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美麗 我的故鄉敘利亞

2014-12-27   | 蕭耀華
頭頂著數公斤重的毛毯,婦人歡天喜地回家。寒冬將至,慈濟志工為一千多戶滯留在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提供糧食和毛毯援助,希望為這些貧困家庭帶來暖意。(攝影者:蕭耀華)
「曾經,我有一個家,有孩子有妻子,有平淡的生活,沒有戰火;曾經,它是一個很美麗的敘利亞。」三年多來,土耳其境內已滯留超過一百萬敘利亞難民,或在難民營,或棲身街頭,或淪為廉價黑工,歸鄉遙遙無期,一無所有,處境日艱。

「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曾在敘利亞大學任教的主麻教授,在異國土地上,與另一個非土耳其族群攜手,冬寒之際,展開一段人道救援歷程……

土耳其伊斯坦堡老城區內,一間小餐館門前貼著一小段徵人啟事,內容是徵一名清潔工,沒有說需要什麼條件,但「NO SYRIAN」——不要敘利亞人就是。曾幾何時,敘利亞人在土耳其已淪落到連當清潔工都不夠資格。

話說從前,敘利亞是中東地區被認為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只是四年前中東地區掀起茉莉花革命,影響所及,敘利亞內戰興起,激烈戰火中民眾流離失所,有三百多萬人逃離國外,其中半數是兒童;鄰近國家僅土耳其就有一百多萬敘利亞人滯留其間。

「這是有登錄的數據。沒有登錄、非法入境的,為數也不少。」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表示,這一、兩百萬為逃避戰亂而寄寓土耳其的敘利亞民眾,只有為數約二十二萬人住進位在土敘邊界的二十二個難民區,其他都流入土耳其各地,努力求生。但,到底生活如何?《慈濟》月刊資深記者蕭耀華以自身觀察,寫下了敘利亞難民的生活,以及約旦慈濟人如何照顧難民的情形:
慈濟志工進入難民家庭租屋處,聆聽他們的心聲與需求,作為未來助學、個案補助的依據。(攝影者:蕭耀華)

寄寓異鄉 寢食難安

2014年11月的一個黃昏,天氣晴朗,氣候寒涼。

在伊斯坦堡觀光區,晚霞把海邊那座承載幾百年歷史的清真寺染成一片金黃,寺前群鴿搶食遊人為牠們準備的晚餐。喚拜聲響起,召喚穆斯林禮拜,寺內氣氛肅穆莊嚴;寺旁的香料市場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交易正旺。

觀光區內,人來人往,各有各忙。我們來這裏不為買香料,是想了解原本不屬於這裏,卻出現在這區域,以街頭討乞為生的一個族群。

當我們用影像記錄時,有當地民眾好奇,停下腳步問,有什麼好拍?為什麼拍?

「他們不是土耳其人,可不要誤會喔,他們是敘利亞人。」言下之意,有點不屑,怕我們誤會。我們知道,所以才來記錄他們的行蹤──他們是數以百萬計,落難在土耳其的敘利亞民眾之一。走投無路,淪落街頭,是眾多難民的寫照;街頭討乞的以婦孺為主,小孩衣衫襤褸,赤足亦步亦趨,在昏黃的街燈映照下,纏著遊人要錢討食……

「那天在觀光區內,我遇到她,一位光著腳丫,向遊人討錢的小女孩,問她:『你從哪裏來,是敘利亞嗎?』」土耳其志工胡光中回憶幾個月前的情境,惻隱之心油然而生。「你可以帶我到你家看看嗎?」於是小女孩領著胡師兄,坐了一段火車、走了一段路,來到一個都是敘利亞人生活的區域。

三年多前敘利亞難民已開始湧入,但直到那一刻,胡光中看到婦孺棲身屋外、路旁,孩子們在垃圾桶翻找食物,才體會到逃難來土耳其的敘利亞人生活有多困難。「我在思考,能為那些需要幫忙的民眾做什麼?」胡光中幽幽的說。

於是胡光中回臺向證嚴上人報告寄寓在土耳其的敘利亞人生活狀況;牽繫起慈濟基金會的助力。

有了後援,並不表示就辦得成事,土耳其慈濟人僅個位數,哪來人力解決上千人份發放籌備的大大小小事情?正在傷神之際,胡光中遇到了主麻教授(Professor Cuma)。

主麻教授是個古道熱腸的敘利亞人,原在敘利亞大學教阿拉伯文,敘利亞動亂發生後,只能寄寓土耳其。他知道必須為處境艱難的同胞做些事情,可是缺乏財力、物力;苦無對策之際,透過曾在敘利亞讀書的臺灣學生推介,與胡光中聯絡上。於是兩位非土耳其人,或說兩個非土耳其族群,在土耳其的土地上,展開了一段人道救援行動。
毛毯依每戶人數致贈,志工隨時在旁協助同胞領取。更有民眾領到物資後,舉起大拇指致謝。(攝影者:蕭耀華)

失根一代 教育崩毀

他們兵分兩路,胡光中與妻子周如意、余自成等處理毛毯及糧油食品購買事宜,主麻教授則發動他的同胞,到敘利亞人聚居的區域入戶訪視,篩選發放對象,並邀請他們擔任發放志工。

許多難民到土耳其後,只能擔任車縫工等低階勞工,其實他們在敘利亞都有很不錯的工作,有人是老師、會計師,有上班族也有專業人士,曾幾何時,他們的生活、理想,都埋沒在異鄉陰暗的車縫間。且因身分問題,沒有合法工作權,雇主不會發全薪,微薄的收入付房租後所剩無幾,所以很多孩子也必須輟學工作,貼補家用。

