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2.0 老有所用需民力

2017-07-15   | 謝穎慧
位於新北市的雙和靜思堂,慈濟人醫會志工開設樂齡學堂,帶動社區長者增進平衡感與肌耐力的活動。(攝影者:黃筱哲)
「就像在慈濟環保站裡許多老人家,在這裡重新體認到自我價值,發覺自己不只是走出家門參加活動而已,還可在環保站帶動、教導社區民眾如何做好資源分類及回收,並以身行示範『清淨在源頭』的節能減碳生活實踐。」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謝穎慧,參與花蓮縣政府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鑑的業務,從中學習到社會參與的具體形式和做法,會因時、因地、因人不同而有所差異,也見識到許多社區所展現的生命力與創意。

預防性健康促進 高齡者在地老化

「長照十年計畫2.0」,是政府全力推動的重要政策,希望結合政府、民間的健康照護體系來加速長照服務資源發展,培訓「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人力與照顧團隊,期能達到長照服務的「普及化」及「在地老化」的目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所謂的「健康」,是指個人處於身體(physical)、心理(mental)和社會(social)的安適狀態(well-being),而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註)

因此,完整的健康觀念和身體、心理和社會三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認識較明確清楚,也普遍可從醫療系統取得相關資訊,但是,社會的安適狀態究竟是什麼?尤其對長者而言,又要如何達到社會安適呢?

關懷觸角一個都不能少

在芬蘭、丹麥等北歐社會福利國家,普遍投入相當多預算與資源在前端的健康促進,以「預防性」照護取代生病後的長期照護,讓長者能夠「在地成功老化」。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謝穎慧研究「社會福利」、「高齡人口發展」等領域,近年關注東部高齡者長期照護等議題。(照片提供:謝穎慧)

他們連結政府、社區、大學等各種資源,提供長者體適能及營養諮詢,甚至運用科技來提供個人化的運動處方,訓練長者所需的肌耐力活動並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提供多項整合資源的場域不在醫療院所內,而是在「社區」之中;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社區是社會參與的主要場域,也是提升個人社會安適狀態的最佳所在。

早在2002年時,世界衛生組織即因應人口老化趨勢,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概念,強調了高齡者在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和宗教活動等方面的「社會參與」。

近三年來,我參與花蓮縣政府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鑑的業務,從中學習到社會參與的具體形式和做法,會因時、因地、因人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也見識到許多社區所展現的生命力與創意。

若將它放在人類發展的脈絡下來看,社會參與的目的可與兩大概念做聯結,一為消極性概念,指的是協助社會弱勢者免於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二為積極性概念,即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

有關「社會排除」的重點,在於看見所謂的窮困者,他們所缺的不單是金錢或物質多寡,還包含了心理、價值觀及社會參與方面的匱乏。因此在具體做法上,會希望藉由參與社區活動,讓長者每天有機會被社區裡的居民「看見」。

目前許多社區所提供的「老人共餐」、「送餐服務」、「社區關懷據點」、「環保站」等服務或活動,都是希望免於長輩因獨處在家或無人陪伴,而讓他們掉落到「社會網絡」之外的措施。

例如在花蓮偏鄉地區某關懷據點的理事長,一早就會察看社區內獨居長者的門窗是否拉開,好作為長者是否平安的指標。而有些需部分自付費用的活動,也會依長者經濟狀況差異,彈性地以自種蔬菜或其他方式來取代付費,好降低長者社會參與的門檻,落實「一個都不能少」的核心關懷精神。

社區是最好的支持系統

「社會包容」則較有積極性概念,涵蓋所有對抗社會排除的具體政策方向,例如就業協助、社區參與以及公民權力的倡導等。
長者投入環保志工,不只是做回收分類而已,在過程中重新展現自我的價值,更是社會參與的一種方式。(攝影者:黃筱哲)


社會包容也蘊涵了「在地化」和「人我無差異」的觀念,其具體做法則是透過社區網絡及支持系統,強化與人群的連結,進而提升個人和社區團體的能力,避免社會排除情形發生。

居住在不同地區的長者,因為各人生命經驗的不同,參與社區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像是都會區、鄉村地區的長者活動設計及考量就會不同。

而各地長青學苑、樂齡學習中心、樂齡大學等所規畫內容,也會依在地長者的性別、年齡層、經濟狀況、教育程度、與家人同住情形等「人口特質」而設計。

舉例來說,花蓮縣壽豐鄉的牛犁社區發展協會,考量在地族群的多樣性,決定讓長者畫出其印象中的特色料理,並實際下廚煮食與大家分享;此外,也結合國小學生的「家庭樹」繪製活動,呈現不同族群間的多元樣貌及跨世代學習。

另外,在花蓮縣秀林鄉部落交流協會中,以太魯閣族長者居多的「文化健康站」,則每年定期與慈濟科技大學樂齡大學的長者互訪,以及其他諸如促進族群對話交流、與慈濟大學各系所進行暑假或學期間的實習合作、與門諾醫院合作每週一次的失智預防講座、與慈濟基金會展開茶友會和長者居家修繕等活動,充分結合在地不同的資源,讓長者有更寬廣的人群接觸經驗與社會支持網絡。

環保站彰顯長輩生命價值

不論是社會排除或社會包容,長者參與的過程就是增長能力(empower)的過程。每位長者的專長不同,但都可以在適合他的社區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亮點與自我肯定的價值 ──從參加社區活動,到參與活動內容的設計與執行,甚至做為課程活動的種子教師,或是協助社區關懷其他身心障礙的長者,長輩讓自己由「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角色,這也是積極性社會參與的終極目標。

就像在慈濟環保站裡許多老人家,在這裡重新體認到自我價值,發覺自己不只是走出家門參加活動而已,還可在環保站帶動、教導社區民眾如何做好資源分類及回收,並以身行示範「清淨在源頭」的節能減碳生活實踐。

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總體來說,身、心、社會的安適感是一整套的生態系統,它一方面強調提升個人能力,另一方面亦聚焦於強化社會支持的環境資源,而最終目標則是提升人對環境的適應。
花蓮慈濟志工為社區關懷據點的長者舉辦歲末圍爐活動,帶動〈呷菜尚介讚〉健康操。(攝影者:劉鴻榮)


依此觀點來看待社區樂齡長者的推展工作,首先就必須確認長者的生活經驗和脈絡,並顧及他們的生活空間及各項層面,才能提供符合長者需求的服務;隨著成功經驗的累積,期能帶來高齡者的自信與自尊,最重要的是能使其獨立,甚至進而自助助人。

這樣的歷程,須在適當的時間、從環境獲得足夠的滋養才能進行,而這也是各地區行之有年的關懷據點、健康福氣站、文化健康站、慈濟環保站在這次長照政策中備受重視的原因。因為這些「在地組織」已是社區長者或是中老年族群的生活重心。

正如證嚴上人所強調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概念,大家在思考提供給年長者更好的生活時,需要認知到人與環境的調和,也包括了人與自然環境的空間關係、隨著時間變化成長的動態過程以及人際關係等。

如此,以不排除且包容的心量,設計因人、因時、因地而制宜的課程活動,就能達到社區樂齡的目的了。

註:英文原文為“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文:謝穎慧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607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