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孤雛淚 南非慈濟情

2011-08-03   | 徐梅玉
中間婦人開心地說:我的孩子還未入學,無法獲得物資,可是我的姊姊(右)卻願意分給我一包大米。(攝影:徐梅玉 地點:南非約堡 日期:2011/06/20)
由於大米很重,慈濟志工總是細心問著孩子:「媽媽來了嗎?」其中有一對小男生竟然搖搖頭,流著眼淚說:「我們沒有媽媽。」當場讓志工難過得說不出話來......

南非約翰尼斯堡慈濟人於2008年開始,在北邊最大黑人聚集區域坦畢沙 (Thembisa) 舉辦第一次冬令發放,以家境清寒小學生為主要對象,累計受助學生家庭已經數千戶,受惠人數更高達數萬人。

志工媽媽樂助人 寒冬送暖貧童戶

今年(2011)6月20日,慈濟人在約堡展開連續四天每天兩場的冬令發放。每一場一個小學,每個小學九十名清寒學童,總計八所小學預計七百二十名學童的家庭將因為慈濟人的善心與愛意而渡過嚴冬。

與慈濟人形影不離,穿越坦畢沙大街小巷的是四位資深本土志工:莎拉米拉 (Salaminah),蕾玻( Lebogaug),博娣( Beauty) 與喬安娜( Johanna)。 她們不但年年參與發放前的訪視與實際發放,平時更隨著慈濟人做居家關懷,處理急難救助,成立克難職訓所,試行小農計畫,以及推行鄰里環保。窮困的社區裡,經常出現這四位身著灰天白雲的志工正忙裡忙外。
資深本土志莎拉米拉雖已高齡69歲,但還是為孩子一次提起20公斤重的大米。(攝影:徐梅玉 地點:南非約堡 日期:2011/06/20)
初期,總引起人們好奇眼光,久而久之大家習以為常,甚至會主動幫忙做些小事情。

今年的八場發放都是由當地本土志工們主導。發放前,他們總會對著照顧戶述說自己認識慈濟前後的改變;認識慈濟前,她們起床後多半無所事事,不是在大街上閒逛,就是東家長西家短;認識慈濟後,生活變得多采多姿,生命也因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有了意義。她們的快樂源自於無所求地幫助他人,也鼓勵現場的有心人與她們聯繫,一起成為快樂志工。

每當她們解釋慈濟毛毯與寶特瓶的不可思議關聯時,總是引來全場一片嘩然,而當提起每個人可以領走來自台灣二十公斤的大米時,全場更是歡聲雷動!有些學童的母親甚至於開心地跳起舞來。大米是南非黑人的奢侈品,如今一次就可以擁有二十公斤,怎不讓人有著飄飄欲仙如在夢中呢?

愛滋孤兒境堪憐 人間溫情愛相伴

話雖如此,可是仍然有著親情勝於物資的情境上演。有一對姊妹,妹妹因為孩子尚未達到入學年齡而無法領到物資,於是姊姊請她一起來領物資,並當場分給她一包十公斤白米。手足親情超越物質的價值,可說是「貧中之富。」

由於大米很重,慈濟人總是細心問著孩子:「媽媽來了嗎?」其中有一對小男生竟然搖搖頭,流著眼淚說:「我們沒有媽
台灣大米情,慈濟人間愛。(攝影:徐梅玉 地點:南非約堡 日期:2011/06/20)
媽。」當場讓慈濟人難過得說不出話來。愛滋病的普遍,造成許多愛滋孤兒,他們或是由親戚收養或是由祖父母隔代教養,心靈孤寂加上生活艱辛,生命處處是無奈。但願慈濟人的關懷能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

第七場在卡福坦小學(Kaalfontein Primary School one)發放,班級導師選在慈濟人發放的這一天讓竹筒回娘家。當天共收到二十五個班級的二十五支竹筒,孩子們不因貧窮而讓愛心落人後,使人十分感動。

冬天終究會過去,萬物復甦的春天也會來臨,台灣大米情與慈濟人間愛,將長留在孩童們幼小的心田裡,陪伴著他們長大成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徐梅玉 南非約翰尼斯堡報導 2011/06/20)

※延伸閱讀
南非發放 2萬家庭好過冬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