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合心共識營 上人期勉

2018-09-05   | 葉秀品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107學年度合心共識營,校內主管參與。(慈濟科技大學提供)
9月4日,慈濟科技大學舉辦107學年度合心共識營,共六十六位一、二級主管與工作人員參與。證嚴上人表示,從1989年創校至今,明年邁入第三十年了,當初的慈濟護專到現在的慈濟科技大學,始終堅持教育人文。

如同持續推動的慈善志業一般,發想源自於臺灣,卻遍及全球各地。以流行的「長照」議題為例,慈濟不只是關懷個案、建檔造冊,還規劃出中、長程的救助計畫,可說是完整妥善的「長期照護」。尤其,「希望在教育」,證嚴上人鼓勵老師們,繼續以真誠的愛,用心培育學生。

四大志業分享新知 對準方向永續教育

校長羅文瑞表示,儘管教材編排和教學方式持續更新,但不變的是,人文品德的中心思想,在教導知識之餘,更要開啟智慧。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表示,鼓勵老師不只身為經師、人師,更要成為給予人生目標的導師。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陳紹明表示,透過突破性的規劃,架構學校特色,明確系所定位,一起打造慈濟科大的亮點。

校長羅文瑞表示,人文品德的中心思想是教學不變的方向。(慈濟科技大學提供)
靜思法脈暨慈濟宗門文史結集中心編纂處主任洪素貞,以「慈濟心菩薩行」為題,分享四大志業的共同點就是「守護」,在愛惜生命和慧命,更著眼至環保和素食的「惜生」。1991年,慈濟開始大陸賑災,發放稻米和穀種給災民,延伸至2008年緬甸納吉斯風災,村民自發性地日存一把米,把「米撲滿」再轉送給窮苦人,更是善啟發、愛循環的最好見證。

醫療志業副執行長張文成,以「使用平衡計分卡建立大學之策略績效衡量系統」為題,提及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用於績效管理,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七十五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工具之一。不少醫療院所已導入平衡計分卡,當套用到學校時,就是關注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貢獻,並要時時檢視總體績效,是否契合使命、核心價值、願景和策略目標。

大愛電視臺副總監張尊昱,以「人文志業脈動與新知」為題,分享全球化進階版的大愛臺,明年將與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慈濟志業體新聞連線,達到傳輸IP化、影棚虛擬化、製作4K化目標,亟需懂傳播和科技的跨界人才。花蓮中心組長魯虎憑分享剪接師羅健綱,也是慈濟科技大學校友的空拍影片,以及科管系學生的實習內容,從擔任臨時演員到參與攝影、剪接、企劃,畢業後即被錄取,更成為大愛臺新鮮人。

慈善志業副執行長劉效成,以「慈善志業的現況與創新」為題,分享8月23日熱帶性低氣壓重創南臺灣,慈濟人不但提供熱食、毛毯和慰問金,還首度發放慈善物資卡,讓民眾就近採買民生用品,避免物資搬運的負擔。同時,也研發了雲端賑災物資系統、防賑災圖資平臺,透過手機災訊及回報APP,在第一時間展開家訪關懷、彙整災損狀態。

進修推廣部主任牛河山表示,以樂齡大學深受好評、瞬間秒殺報名為例,並非外界認知的賺大錢,反而是以「利他」角度來帶動老人家持續進修。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高夏子表示,身為阿美族原住民,更容易感同身受原住民學生的文化衝擊,以及生活適應困難。所以,再對照慈濟科技大學106學年度原住民護理師考照率提高到76.56%(全國平均值51.56%),更顯不易。總務處採購組長潘筱雯表示,曾一度焦慮無法勝任主管,然而,「對的事,做就對了」。不管在哪個職位,都要發揮良能。

身為基督教徒的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主任林珍如坦言,在慈濟,更感受到多元信仰的包容和尊重。護理系主任張玉婷表示,不論是課程改革、產業學院計畫或護理大樓規劃等,都感恩同仁相互支援,盡心盡力地做到最好。健康科技管理學院院長游崑慈表示,其實每一位學生就像璞玉一般,等著發光、發熱。如何在慈濟人文素養的薰陶下,結合更多產業支援和策略,讓慈濟科大的學生,都能成為職場人才。

(新聞稿:葉秀品 慈濟科技大學秘書室 2018/09/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