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珍視「無語良師」 慈大登國際醫學教育排名第一期刊

2022-07-19   | 葉綠舒、王碧霞、李家萓
每位學生在為老師入殮時,將信送給陪伴教導他們一學期的無語良師。(攝影:慈濟大學,地點:花蓮,時間:2022/07/12)
因為對親人的重視與不捨,大體捐贈在臺灣並不普遍,然而大體老師在醫療教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性,是醫學生們實作深入了解人體的第一步。在醫療教育現場,醫學生們面對大體老師的情感該如何恰當拿捏,才能成為兼具專業與溫暖的一位醫者? 

在最新一期的Academic Medicine期刊(醫學教育排名第一期刊)刊登了慈濟大學「大體解剖課程與捐贈者家庭互動的影響:學生給無語良師之信的主題分析」研究。將大體老師稱作「無語良師」並帶領醫學生們認識家屬,來到家中了解捐贈者的生活,慈大把人文教育帶入醫學領域,讓學生走進他們的過往,面對大體老師時懷抱著一份鄭重而感恩的心情。
 
「大體解剖課程與捐贈者家庭互動的影響:學生給無語良師之信的主題分析」由慈濟大學朱紹盈教授、曾鼎鈞醫學生、何縕琪教授、曾國藩教授共同研究發表,慈大解剖學科主任曾國藩教授表示:「讓學生認識無語良師和家屬的作法與全世界的解剖教學背道而馳,但最後證明,這個過程對學生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性。」

 
慈大醫學生在進行解剖課程前,會與家屬互動、認識,了解無語良師的生命故事。(攝影:慈濟大學,地點:花蓮,時間:2022/07/12)
 

曾國藩教授解釋,過往在解剖學界普遍會著重在醫療專業,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放下芥蒂,而在過程中將大體視為一種教育「教材」;「慈大將人文典禮納入大體解剖學的課程中,帶著學生從家屬到無語良師的生命故事一步一步了解,希望他們在每一次的課程都能理解、尊重生命的可貴。」
 
與家屬建立起感情的過程中,不少學生了解無語良師的人生故事會忍不住眼眶泛紅,也讓他們在醫療課程每一次的下刀解剖都非常慎重,打破過往認為要將大體物化才能完整醫療專業的方式。
 
慈大的醫學生會陪伴家屬與無語良師走完全部的儀式;在課程結束後帶著尊重與感恩,每位學生為大體老師包裹入殮,並且放入自己的親寫信,感謝老師的付出為醫學界培育新苗,並且一同走過最後的植葬,為老師送靈、追思。

 
每位學生在為老師入殮時,將信送給陪伴教導他們一學期的無語良師。(攝影:慈濟大學,地點:花蓮,時間:2022/07/12)

 
醫學系朱紹盈老師發揮自己的敘事醫學專長,與解剖學科曾國藩主任以及教育傳播學院的何縕琪院長,以及醫學系學生曾鼎鈞,針對125封、橫跨三年的醫學生寫給無語良師的一封信進行醫學生與捐贈者家庭互動的主題分析。
 
在學生的信件中能夠看見,他們不僅僅是在課程中得到專業知識,更多的是思考面對生命、面對死亡、面對人生的態度,在醫學中看見「人」的溫暖。自1996年大體解剖教學啟用至今,有1118位無語良師奉獻,讓醫學系平均5到6位學生就有一位大體老師;無語良師的教學研究刊載於國際知名的醫學教育期刊,除了是對慈濟醫學教育的肯定,更讓無語良師的無私精神與愛被更多人了解。

 
醫學生會與家屬陪伴無語良師一起走完最後的儀式。(攝影:慈濟大學,地點:花蓮,時間:2022/07/12)


(文:葉綠舒 王碧霞 李家萓 花蓮報導 2022/07/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