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三好 造福人間

2016-04-16   | 慈濟基金會
在援助計畫之前,慈濟並沒有志工在獅子山共和國,但愛心灌溉之下,一位在美國求學、成長的史蒂芬.豐巴感受啟發,盡心力,於是接受培訓並舉家從美國遷回獅子山,協助執行慈善計畫。(圖片由慈濟基金會提供)
【證嚴上人4月16日志工早會開示】
日本時間凌晨一時二十五分,九州熊本縣發生芮氏規模7.3強震,地震僅深度十二公里,距離前日(4/14)晚間同一地區發生芮氏規模6.5地震還不到兩天,而據日本氣象廳表示,今日(4/16)所發生的強震是主震。

證嚴上人於4月16日的志工早會中提及,這兩天之間,接連不斷的地震與餘震,已傳出多起災情,也有房屋倒塌、人員罹難或失蹤,民眾的驚惶可想而知。

「這兩天的時間,他們多麼地驚慌,多麼地惶恐,而且房屋倒的人,有傷的,有的是往生的,還有也許還困在裡面的。地震過後,也有發布海嘯(警報),幸運的是,一個多鐘頭以後解除,海嘯沒有發生,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防非止惡守身心 力行三好善循環


4月以來,全球各地發生芮氏規模6以上的強震已有十起以上,上人憂心之餘,不免提醒人人要戒慎虔誠,不可輕視。

「人心,的確要調整了,要用虔誠的心來面對人世間,絕對不要再有彼此之間互相對立;社會一定要祥和,人與人之間一定要互愛。現在,人人要有真誠的懺悔心,過去的人與人之間心地不調,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調和。」

上人續道:「最近幾年來,普天之下,人禍災情有多麼多,人還不能覺醒,醒不過來,就如人在長夜茫茫中,沉迷在很長的夜晚裡,都是在無明中;也同樣醉在無明酒裡,還是醉茫茫的人生,不知道自己所為的事情是什麼,在身、口、意造業。」

要防非止惡,就要守好自己的身、口、意。上人呼籲,推動「三好」要持續不斷下去。

「過去,我們一直提醒大家,要推行三好: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身口意。我們一定要再一次推動……現在更需要,從口說好話,身體要力行好事,心靈要時時培養一分的好念,虔誠的誠意,對待人事物要有誠懇的心意,(對於)好事、善,隨喜讚歎,我們時時要有這樣的循環。」

見作歡喜擴大愛 隨喜讚歎一念心

上人教導,看見他人行善,應該要隨喜讚歎。除了見作歡喜,人間菩薩更應把握能夠付出的機會,如在非洲的獅子山共和國,前年伊波拉病毒疫情令人憂心,慈濟就與美國希利基金會合作,將防疫資源送到當地。

「美國的一個希利慈善團體,總裁跟他們的總經理,還有我們美國(慈濟)慈善的執行長,他們一起來到花蓮,就是為了獅子山的資源,我們跟他們合作,簽了合作。從去年開始,慈濟跟希利這個團體合作,他們(獅子山)所需要的醫藥、物資、人的指導,已經一段時間,瘟疫就停了,這種慢慢地穩定下來。」

疫情減緩之後,慈濟也開始為當地的窮困民眾提供所需要的衣物與鞋子,儘管是募舊衣,也用心地整理好,給予尊重的愛。

「因為獅子山很窮,提出了希望能在臺灣募舊鞋子,有舊衣服、舊鞋子,他們都需要。接到這樣訊息,很感恩,菲律賓還有在馬來西亞,就是造鞋子的業者,一聽就很快地把全新的鞋子,就寄了好幾個貨櫃過去。我在臺灣呼籲舊衣服的整理,感恩慈濟人,說是舊衣服,每一件衣服都非常好,洗得乾淨……」

送衣物過去,更把愛心與法送過去,上人提醒負責發放的志工,要分享愛、分享人文。

「幾天前,他們要去發放,我就跟他們說:『這些物資很多,獅子山的人口不多,是不是這麼多的鞋子,也發放不完,附近的國家有窮的,我們也可以(提供)。』所以他們現在,除了獅子山之外,另外周圍有三個(國家),他們也開始規劃,開始要進去了。」

用愛重回故鄉地 學習人文展現愛


在援助計畫之前,慈濟並沒有志工在獅子山共和國,但愛心灌溉之下,一位在美國求學、成長的史蒂芬.豐巴感受啟發,盡心力,於是接受培訓並舉家從美國遷回獅子山,協助執行慈善計畫。

「我們有一位獅子山的菩薩(史蒂芬.豐巴),他就是看見慈濟願意這樣(付出),他從前年開始就去受訓,如何預防伊波拉的瘟疫,他甘願再回故鄉去——其實他從小就已經到美國了,在美國讀書、拿學位,現在是在寫論文的階段,可是他是因為慈濟這一分的力量幫助,還有希利團隊,所以他暫時把學業暫放下來,連他的家庭都帶回去,都是要去幫這一群人。」

此次發放之前,史蒂芬特地來到臺灣見習,學習慈濟人的發放人文,這份用心讓上人讚歎不已。

「上個月,他先回來見習,如何給人家送東西,用什麼態度,用什麼心情。現在已經到獅子山去了,看他在那裡帶得很活潑,也帶得很有人文,也教會了他們如何付出,要彎腰鞠躬,這種的禮節,他都帶出來了,這都是獅子山發放,很令人感動。」

上人開示,有愛不困難,「雖然當地曾經這樣的瘟疫很嚴重,可是美國的慈濟人,還有這一位在美國長大的大學生,願意再回歸他的國度去發揮能量,感恩希利集團,願意跟慈濟來合作,真的很溫馨。只要心中有愛,沒有做不到的地方,非常地感恩。」

不論貧富善布施 造福人間落實法

人有二十難,富貴學道難,貧窮布施難。但不論貧富,人人其實都可以修行與布施。

「有的地方都很富有,好像天堂,以前澳洲慈濟人回來,都跟他們說:『要多募心,不只是募款,是募心,要讓愛就地生根。』他們都說那邊人富貴,難度高,就是難,你才要幫助——窮困布施難,人家非洲窮困的人,他願意這樣付出,只要有心就不難……富有的人,怎麼會說學道難呢?我們學佛的,就是要學會清淨的智慧、無染的智慧。」

上人開示,不管是貧或富,人人心中都有一顆很平等、價值無限量的寶珠。

「總而言之,看見人世間苦難偏多,國土危脆,無常頻頻在發生,我們能不發心立願嗎?我們能不建立虔誠的心?我們能不勸導人人來建立『三好』?我們要建立自己心靈財富,要有用不盡的法,我們能幫助很多人,被幫助的人脫離苦難,幫助別人的人心靈歡喜,這樣叫做法喜——法喜充滿的人生沒有煩惱。這都是我們的方向,我們要時時學會助人的法最有福,就是造福人間。」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