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命恆長 歲月無驚

2011-12-06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生命長短無法預知,可是每一個人已經拓寬了他們的生命,同時加深了、增廣了他們的慧命,我很安心。我不要說不捨,我要說祝福,祝福這一群真正的用心增長慧命的弟子再來。」吳維祥(右)和林瑛琚(左)許多年天天在急診室當志工,醫護同仁封予「清晨雙俠」的外號。
【證嚴上人12月6日志工早會開示】
「看到人的老、病、死,真不捨。不過,看到了生命因為利他而豐富,也看到了慧命因自覺而成長。雖然生命在接近老、接近凋零、在病,到了最後的一天,假如都已經很豐富了,寬度有夠,深度也夠,那這樣人生不也都很有價值嗎?」上人在志工早會中,追憶起幾位往生的精進菩薩。

時序替轉,冬意己然,四時運作,未曾暫歇。上人開示,生命的輪迴和四季的交替,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法則,但幾位精進菩薩的生命歷程,讓他儘管很不捨,也感到很安慰。「慈濟人為利人而生活,為利自己慧命成長而付出,所以不應該說不捨,應該要說祝福。 」

把握分秒盡形壽 亮麗人生留典範

上人回憶起行腳期間,因肝癌往生的吳維祥師兄,吳師兄生前是東區人醫會的召集人,走遍花東每一個部落,舉辦將近四百場的義診及健康講座。

「發現到了,(病情)已經太末端了。但是我們的醫療團隊還是鼓勵他開刀,記得那個時候好像肝割掉了一大半以上,又再調適,康復了以後,他沒有要休息,還是再接再厲,看到了他還是同樣在這樣的投入志工、投入人醫會,再次到了鄉村、山上。」

吳維祥師兄雖然往生了,但回憶起來,他的人生還是光彩無比,上人憶及,「11月15日,早會結束了以後,發現他站在我的面前,那個時候他心裡都明白,我也心裡明白,師徒之間都有彼此的默契。我就跟他說:『你慈濟做得這麼久了,生死已經自在了。你的生命又廣又深,知道因緣,但願好的因緣來去自如。』記得那一天跟他說話,他是微笑地對著我說:『師父您放心,知道。就是來讓師父看看,來看看師父。』」

精進道侶共扶持 菩提深根代代傳

緬懷吳維祥師兄的精進,上人也感念林瑛琚師兄對吳維祥的引領,多年來他們兩位好友,天天在急診室當志工,贏得了急診室醫護同仁給予「清晨雙俠」的外號。「瑛琚帶著他說:『你就跟我做,聽師父的話,做就對了。』互相勉勵、殷勤精進,在這樣的菩薩道上,生生世世相約在菩提中。這真正是菩薩伴侶。」

上人回憶起人間路上,菩薩總是相互扶持,一個接引一個走入善門,提到林瑛琚師兄,上人不禁想起林瑛琚一家三代,和他深厚的慈濟緣。林瑛琚的母親林美玉,法號靜得,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時期,最早跟隨上人的三十位委員之一,林美玉引領第二代的林瑛琚和媳婦簡美月進來,現在第三代的林永森也在慈濟基金會服務。

「當我要蓋醫院的時候,母子婆媳都是那樣和諧,都是在為蓋醫院而付出。當我進出精舍跟花蓮,不管是在義診或者是在找土地,他們夫妻都會來載我進出。醫院蓋好了,瑛琚他很殷勤,除了常常回到精舍來剪花草以外,他就是醫院、精舍,開了九人坐的車,來載志工上、下班。」而且醫院蓋好之後,林瑛琚和簡美月這對菩薩道侶也一起投入醫院當志工,2009年簡美月因病往生,2010年林瑛琚也跟著因病辭世,兩人都相繼捐出大體,供醫學院學生學習。

奉獻身命拓慧命 來去自如菩薩道

昨日,在綿綿細雨中,慈濟大學今年度第三梯模擬手術圓滿落幕,校方為八位大體老師舉行莊嚴的送靈、火化、追思以及入龕儀式,其中就有林瑛琚師兄在內。上人讚歎這些大體老師,每一位都是生命的勇者,生生世世,在永恆的菩提大道上來回自如。他相信林瑛琚這對夫妻,也已經早去早回,現在又是慈濟世界裡的小菩薩了。

「這一次的入經藏,可以看到了、浮現了很多很多的孩子出來,都是四、五歲,二、三歲,一大群的小菩薩,多可愛啊!每一次看到他們,我就會想到了我一群的弟子,他們那樣的輕安自在,去了再來,都是很期待未來的地球上,充滿了菩薩度化人間,這都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

「所以生命長短無法預知,可是每一個人已經拓寬了他們的生命,同時加深了、增廣了他們的慧命,我很安心。我不要說不捨,我要說祝福,祝福這一群真正的用心增長慧命的弟子再來。」上人慈示,大家一定要利用有限的人生,把握時光因緣,增長慧命。

同舟共濟大愛情 慈悲濟世心方向

從大愛新聞裏,看到柬埔寨針對10月底、11月初的水患,辦理大型發放,上人欣慰這群在柬埔寨的台商,之前曾返回精舍兩、三趟,表達要將慈濟精神投入、落實在當地。「也看到泰國水患,企業家、工商業合和互協一起付出,衛生單位在水還沒退盡就清理消毒,很有順序的在做,泰國慈濟人也提供受災家庭打掃工具、熱食供應等等,讓人看了很溫馨。」

昨天新加坡也有一位曾任部長級的人士,因蘇花公路交通狀況折返,改搭乘火車,堅持要拜會上人,請益如何讓人人能自動自發、團結合心,尤其是宗教信仰各異的人。上人對答:「所謂宗教就是人生的宗旨;只要人人心的方向對準了,那種的無私大愛,誠正信實,願意慈悲喜捨的付出,哪有什麼困難呢?」

上人提醒大家,天下災難偏多,所需要的就是愛心人,我們要能救心,才能救世。

※閱讀相關報導
追憶吳維祥 志工典範永存
追思瑛琚菩薩 子矢言繼承志業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