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靈囚牢 職場好助人

2013-09-30   | 何姿儀
在大林慈濟醫院擔任清潔人員的謝莉嬌,身手勤快地將環境整理乾淨。在職場中她把握助人的機會,默默以家常味支持他們。(攝影者:黃筱哲)
做為醫院清潔人員,她不只善盡本分,更讀到病患家屬眼底的悲傷,默默以「家常味」支持他們。曾經在婚姻生活中,謝莉嬌再怎麼努力還是免不了失去;卻在那些素昧平生不問回報的協助中,走出低谷。她不輕視自己力量微小,也要成為雪中送炭的人。

不輕己力 額外備餐點

清晨五點多,天色濛濛亮起,謝莉嬌動動手腳,翻了個身就起床,梳洗過後走進廚房,開始準備今天的「午餐」。

她一個人生活,準備的餐點分量卻格外的多;將熱氣騰騰的菜餚裝入大大小小的鍋子,忙不迭地大包小包提到大林慈濟醫院上班。

她擔任醫院清潔人員,清床、掃地、拖地、洗刷浴廁、處理垃圾、擦拭窗櫺、消毒……在人潮川流不息的醫院,她默默地來回,將人們走過的地方變乾淨,讓病患、家屬、訪客與工作人員,都能感到舒適與安心。

雨鞋、圍裙與頭巾,是莉嬌一成不變的妝扮;陀螺般打轉的身影,毫不起眼。在講究環境衛生的醫院裏,為了即時做好第一線清潔工作,時間總是不夠用,諸如天花板、陽臺這些較不緊急的清潔項目,她往往都是打了卡下班後,再默默收拾。

上班時間接續不斷忙碌,短暫的午休,是一天裏極難得能坐下來的時刻。十一點半過後,莉嬌快步走進心蓮病房區的廚房,將一早煮好的菜餚一一加熱。陣陣的家常飯菜香,勾起人們對家的想念,當菜餚全部上桌,莉嬌還沒坐上椅子,腳步又忙了起來……
早晨烹煮的菜餚,中午迅速加熱上桌,並準備水果。簡單的菜餚加上溫暖的招呼,謝莉嬌讓病房裏有了家的味道。(攝影者:黃筱哲)


冰冷病房 家常味暖心

「菜好了喔,趕快趁熱來吃!」就像鄰家媽媽一樣,捨不得大家餓著,莉嬌熱心地穿梭病房區,招呼家屬與看護。

「我弄了一些飯菜,都是自己種的,如果不嫌棄的話可以一起來用餐!」對於剛來到病房的家屬,莉嬌的親切給人一種安心的自在。

一餐只吃一碗飯的莉嬌,原來每天早上與中午的忙碌,都是為了溫暖大家的胃。怕大家沒有足夠的體力照顧病患,莉嬌總是不忘提醒「多吃一點」。

這一天,桌上擺了炒匏瓜、涼筍、汆燙地瓜葉、清蒸茄子、苦瓜炒蛋、醬鳳梨筍子湯,食材除了親自栽種之外,也有些是病患家屬或看護送來,請她幫忙烹煮給大家享用。

因為工作的需要,每天來回穿梭病房無數次,敏感的莉嬌發現許多家屬因心情低落、忙於照顧親人,忽略了自己的三餐。從十二年前來到大林慈濟醫院腫瘤病房,莉嬌就習慣在路上買些食物來跟家屬分享;後來轉換至心蓮病房,在那小小的廚房與餐廳,開始為許多家屬與隻身來臺工作的外籍看護,營造出家一般的溫暖。

生死就在呼吸之間,癌末患者接觸多了,她多少能察覺病患當下的狀態;曾遇過家屬愁容滿面地圍在病床旁守候親人的氣息,莉嬌不忍見大家滿腹憂傷,將家屬輪流帶到餐廳用餐。

「我知道你們現在都沒心情,但怎麼樣難過大家一定要吃一點東西,把自己照顧好。過了這一餐之後,你們可能都要忙著處理很多事,更沒時間和心思吃飯了。」

沒想到當時的食之無味,卻成了記憶中深刻的美好。「還好有那一餐,因為之後我們真的就開始忙著處理很多事情,沒空好好吃飯了。」事後家屬回到病房,特別感動莉嬌的體貼關懷。

