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貧戶 成一流外科醫師

2014-04-26   | 吳立萍
陳金城在大林慈院啟業起頭4年一人一科,幾乎24小時隨時待命,搶救無數生命。(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他,是三級貧戶的孩子,一天一餐,靠著苦讀考上臺大醫學院,畢業後回鄉服務,成為懸壺濟世的良醫。大林慈濟醫院啟業時,整整四年他獨自撐住了神經外科,不敢離開大林。他非常重視自身健康,不喝任何刺激性飲料,只因為要維持雙手開刀的精準度……

大愛電視長情劇展4月28日中午十二點三十分起播出〈指尖的溫暖〉,描寫的是現任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專長腦神經外科的陳金城醫師生命歷程。

撒下善的種子

陳金城童年時家裡的經濟情況,編審朱玲慧形容為「窮到連鬼都不想抓!」念小學時,黃老師發現他中餐時都不吃東西,他的回答是怕中午吃飽了,下午會沒精神;老師實際查訪後發現,小金城為了把午餐留給弟妹,所以自己早午餐都不吃,一天只吃一頓晚餐。於是,黃老師與小金城班上的級任導師、還有一位同學的爸爸合資,每天幫他買一個便當。

朱玲慧表示,小金城感恩在心,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錢還他們;但是,黃老師跟他說,老師撒下的是善的種子,希望他可以將愛傳遞出去;傳遞的方式不一定是金錢,扶老太太過馬路也是一個善舉。於是,小金城把黃老師的這番話謹記在心,成為他後來處世的圭臬,也是貫穿全劇的精髓。
陳金城在家人殷殷企盼下取到朱恬儀這位好媳婦。(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沒有不能辦到的事

黃老師對小金城的影響力,除了在經濟上的援助,更在求學及人生規畫上給予很大的助力。從國中升高中的階段,他曾經想考師專或選擇其他可以早些畢業、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習途徑;可是,黃老師知道他有潛力,勸他考高中,未來再考大學,以他的成績拿獎學金補貼學費絕對沒問題。

從高中升大學的階段,他第一年因為感冒沒有考上公費的醫學院,差一點兒想乾脆去工作貼補家用;好在又是黃老師的幫助,讓他不必因為經濟的因素放棄升學。

黃老師不是用金錢直接幫助他,而是告訴他凡事一定有解決的辦法;所以,陳金城以申請助學貸款、獎學金、兼家教等各種方式,即使家境清苦,也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從臺大醫學院畢業,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醫師。製作人王顯斌表示,「陳金城的故事是一個勵志的故事;以一個相當於三級貧戶出身的小孩,能夠達到現在的成就,他的努力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事是不能辦到的。」
陳金城醫師本人照片。(照片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回鄉服務的精神

全劇的另一個重點,是陳金城回鄉服務的精神。王顯斌表示,陳金城放棄在臺北的工作機會,決定回鄉到大林醫院時,家人都很不解,但他很堅持自己的決定;因為,中南部很缺腦神經外科的醫生,他可以服務鄉里,同時能就近照顧雙親。

然而,在籌備大林醫院的四年期間,因為整個神經外科只有他一位醫生,所以他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叩機不離身;由於叩機的有效範圍在六公里內,他甚至這四年當中沒有離開醫院六公里遠!憑著服務鄉里的這股初衷,再怎麼辛苦他都堅持了下來。

朱玲慧表示,陳金城並不是一開始就受到病患及家屬信任,他的一張娃娃臉更讓許多人質疑他的經驗;但是,這些都不曾澆熄他的熱誠。他視病如親,將許多病患從危急之中救了回來,病患及家屬對他充滿了感謝。

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一直默默在陳金城背後支持他的妻子朱恬儀;她原本是加護病房的護士,婚後在家相夫教子、照顧公婆,讓陳金城在工作時無後顧之憂。朱玲慧表示,「我們曾經訪談過陳金城的妹妹,她們都稱讚她是全世界最好的二嫂;連她們自己的媽媽生病時,都喜歡讓二嫂照顧,而不是找女兒。」
陳金城醫師和劇組成員合照。(照片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感人的幕後花絮

王顯斌表示,〈指尖的溫暖〉百分之九十故事的都發生在大林,全劇實景拍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大林醫院。很感謝陳金城及院方的配合,協助劇組完成拍攝;尤其是陳金城,百忙之中還經常撥空為他們解答醫學方面的問題,得以在劇中適時的配合故事呈現醫學知識,這也是〈指尖的溫暖〉這齣戲劇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此外,在演員的選擇方面,王顯斌表示都是一時之選,表現十分稱職。飾演陳金城的韓宜邦(Junior),對於這個真實角色最深刻的一幕是:年輕的金城因為打羽毛球手部受傷,同學陪他去看醫生;當他向醫生聊起未來想朝外科發展時,醫生告訴他,要選外科,手部的精密度非常重要,因為「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病人的生命就在開刀時的分寸拿捏之間。老醫生的一番話,金城一直記在心裡,從此以後,他非常注重身體──尤其是手部的保養;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不能損傷了這雙能夠救人的手。

陳怡嘉飾演陳金城的妻子;她和飾演陳父的陳博正在現實生活中是父女,劇中則是翁媳。她表示,平常父女倆忙著各自拍戲,相處的時間不多;這次演出讓他們有機會相處,父女倆的感情更好了。這個無心插柳的巧合,在劇組中傳為佳話。

陳金城的故事,有鼓勵人奮發向上的勵志面,也有發人省思的回鄉服務精神;更可以看到陳金城在童年時接受了一顆善的種子,因為「善的循環」而無限延伸……

(文:吳立萍 臺北報導 2014/04/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