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環境教育

2020-11-17   | 演講者:顏博文  整理:林昱伶
顏博文執行長覺得「最好的防疫措施、最安全的健康飲食,維持糧食危機解決方法、地球暖化的疏緩、大地汙染的降低、能源問題的改善,茹素環保是最佳的選擇。」(攝影者:詹進德,地點:新店靜思堂,日期:2020/11/14)
氣候變遷被世界經濟論壇列為未來可能風險的第一名,它所帶來的災害可不只是天氣變熱這麼簡單,隨著溫度上升,海平面跟著上升,不少物種可能會面臨生存危機。而人類面對這麼大的環境問題,又應該要如何應對呢?  

第六屆慈濟論壇的第二場專題演講,邀請到佛敎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以「氣候變遷與環境教育」作為主題,談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包含地球暖化、環境汙染、糧食危機甚至到今年剛剛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分享面臨這些問題,慈濟怎麼從多面向著手改變,走入人群、改變社會、守護地球。
 
不安定的世界 人類活動致災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其實已經面臨的不安定的危機。」顏博文執行長一開始就以地球面臨的問題切入主題。他提及世界經濟論壇在今年一月底公開的全球風險報告當中,就以「不安定的世界」作為標題,定調全球風險正面臨的危機。報告書中提及了三十個風險因子,因子之間也互有關連,而其中前四名,都跟氣候變遷相關,包含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的損失、天然災害、網路的攻擊,足見氣候變遷的問題已經在多個面向影響人類的生活。
 
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利用二氧化碳的濃度,判斷地球的生命跡象在惡化當中。而從工業革命開始,全球的二氧化碳濃度極快上升,即使有些國家努力讓經濟成長跟二氧化碳濃度脫鉤,來改善現況;但,雖然製造業致力於碳排轉移,全球的排放還是明顯上升。影響所及,地球表面溫度也跟著上升,這四十年間北極冰層面積已經減少45 %,連帶對生態造成巨大影響。
 
現今各種災害也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包含火災、風災、地震、乾旱頻繁發生。蘿拉颶風在美國造成非常大的損失,損失高達一百四十億美金;中國大陸的汛期,受災面積及程度更甚以往,損失高達九千六百億人民幣,五千四百多萬人口受到影響;水大不調,不只洪澇致災,非洲辛巴威則是面臨四十年來最大的旱災,六百萬人缺乏食物,造成前所未見的糧食危機;就連蝗蟲災害也跟氣候變遷有關,科學家已經證明了越熱的天氣越容易造成蝗蟲災害。
 
顏博文語重心長:「氣候變遷的災害不是單純變天氣熱,隨著溫度上升,其實帶來了更多災難。不過,今年的新冠肺炎的疫情卻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反思的機會。」他說:「這麼多的『天災』,其實追本溯源,還是源自於人類的活動,該如何對抗氣候變遷,其實還是得從人類活動開始。」

 
慈濟環保模式全球獨一無二,我們是經濟循環,從回收分類做成原料,透過大愛感恩科技、透過淨斯科技,慈濟有兩個慈悲科技大愛跟淨斯,可以將回收的東西重新再加以利用,變成產品。(攝影者:詹進德,地點:新店靜思堂,日期:2020/11/14)  
 

大愛感恩科技 力推循環經濟
 
面對這麼多天災,而慈濟做了些什麼呢?顏博文執行長接著分享,慈濟在愛護環境上所做的努力。
 
「慈濟環保志工將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他說明,志工將資源分類回收所得挹注大愛臺,護持沒有商業廣告的大愛臺製播淨化人心的節目,把清流散播到全球,鼓勵更多人正確認識環保教育、生態教育啟發其參與活動,讓環境保護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帶動人人親身投入,甚至從源頭清淨開始做起。