「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幾年動亂,摧毀了整個教育根基,這是上百年都補不回來的,你知道嗎?沒有教育,未來沒有希望,特別是在別人土地上的小朋友。」主麻教授一改平日溫文儒雅的講話語調,氣急敗壞,憂心忡忡的向我們表達他的不安。

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寄寓在土耳其,有教育專業背景的敘利亞人都體會這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有志一同,在伊斯坦堡設立讀書樓,招收敘利亞小朋友學習,食宿全免。

所謂讀書樓,就是借用善心人士免費提供的大樓空間,幾位義務無支薪的老師在此為小朋友提供免費教學;在軟硬體不足的條件下,讓小朋友一起學習,共同進食,集體住宿,希望為這失根的一代延續母國文化。

主麻教授帶領慈濟人到讀書樓實地了解。冬來了,天冷了,但讀書樓內的小孩子,晚上睡覺還是以紙板作墊被,蓋上幾張薄薄被單了事。「冷嗎?」胡師兄問,「冷!」孩子回答。慈濟人不忍,連忙送來毛毯應急,又去市場補足床墊,希望盡點綿力,讓小孩免受風寒之苦,安心學習。

冬日已至,入夜街頭氣溫降至攝氏十度以下。經過數週與毛毯廠商、慈濟花蓮本會的溝通協調,「美麗的毛毯終於送到我們手上!」胡光中興奮的說,「這便是要送給敘利亞難民們的毛毯,輕、軟、溫暖是它的特點!」胡光中引述當地毛毯廠商的話,並感恩地表示,「『這是只有對你們才有這種待遇,別人是沒有的!』裏面當然也包含了毛毯商對難民的愛心,所以我們帶著他的愛心一起送給敘利亞難民。」
土耳其首次舉行的敘利亞難民冬令發放,在冬日煦陽照耀下舉行,主麻教授(左)手持擴音器指導著敘利亞志工發放程序與禮儀。(攝影者:蕭耀華)

眾愛攜手 暖意透心

主麻教授經過貨比三家之後,找到最便宜的糧油供應商,讓胡光中到供應商處當場付現。「土耳其買賣不流行支票交易,多少錢的買賣,都得現金付款。」穿越治安不佳的市區,胡師兄、余師兄和如意師姊在供應商處,向我們解釋土耳其的風土習慣。

錢付了,糧食、毛毯到位,萬事俱備,就期望發放當天,天公作美。

2014年11月8日,慈濟在土耳其首次冬令發放於阿爾納武特市社區活動中心(Arnavutkoy Belediye Sosyal Tesisle-ri)開展,9日在蘇丹加濟市(Sultangazi)舉行。一大早,門口已經有敘利亞民眾帶著發放通知單排隊等候;現場除了土耳其慈濟人、主麻教授及敘利亞志工之外,還有臺灣留學生、臺商會會員、副市長凱邁愛根利(Kemal Aygenli) 先生及議員睿智德米(Zeki Demir)先生參與。

發放活動在敘利亞志工念誦可蘭經聲中展開,清澈嘹亮的聲音讓現場所有人的心境也清澈、肅穆起來。志工周如意、胡光中和他們的兒子輪流以中文、土耳其文與阿拉伯文朗讀證嚴上人慰問信。

「感恩!」志工右手貼胸,向每一戶受助家庭致意,再彎腰奉上毛毯給民眾。每一戶依人口數領取,毛毯太多,便會有志工主動幫忙提領至門口,再交由家人一同帶回。

領到毛毯的民眾好開心,晚上有溫暖的被子可以蓋了!發放現場不停聽到「修克蘭」(阿拉伯文「謝謝」),婦女頭上頂著毛毯、牽著孩子,把這些溫暖帶回家。回家的路雖然遠,但是一點也不孤單。

「這次發放很感動!」敘利亞小志工巴薩爾(Basir)說:「雖然我們做的事,就是把毛毯從後面遞到前面,但是這個工作很有價值,背後不知道有多少的準備工作。你們捐給我們的物資,我們每餐都會吃到,這每一粒米的恩情,我們都不會忘記!」
原本缺乏被褥的床架因慈濟毛毯而溫暖,經戰火洗禮的小朋友在此終於可以安心入夢。(攝影者:蕭耀華)

期待和平 重拾尊嚴

11月8日、9日兩天一千一百戶毛毯發放,就在天晴人情溫情下圓滿結束。接著15日、16日陰雨天中,在相同地點再進行糧食發放,每份內容為義大利麵、米、麥、紅扁豆、綠扁豆、油、糖、麵粉等十一種物資,為九百七十戶難民家庭紓解燃眉之急。

有難民在工作十二小時後,主動協助發放;生活再苦,也想幫助同樣落難的同胞。敘利亞難民阿赫曼德表示:「在我的國家曾經有親愛的家人,還有平淡的生活,我有孩子有妻子,沒有戰火,曾經它是一個很美麗的敘利亞。」淪落異鄉的磨難,讓他們願意主動協助,重拾活著的尊嚴。

糧食發放就在雨中克難而順利地圓滿,恭敬體貼的援助,讓受助民眾深深感動。敘利亞志工馬那爾表示:「我看見我祈求和平的第一步已經實現了,而慈濟就在這個歷史的開端。」

另一位志工感動說著:「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沒有武器,不用護照,沒有美國人、亞洲人、阿拉伯人的分別,在地球上生活的都是兄弟姊妹。」

這不只是他的願望,也是慈濟人的希望,願天下無災、人禍消弭,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文:蕭耀華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577期)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