做為一個清潔人員,她謹守工作崗位的本分;讀得到家屬眼底的悲傷,更默默地以餐點做為他們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形單影隻的照顧者。青菜豆腐融著母親般的溫暖關懷,久而久之,癌末病患家屬願意多透露一點心事;而莉嬌的故事,也在無形之中鼓舞了家屬,忘卻埋怨。
病患家屬路過大林慈濟醫院,特地來向謝莉嬌致意,感恩她先前的照顧。(攝影者:黃筱哲)

破碎婚姻 人生債還不盡

幽暗與荒涼,是莉嬌住處給人的第一印象。她一身素樸,賺取一個月兩萬不到的工資,很少人能想像她曾經是談大筆生意的營建工程老闆娘。

謝莉嬌成長於純樸的臺東,二十出頭來到西部的工廠上班,經人介紹認識了先生。然而婚姻的幸福,她未曾感受過;不知為什麼,總是不得夫家的緣,從結婚那一天開始,就飽受冷言冷語的對待。

「可能是過去生做得太過分,這輩子怎麼努力怎麼失去!」她不解為何自己的勤懇用心,始終無法得到夫家的認同。

先生沈迷於酒色與賭博,不過,莉嬌一身積極勤快的客家人天性,幫助先生的生意日漸有了起色。她將工地打點得乾淨俐落,得到顧客的好評,名聲愈傳愈開,承攬的工程規模逐漸增加,每年總有數千萬現金在手中出入。

長子出生後,長女接著來到世間。她是個漂亮的娃娃,有大大的眼睛,翹翹的睫毛,小小的嘴巴,非常討人喜愛;只是才出生幾天,莉嬌就發現她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不哭不鬧,總是沈沈地睡著。

幾個月後,她更確定孩子智能發展異常,而隨著特徵愈來愈明顯,她受到的批評與責難,從每天睜開眼的那一刻,就排山倒海而來,言語的苛責把她的心割得傷痕累累。

長年的積憤、抑鬱,之後還罹患嚴重胃出血、肺積水,產下么女時甚至血崩,幾度宣布病危。數度接近鬼門關卻被救回的經驗,並未讓她發現自己生命的韌度有多強。隨著孩子長大,怨與恨一直在心中滋長。

為了讓孩子擁有完整的家庭,她努力維持婚姻。然而婚後一切以夫家為核心,她沒有朋友、也不可能向遠在臺東的娘家求助,孤立無援加上自己倔強的個性,讓她不斷感覺到走投無路的痛楚。

她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甚至曾帶著三個孩子,連續十餘日天天在鐵道旁遊晃,滿臉的淚,不知不覺中溼了又乾,滿腦子盡是一了百了的幻想。直到最後,白手起家蓋的三棟樓房與千萬積蓄,因先生的賭債與外遇化為烏有,情緒失控的莉嬌劇烈地傷害了自己。

然而,老天爺就是不願意把自己帶走。躺在床上,莉嬌心灰意冷,聽朋友說起讀高中的兒子,竟宣示要為母親復仇,那時莉嬌驚覺,不能再冤冤相報以死解決問題。
在教養院探望女兒、與院生互動時,謝莉嬌(左)彷彿忘掉過去所有不愉快,回到童年的純真。(攝影者:黃筱哲)

「既然無法死絕,我就要好好活下去,找回尊嚴與人格,重新站起來!」她痛徹心扉地結束這段苦心經營的婚姻,帶著三個孩子和深不見底的悲傷怨懟,到陌生的城市從零開始。

當火車啟動,一直以為父親也會上車的次女,開始號啕哭鬧,怎麼勸也勸不止;心酸的莉嬌,再也無法顧及旁人的眼光,無助地跟著女兒哭了起來……

挺直腰桿 重新活出尊嚴

拿出那分尋死的力氣,莉嬌努力帶著孩子活下去,一天兼好幾份差,做著磨手皮的清潔工作,努力維持三個孩子的生活與教育。

曾經走在路上,一對母女開車經過,主動載莉嬌去上班;當小女兒下了課,路口的人家總是願意讓女兒在他家裏多待一會兒,等待莉嬌下班。「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也不認識我,但等我將來有能力,一定要登報感謝當時幫助過我的人們。」