「環保一條龍是雙循環經濟,一個是循環經濟,一個是善的循環,慈濟經驗值得和大家分享。」顏博文再以大愛感恩科技為例,進一步說明:「只要製造都會產生垃圾,只要使用都會產生廢料,所以我們要清淨在源頭,從源頭來管理。大愛感恩科技多年來始終強調五R(Refuse拒絕、Reduce減量、Reuse重覆利用、Repaie修理再用、Recycle回收再生)重視每個環節,一開始能Refuse不使用或是Reduce減少使用,就能減少循環;一旦有後面循環至少能Reuse 、Repair,最後加Recycle,達成循環經濟,減少污染或是減少能源耗損。最後延伸使用的東西是可以分解的,讓我們的地球可以達到一個循環經濟,不要有污染產生。」
 
從回收到產製,慈濟獨有的環保模式,從志工端推動回收分類讓垃圾減量,再供做二次原料再製成環保用品,形成一條龍的經濟循環。過去的經濟是現行經濟,取得原料製造,使用完就丟棄,也製造很多污染;而慈濟為求永續,製造再使用,回收再利用,才能夠真正落實經濟循環的精神。而隱身在大街小巷的志工,是慈濟環保模式的主幹,也是循環經濟的起點。「我們非常敬佩環保志工,透過作環保,讓身體更健康。他們不但免長照,還可以長照別人。」
 
防疫健康選擇 茹素環保做起
 
Covid-19橫行全球,直到現在每一週還有超過三百五十萬人新增確診、超過五萬人死亡,慈濟人也持續發揮大愛精神,走入各個需要幫助的國家,協助防疫,也援助紓困。
 
「過去六、七個月以來全球慈濟人動員,將防疫物資送給八十五個國家地區。防疫期間很多人生活經濟受到衝擊,我們就啟動生活物資紓困計劃,透過公部門、NGO組織、民間組織合作,送出防疫物資幫助分布在五大洲,三十五個國家紓困。」顏博文執行長透過照片分享慈濟防疫物資跟多個組織合作才送到梵諦岡、印度執行紓困計畫;另外臺灣大米也送到非洲、南美洲巴拉圭。這物資發放的記錄照片裡,人人很有紀律保持社交距離,而且每張照片背後,都有著感人的淚水和故事。
 
在嚴謹的防疫政策下,難行能行救濟苦難眾生。面對新冠肺炎,慈濟除了啟動「大愛共伴、造福行善」,呼籲人人發揮愛心,攜手救助受害國度的苦難眾生,更提醒人人病從口入,推廣茹素理念。

根據統計,受到疫情衝擊全球在4月到6月,已經有四億人口失業。除了病毒,還有很多人正因為停工,收入受到影響,面臨斷炊的冏境,甚至飽受飢餓,生命受到成脅。顏博文分享,比爾蓋茲也曾預測到下一個會殺死一千萬人是病毒,語重心長提醒,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對抗下一場流行病,一場流行病會造成三兆美金損失,正好說中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

新冠肺炎正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比爾蓋茲從三十歲就開始茹素,除了是認為吃純素可以對抗氣候變遷拯救地球,似乎也是他所謂的「做好對抗流行病的準備。」與慈濟也力推茹素的理念不謀而合。
 
證嚴上人開示,新冠疫情就像佛經所講小三災中的瘟疫,這場疫病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大哉教育,人人應該抬頭向天道感恩,低頭向地說懺悔,因為天災人禍都是人類造作,改變刻不容緩。顏博文也在論壇中提出觀點,「上人提倡吃素對健康、環境、經濟都有好處。蔬食對經濟有什麼貢獻?牛津大學在2016年用三組人分析,飲食控制素食跟全素,全素到2050年可以節省一點六兆美金。」

他重申,從人類活動著手,最基本的個人自我飲食做起,透過茹素,就可以做到安全防疫、降低碳排放、減少汙染,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最好的防疫措施、最安全的健康飲食,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法、地球暖化的疏緩、大地汙染的降低、能源問題的改善,茹素環保是最佳的選擇。」
 
(演講者:顏博文  整理:林昱伶  第六屆慈濟論壇報導 2020/11/1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