰雅族語意為裂岩,相傳,族人是巨岩裂開後誕生的,此巨岩在北港溪上游左岸,海拔一千公尺,為泰雅族傳說中的發祥地。」其所在之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即因此而得名。

2008年最受矚目的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曾透露,一直想拍攝向莫那魯道致敬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去年甫獲政府公告為台灣第十四個原住民族的賽德克族語中,「賽德克」是人、「巴萊」是真正的意思,合起來意指「真正的人」。

對居住在烏溪上游、仁愛鄉清流部落的賽德克族後裔而言,「賽德克巴萊」是驕傲的印記,也是沉重的枷鎖。1930年霧社地區爆發了震驚國際的霧社抗日事件,隔年遭日軍屠殺式還擊的賽德克族遺裔,被強制遷居至此,改名「川中島社」,族人總數從一千四百餘人,降至僅剩兩百九十八人,幾近滅族。

(本文摘自:《經典雜誌第130期「川流台灣」系列,更詳細內容請參閱。撰文:田哲榮)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