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誤會多理解 律師化身小編說慈濟

2020-09-07   | 鄭茹菁
張天駿為南加州野火走上街頭募款。(張天駿提供)
輿論對於慈濟的批評,讓張天駿感到不平,也心疼上人受委屈,身為一位律師,雖然不了解,但還是選擇尊重慈濟人的隱忍,也開始思考:「難道,我還沒有讀懂慈濟這本書嗎?」此後他開始多參與發放、街頭募款等慈善活動,才體會了助人和多用心,就是對自己的修行。  
家學淵源  雙語法律締緣
 
說到「律師」,想像中應該是西裝畢挺、不苟言笑或謹言慎行的模樣。然而,慈濟法律顧問張天駿律師以慈眉善目來維護正義、保障人權,絕不當違反正義的「導演」,也不做預告未來的「算命師」;忠誠保護當事人的權益,並兼顧是否利益眾生,未語先笑的張天駿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用真誠贏得當事人的信任與託付。
 
父親張迺良是法律博士,也曾任律師、檢察官,張天駿自小就受到耳濡目染。在美國就讀中學的張天駿原本已經申請到南加大熱門的電機系,但因為父親的期許而毅然轉到法律系,也順利取得法律博士和律師資格。雖然學生時代是接受全英語教育,但張天駿的中文讀寫及語言能力卻能靠自修而超出水平,這也成為他開始執業之後的利器,透過雙語和法律專業能力,他成為了中港臺企業進軍美國的重要橋樑。
 
因緣巧合,1998年時慈濟面臨組織優化的難題,上人指示林碧玉副總及慈慧師姊北上找張迺良請教美國慈濟組織事宜,細談之後,張迺良笑著說:「上人要找的人不是我,應該是找我的兒子,他是美國加州的執業律師。」這才知道張天駿專精公司組織法律,而且人就在洛杉磯,似乎冥冥之中張天駿早與慈濟結了緣。

 
學生時代是接受全英語教育,但張天駿的中文讀寫及語言能力卻能靠自修而超出水平,這也成為他開始執業之後的利器,透過雙語和法律專業能力,他成為了中港臺企業進軍美國的重要橋樑。(張天駿提供)

惜時利他  打動助人情懷
 
張天駿第一次見上人是在花蓮靜思堂,上人用餐之時不大講話,只是對他說:「多用,多吃一點。我們等一下再談事情!」最初的記憶就是上人用餐後迅速離席,當時他的便當還剩一半未用完,久了就理解上人是以秒在過人生。
 
隔年發生921地震,張天駿事先與上人約好返臺開會,當日是從機場直奔臺中分會,上人要張天駿隨師,趁在車上空檔及晚間討論美國事務。經過臺灣中部災區帶給張天駿很大的震撼,他親眼見到來自全臺各地的志工們如螞蟻雄兵般拼裝組合屋,救援物資不斷的送來,每到一處工地,都有幾百位志工放下手上工作,快速走向上人搭乘的小巴士,圍著上人爭相報告,張天駿在車上居高望下,這一幕深深烙印在他腦海裹,上人無時無刻愛地球、愛眾生及愛臺灣的情懷深深地感動了他。
 
此後二十年有關美國慈濟架構重整、免稅資格、園區建設、捐贈、董事會治理、營運,乃至財稅等法律事務,張天駿幾乎無役不與,也曾協助申請聯合國會員DPI組織資格,甚至親赴紐約開會。張天駿客氣地說:「雖然自知沒有委員資格,其實內心早已認定自己是慈濟人,如今期望能把握與上人及慈濟的法緣,追隨上人直到永遠!」

 
張天駿帶女兒參加發放。(張天駿提供)

 不解隱忍  反省用心修行
 
「師徒之間的談話內容其實沒有太大的道理,或者深奧的佛法,都是一些日常的關心,上人是一個很誠懇的人,所以弟子會被上人的真誠感動。」上人的「分秒不空過」,最讓張天駿印象深刻,也開始鞭策自己,今後更要「多用心」。
 
過去的張天駿是從法務志工做起,與一般志工的接觸面不同,較集中在行政、法務、及稅務等方面,發揮他的專長。在2015年慈濟遇到輿論批評的時候,身為一位律師,他心疼上人受委屈,雖然尊重,但卻不了解慈濟人的隱忍,他開始思考:「難道,我還沒有讀懂慈濟這本書嗎?」
 
此後他開始參與發放、街頭募款等慈善活動,他更深刻體會上人常說的「多用心」,不僅要對慈濟的事情用心,對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要用心。「原來,我們學佛就是反省的一個過程,自觀內心很重要,很多人來慈濟是因為上人的德行,走進慈濟的初衷多半是想幫助別人,曾幾何時,志工在服務的過程中受到慈濟人的感動而改變了。」張天駿赫然發現,服務也是自己修行的路。

 
肯·拉森(Kent Larsen)捧著得之不易的N95口罩,剛剛開口說:「我很高興能說幾句感謝的話,我的心……」,然後就哽咽不能言語。(攝影者:孫筱培,地點:慈濟醫療中心,時間:2020/05/06)

雲端撰文  牽線救命物資
 
張天駿希望慈濟人在行善之餘,更應該好好解釋清楚,讓社會大眾能夠少一分誤會,多一分理解。他想要利用「自媒體」的力量來介紹慈濟,把自己知道的事寫出來,首先發聲到自己的朋友圈,再慢慢更往外擴散。因此張天駿開設了臉書專頁,利用中英雙語撰文,有時分享個人的生活點滴,有時貼文慈濟的菩薩行動。
 
「拉森為護士女兒求口罩」的故事便是張天駿臉書的代表作之一。2020年4月初,因為新冠肺炎,N95一罩難求,拉森(Kent Larsen)的女兒希瑟是山谷長老會醫院的加護病房護士,該院專門照顧新冠肺炎的病人,規定必須配戴N95口罩,而庫存的N95口罩即將告罄,而且加護病房已有兩位護士確診,讓拉森加倍擔心自己的女兒,通過張天駿的引見,拉森找到了慈濟。
 
所幸美國醫療基金會執行長葛濟捨急人之急,當紐約分會收到第一批N95口罩,特別拜託紐約執行長蘇煜升「通宵快遞」, 轉調一箱給醫療中心,總算在5月6日上午十時收到了望穿秋水的兩百多個N95消毒口罩,拉森立刻從梵努伊斯 (Van Nuys) 開車一個多小時到醫療中心提領。
 
「我很高興能說幾句感謝的話,我的心……」拉森捧著得之不易的N95口罩,然後就哽咽不能言語,只能反覆訴說他的衷心感激。救人如救火,拉森在慈濟人的幫忙之下,搬運防疫物資上車,又風塵僕僕地奔向女兒任職的醫院。經過張天駿的社群牽線,一批得來不易的口罩,成為了守護最前線醫療人員的救命物資。
 
「我持續的貼文,日子久了自然會有人發心!這也是我運用有限的時間,最能發揮護法效率的方式。」所謂「發心」不一定指金錢上面的奉獻,看到有人認同慈濟,甚至響應助人行動,就是張天駿最欣慰的成就。
 
法庭上,他是一位律師,而法庭外,他是散播良善、連結熱情的社群小編。利用律師專業的嚴謹用詞,傳遞志願服務的美好理想,情理法之外,又增添了許多許多的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茹菁  美國報導  2020/09/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