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恩德 普度照徹

2010-08-24   | 慈濟基金會
農曆七月乃是感恩、吉祥、歡喜、孝親月,多麼吉祥的月份!
【證嚴上人8月24日志工早會開示】「今天是中元節,也是農曆七月月圓的時候。我們從七月的第一天開始,就和大家在分享,農曆七月乃是感恩、吉祥、歡喜、孝親月,多麼吉祥的月份!我們應該要時時記得不要迷信,我們要更清楚,為什麼要叫做吉祥月,感恩、歡喜、孝親,這麼多的意義集合在一起,這都是來自於佛教的典故。」

眾僧之德解三途  善念無形聚願力

佛陀時代,農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佛陀會帶領弟子結夏安居,每半個月為一旬,共有六旬,而今日即是六旬圓滿之日。「為什麼會有這三個月的時間?人人虔誠、專心一念,都是在聞佛法。」

上人說,結夏安居時,佛陀將天地宇宙的真理萬法,一一為弟子開示,而每個人也分秒把握,殷勤精進地修習,「在這三個月的時間人人戒定慧,分秒不空過,每個人的心得滿滿,透徹天地萬物的真諦,更徹底了解生命來源的奧妙道理,這都是宇宙大覺者的施教,弟子們用在生活中信受奉行、拳拳服膺。」

佛陀因見弟子慧命成長,虔誠受教而心生歡喜;而同時,弟子們覺悟真理,得法成賢、得道成聖者眾,因此為吉祥。此即為「歡喜月」、「吉祥月」的由來。

而「孝親月」的意涵則源於目犍連尊者救母。目犍連尊者雖神通第一,但也無法挽救墮入餓鬼道的母親,在佛陀的教示下,告訴尊者,必須仰仗眾人虔誠的祈禱,以人人修行的一念清淨心,才能救拔他的母親離開餓鬼道。於是目犍連尊者虔誠供僧,透過僧眾的虔心祝禱化為『恩德之光』,終於讓母親和同時受苦難者同時出離。

目犍連尊者救母的典故成為後世民間習俗中中元節所舉辦的「盂蘭盆法會」,上人開示,「在佛教『盂蘭』是倒懸的梵語,而『盆』是裝盛清水以供僧眾淨手,以及百味供品供養僧眾之物。用此虔誠供養三寶,是表達一份敬意,人人也虔誠祝福……現在俗稱的普度,即是為救倒懸,以脫離三途苦難:地獄、餓鬼、畜牲道。」

顛倒造業如地獄  無辜稚子痛哀號

上人叮嚀,農曆七月應是人人虔心祝願的時刻,保護生靈即是救拔生靈,不應殺生造業、顛倒是非,「各位你們好好的思考,我們既然要很虔誠的為三惡道來普度,為什麼要對畜牲大開殺戒。想想在一個月之內,宰殺牲畜,劃刀血濺、沸水脫毛……惡鬼看不到,但是畜牲看得到,我們要疼惜啊!」

幾年前,一位母親正在煮水準備殺雞普度,沒想到幼小的孩子,一不小心跌坐入滾水中,孩子稚嫩的皮膚頓時皮綻肉開,母親椎心傷痛自責不已,雖然在花蓮慈濟醫院挽回一命,但治療期間痛苦難耐,幼子的哭號之聲宛若地獄。

上人以此為誡,「苦啊!業既然來了就要用虔誠的心去發願,惡鬼看得到嗎?世間的惡鬼很多,還有地獄也看得到,她的孩子這些都是啊!所以我們平常要如何普度三途苦難眾生,就是要時時發願救倒懸,這就是我們要推動的,不要顛倒造業、殺生逆道而行,心要向正道才能造功德。」

上人開示,「我們要日日齋戒、時時要有善念,我們要能了解盂蘭盆會的道理就是普度三惡道的意思,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要幫助最需要的人並且救度他。」

業力深重障須彌  枯手乞憐求飯飽

巴基斯坦半個月來洪災慘重亟待國際伸援,巴國北部24日卻發生三起爆炸事件,上人憂心,人心的對立與衝突將影響災後的援助進度,而目前基金會正在評估巴國南部的勘災急難救助路線,期望能將物資早日送達災區。

上人說,「業力不平息,共業會更多,巴基斯坦北部山區,山路不好走,而且人心不調;南部則有商港與工業區也是重災區。在前天,我想我們應該救倒懸,看到這些善良的老百姓受災,看到他們渴望的眼神,伸出手只為了一餐飽啊!期待已經聯絡到當地的人員來支援,救濟之前要先用人文教育先安撫人人的心,讓人人有次序、備受尊重的領取物資。這需要悲智雙運的人間菩薩,將人文和救濟同步進行幫助他們!」

上人期許,人人要齋戒,並以不傲氣的心態普度眾生。上人以佛陀侍者阿難尊者與普度公的典故為例。

邪念浮起惡門開  普皆回向恭敬心

阿難尊者親近佛陀且有三十二好相,一次起了高傲之心,心想自身應能超脫生死並獲永恆,沒想到,靜坐時突然出現一張惡臉,青面獠牙,張牙五爪地說:你的莊嚴不是永恆的,如果你的心不照顧好,同樣會墮入鬼道,且形象會變的跟我一樣!

阿難很擔心,於是趕快求佛,佛說:阿難你太傲慢了,有朝一日,無常來時你的心會墜落,你要敬天愛地,要遠離邪念惡緣,將所修的功德回向,將心的正念照顧好,時時刻刻戒慎虔誠。

上人說,佛陀心胸寬大,要阿難將所修功德回向鬼神道,要尊重鬼道、敬天愛地,不要讓心中有邪念而開了惡門,這就是佛陀的教育,但後世慢慢地卻有了偏差,普度卻變成祭拜好兄弟與普度公。

以正念行正道,上人感恩慈濟人持續推動正觀念,落實社區宣導與祈禱,並帶動以素食水果進行祭祀,上人感恩地說,「希望你們可以更提升,引導人人莊嚴祈禱,所以在農曆七月我們要好好推動戒慎虔誠,當然要一步一步的推展,希望能變成莊嚴虔誠的正信正理念。」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