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幫他一把,即使是一件小事,都是支持對方走過低谷的重要力量。那些素昧平生不問回報的協助,至今深刻在莉嬌的心版上,而這也讓莉嬌更確定,無論身分多麼卑微,都可以做一個雪中送炭的人。

在朋友的介紹下,莉嬌來到大林慈濟醫院擔任清潔人員,並將重度智障的女兒送至教養院,讓自己可以更專心工作。

每當傍晚離開醫院伶仃一人時,她不由自主悲從中來,只要遇到可以傾聽的人,就對他們訴苦。「很感恩病房裏的護理人員跟志工耐心開導我,慢慢地也學會轉念,是他們支持我走到現在。」

「後悔、怨恨也許還有,但現在更多的時候,是懺悔的心情。也許過去幾世做得不好,這輩子才會這麼辛苦,所以從今往後,我要盡力積善修德。」在大林慈院的工作環境中,她薰習了證嚴上人的靜思法語,漸漸篤定了方向,決心不讓生命停留在黑暗處原地踏步,她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抱著一分自我救拔的心,儘管工資微薄,還要支付生活費、女兒的教養費,她堅持做到上人說的「有十捐一」,定期捐款給慈善團體。每逢假日,也總是採買許多水果、生活用品去探望長女,並跟所有的院生及老師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責任,教養院幫我們很大的忙,但我們有責任去教育跟互動。」除了到教養院關懷院生,遇到院方需要協助,或其他家長有困難時,莉嬌總是排除萬難伸手幫忙。

她刻苦耐勞還能堅持行善,2005年得到嘉義縣模範母親的殊榮,2012年又榮獲總統親自頒發表揚的第十四屆「大愛獎」。

對莉嬌而言,名利財富如浮雲般無常,對於領回的有形物資,她不貪著,依然回饋捐贈給公益團體。跌跌撞撞一路走來,莉嬌在無數人的關心與協助下,漸漸實踐了活出尊嚴的自我期許。工作之外,她更像一位志工、母親,每當病患或家屬心情低落,莉嬌的分享與打氣,成為開解心結的鎖鑰。
謝莉嬌獨居的舊屋在狹窄小道的盡頭;暑假時,女兒帶著兩個孫子南下陪伴阿嬤。小孫子調皮好動,卻能讓她在刻苦生活中享受片刻天倫。(攝影者:黃筱哲)

微薄付出 心中無價滿足


經過一天的勞務工作,收拾善後回到家裏,往往已是晚上七、八點,但莉嬌沒有躺平休息,因為一園子的菜,都還等著她澆灌照顧。勤懇的汗水是土地最肥沃的養料,小小一片菜園,高麗菜、花椰菜、大白菜、芥菜碩大飽滿,收成期一到,又可以送去教養院、做成菜餚帶到醫院分享了。即使只是一點點微薄的付出,卻比萬貫家財來得令人滿足。

「曾經遇到以前委託營建的業主,來醫院看到我穿著這一身清潔人員的服裝,回去哭了一天。」面對他人不捨、不解的眼神,走過以淚洗面的日子,那瘡疤也許一輩子都會在,但莉嬌已學會在付出中將仇怨釋放,一點一滴將惡念轉為善緣。她不以勞碌和辛苦來形容自己,反而感謝每一個彎腰付出的當下,讓她有機會在生命裏播下善的種子。

心蓮病房的陳世琦醫師曾說,當看著莉嬌身上滴下的涔涔汗水,被她擦拭過的每一塊磁磚,也能透著潔亮的光,給人信心和希望,自己也體會到了把握當下的力量。

「再過幾年,經濟壓力減輕一點後,我想召集勞力志工,去不同的教養院幫忙整理環境。」已經六十三歲、勞碌一輩子的莉嬌,對未來依然懷有夢想,而且還是一個用身體勞動來利他的夢。

如今在新竹工作的兒子,看到媽媽的轉變;「有一天兒子跟我說,媽,您好像真的做到了。」寧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她不求任何人記得自己,因為走出為小愛而受縛的心靈囚牢,她享受踏實活著的每一刻,能為大眾而忙碌,人生富有而自在。

(文:何姿儀 摘自慈濟道侶叢書《平凡不平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