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臺灣留學生 慈濟援烏熱血青年

2022-06-20   | 朱秀蓮
臺灣留學生Joey(左)很有孩子緣,小孩看到他常主動伸出手來要讓他抱,他也來者不拒地當起年輕的「奶爸」。(攝影者:朱秀蓮,地點:波蘭盧布林,日期:2022/06/10)
慈濟在盧布林的援烏發放志工臉譜中,有一群很特別。他們是一群年輕的臺灣留學生,從4月2日盧布林的第一場發放起一直都在。  

慈濟種子 見苦萌芽
 
其中,關鍵人物是他——目前就讀盧布林醫學大學三年級的Joey。慈濟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畢業後,繼續到波蘭求學;Joey雖然在慈濟大學時不曾加入慈青,但有著同樣的慈濟精神和助人熱忱。
 
盧布林是烏克蘭難民進入波蘭的第一站。他看到烏克蘭人倉皇逃難,很希望能伸出援手,第一時間他想起慈濟,便主動與就讀慈大時的懿德媽媽聯繫,出乎意料地很快就得到回應,因為慈濟也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能在波蘭就地援烏的人。
 
而慈濟第一場在盧布林的發放,就在盧布林醫學大學模擬中心大廳舉行,Joey和來自德國的慈濟志工陳樹微很快建立起默契。在他的帶動下,最高時期,曾有50幾位留學生參與志工行列,因為Joey稱陳樹微為「乾媽」,其他留學生跟著他叫陳樹微乾媽,後來他叫得更親了——改叫「阿母」。
 
阿母陳樹微人前人後,讚許他勇於任事,也疼惜他課業和志工兩頭忙。還好,同學體諒他很辛苦,自會提供重點給他參考,讓他減輕不少壓力。
 
6月10日,他有一門考試,一考完就來到慈濟在盧布林省文化中心「友誼之家」發放活動投入其中。小至跑腿買午餐、開車載物資和接送志工也都多虧有他。而他用流利的閩南語,總令現場阿媽級的歐洲慈濟志工倍感親切,「開車的代誌乎我做就好。」擔心陳樹微年紀大,開車危險,他主動請纓。
 
協助發放,他明白慈濟的善款是來自很多人的愛心,總是和以工代賑志工仔細核對,正確無誤地將購物卡交到有需要的烏克蘭鄉親手上。搬毛毯也不落人後,不畏難、不怕苦。

 
臺灣留學生Jeff(左)主持發放,介紹毛毯是用寶特瓶製成。(攝影者:朱秀蓮,地點:波蘭盧布林,日期:2022/06/10)


家風德風 立志行醫
 
把握機會的投入行善行列的,還有受Joey之邀來做志工的學長Jeff,兩人在醫院同部門實習。Jeff的父親是醫生,受父親影響他也立志行醫,高中畢業,在同學推介下,Jeff來到盧布林,轉眼即將屆滿六年。
 
在發放過程中,他也見證著美善,格外珍惜參與援助烏克蘭難民,這麼有意義的事。「記得有一位十三歲的烏克蘭女孩,她放棄購物卡,希望留給比她更有需要的人。她在華沙以工代賑,還說要用拿到的錢學中文,很令人感動。」
 
Jeff小時候就會五塊、十塊地存進小豬撲滿,用來助人。這一次則是實質的援助烏克蘭人,給流離失所的他們溫暖。真誠的心也得到溫暖的回饋,「剛剛來的路上,有一個人跑過來跟我打招呼,還謝謝我,原來那人是前幾天有來參加發放的烏克蘭鄉親。」他感動莫名,發現愛的力量穿透人心,對方自然能接收到。
 
在愛裡成長,終能為愛付出,臺灣的愛隨著這群年輕人遠播重洋。【更多內容,請參閱<a href="http://tw.tzuchi.org/community/" target="_blank">慈濟全球社區網</a>】

(文:朱秀蓮 波蘭盧布林報導 2022/06/1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