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讀書會 得到生活智慧

2016-09-05   | 楊淑芳
志工及會眾三十一人在佛堂參與讀書會,大家認真聆聽、勤作筆記。(攝影者:蔡宜蘭,地點:松山聯絡處,日期:2016/08/01)
「治療過程非常痛苦,旁人很難想像!」曾昏迷數月後慶幸救回一命,但後遺症卻是手指部分殘缺及耳朵重聽,長年接觸佛法的慈濟志工盧義松,受傷後才知道「有」的珍貴,因而坦然面對「無常」;在讀書會中他鼓勵志工不可有「慈濟人不差我一人」的心態,要時時把握當下付出、恆持剎那。

讀書會 聽佛法生活化

8月1日,慈濟臺北松山聯絡處讀書會研讀《靜思妙蓮華》,主題為「佛心智慧人人本具,今佛世尊欲說大法」。慈濟志工及會眾三十一人在佛堂參與,由志工盧義松負責導讀並闡述經文涵義。

「在十多年前,通訊還未那麼發達,慈濟志工以電話邀約『來唸佛』我都欣然答應。」到現場才知道原來所稱「來唸佛」是為往生者助念,當下盧義松雖有點錯愕,但看到志工視每位往生者如佛般供養,這一切他也釋懷了。

盧義松以「佛在世時,弟子以有形供養……」進行分享,他說助念、為往生者擦澡,學習「平等施,平等慧」、「做中學,學中覺」在布施的種種微妙法中,學習「無所求」及無欲地歡喜付出。
志工盧義松進行讀書會導讀,他以生活實例解說佛法,讓聽眾容易瞭解。(攝影者:蔡宜蘭,地點:松山聯絡處,日期:2016/08/01)


因緣觀 坦然而轉心境

《法華經大成》所言「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有因緣故,亦可得説……」盧義松以「因緣觀」談及慈濟人投入勘災訪視,當志工轉述所見所聞的苦,多數人無法親身目睹、參與膚慰,只能透過影像有些暸解,而曾走過生死關的盧義松藉此分享:「八仙塵爆事件受傷的年輕人在復健過程是何等痛苦,我可以感同深受。」

數年前,盧義松去醫院做體檢,卻發生藥物排斥送進加護病房昏迷數月。證嚴上人前去探望,為他打氣說,「還有很多事在等你做,要趕快好起來!」也在醫護的努力下,生命奇蹟般救回來,卻造成手指部分殘缺及耳朵重聽,後來他以「逆境要有因緣觀」轉換心境,坦然面對一連串的治療。

世事難料,當在順境時要有無常觀,盧義松還提到表演工作者席曼寧的故事,席曼寧曾對大眾自述年輕時貌美出眾、片约不斷,但後來投資失利一度想不開,因父親提醒,「累世不布施,轉身不見貴人影。」父親對女兒的一席話,讓曼寧不但認養國內外孤兒並擔任慈濟志工,有機會受邀演講時,她不吝分享做志工的歡喜。

也在訪視中,一位個案讓盧義松記憶深刻。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年老體衰還要養育二位孫子連學費都繳不出來,慈濟志工獲報前去關懷,鄰居才驚訝發現附近竟有這戶窮苦人家,因此有人主動提供免費住宅、食物等,多位志工為老人清理家園,左鄰右舍也紛紛給予協助。盧義松說,這是善的循環,所以人人要做「不請之師」。

一小時三十分的讀書會令與會者收獲滿滿,透過聞法體會「順境要有無常觀,逆境要有因緣觀。」大家學習如何與眾生結好緣,學習做「不請之師」、付出無所求,透過聞法同得智慧。【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淑芳 臺北市報導 2016/08/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