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無悔辦學 培植善知識

2017-08-25   | 王慮綿、泰左左、黃露發
緬甸昂特帝和尚廟住持烏阿伽達摩法師,因為看到村裡的孩子失學,只能跟著父母做些農務貼補家用,這一念的不捨,讓烏阿伽達摩法師決定辦學。(照片擷取自大愛臺)
緬甸有一間「昂特帝和尚廟」,這裡的僧人終生清苦修行,卻為了一群窮困失學的孩子成立學校。興學十年以來,收容的學生越來越多,最終導致缺糧的危機,2016年緬甸慈濟志工得知消息, 6月中旬趕緊運來四公噸的白米紓困。

不捨貧童失學 法師辦學授教育

緬甸勃固山脈的深山中,有一間昂特帝和尚廟,廟裡住持烏阿伽達摩法師(Aung Theik Monestry)因為看到附近的孤兒以及貧戶的小孩紛紛失學,孩子只能跟著父母收集橡膠汁液,加工冷凍後製成薄片換取收入,於是烏阿伽達摩法師決定辦學。

烏阿伽達摩法師表示:「我問孩子長大要做什麼,這些孩子說長大要刮樹皮、採竹筍、趕水牛、顧家禽,要不就是說從事農漁業,因為他們的環境只能看到這些,聽到這樣的回答讓我很難過。」
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昂特帝和尚廟一度差點斷炊,幸好2016年緬甸慈濟志工得知消息,趕緊運來四公噸的白米紓困。(照片擷取自大愛臺)


一望無際的農村景致,緬甸南部勃固省,阿萊尼村,大山裡的子民,偏遠讓他們始終緊貼貧窮。村民多粣貝密說:「孩子沒辦法上學,就要刮橡膠樹皮、趕水牛、割稻榖來貼補家用。」

在沒有政府資源的相助,也沒有企業的支持,烏阿伽達摩法師仍堅持為孩子們辦學,學生人數從2006年創學之初的十四人,到如今學生已膨脹到將近四百位,僧人與孩子都面臨斷糧危機。

緬甸慈濟志工得知消息,連忙跋山涉水,將四公噸重的白米運送入山。看著這些物資,烏阿伽達摩法師一展憂愁,他說:「目前學校最擔心的就是米,一般外面一袋二十四斗是緬幣兩萬元(約新臺幣四百四十七元),而且還是劣等米,廟裡一天要吃掉十二公斤的米,現在米來了,我們很開心能度過這個雨季了。」

在昂特帝和尚廟的辦學細心栽培下,這些孩子的見識已今非昔比,學生敏巴巴索表示:「我的願望是當醫生,因為緬甸人多因病而貧,我要守護下一代人的健康,也讓他們能安心求學。」
2017年5月馬來西亞志工慈濟志工,帶來在尼泊爾的援建經驗,和緬甸當地志工合力為昂特帝和尚廟搭建四間簡易教室,解決教室不足的問題。(照片擷取自大愛臺)


跨國援建教室 期待教育展新知

但廟裡的教室簡陋,超過四百名的學生只有七間教室,除了必須兩個班級共用一間,有些孩子還得在簡陋的大樹下,擺起黑板桌椅來上課,有時遇到下雨地面積水,上課也會被迫中斷。

因為不捨孩子們的上學受到影響,2017年5月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帶來之前在尼泊爾的援建經驗,和緬甸當地志工合力為昂特帝和尚廟搭建四間簡易教室,解決教室不足的問題。

十三位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要來搭建簡易教室,是阿萊尼村子裡的大喜事,烏阿伽達摩法師:「真的很感恩有人願意來蓋教室,慈濟和其他團體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慈濟志工親自到有需要的地區,親手給予援助。」

緬甸志工多叁娣看著大家賣力的身影,她說:「他們一下車就立刻開工,從早到晚,只有午餐時才休息一會兒。」而兩地志工齊心協力馬不停蹄,四天完成任務,同時也利用機會,向師生宣導回收物變黃金、愛心的環保觀念,在硬體與軟體中都融入慈濟人文精神。

想像著未來四間簡易教室中,將充滿琅琅讀書聲,村民烏溫屯開心的說:「孩子在自己村裡上學,我們做父母的放心,孩子也開心,比較有錢的家庭,會送孩子去別的學校寄宿讀書,我們沒錢的,孩子上沒多久就輟學,現在法師創辦的學校可以上到高中,真的很棒。」
烏阿伽達摩法師因為受到慈濟志工的幫助,也認同慈濟理念,因此在學校裡發起米撲滿行動,鼓勵學生以米撲滿的小愛來行大善。(照片擷取自大愛臺)


米撲滿攢愛心 受助回報行大善

此外只要說到一把米,大家就會想到緬甸的農民,這個由緬甸人行善布施的善舉,如今也從緬甸的大城市仰光,開始往其他省分的鄉村推廣。烏阿伽達摩法師也因為接受慈濟的援助,開始認同慈濟理念,因此他鼓勵學生們日日儲蓄一把米,在學校裡發起米撲滿行動。

烏阿伽達摩法師表示:「當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慈濟人來幫助我們,現在其他地方有困難,雖然我們去不到,但希望透過捐米,讓慈濟人可以拿去幫助更多人。」

只見孩子們人手抱著一個白色桶子,整齊地走進教室,上課前大家聚在一起,五十一位學生,一起攢了一百一十公斤的大米,他們決定要捐給慈濟。學生達達杜表示:「我拿著米撲滿回家告訴媽媽,每次煮飯前從米桶抓一把米,放進這撲滿裡,可以做好事,媽媽很贊同我們就這麼做了。」

教育不只讓孩子的未來有了寬廣的視野,同時也在烏阿伽達摩法師的陪伴下,以及慈濟人的關懷中,期待這些孩子們將來能抱持著宗教悲天憫人的胸懷,回饋社會,期待善的力量,能在緬甸繼續擴大。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王慮綿、泰左左、黃露發 緬甸報導 2017/07/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