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暖寒冬 感恩化苦

2011-12-10   | 慈濟基金會
96歲的陳才爺爺自理生活,是一位很有愛心,人人敬愛的爺爺。上人讚歎:「他是師父的弟子,每一次來都會行弟子禮,老人家真的也令人感覺到很可愛、很溫馨,這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圖為慈青們在志工服務中,前來與陳才爺爺話家常。(攝影者:莊勝惟)
【證嚴上人12月10日志工早會開示】
「氣候的冷,我們可以多加一些衣物保暖;人心的冷,那就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付出,這樣哪怕冬天很冷,但是人間總有那一分暖意。」又一波寒流來襲,證嚴上人在今日(12月10日)志工早會上提醒大家,早晚要注意保暖。

智慧長者 人品典範動人心

而慈濟人的寒冬送暖,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總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大陸河北省人民醫院十六位科室主管,來花蓮學習參訪,12月1日上午,文化建設辦公室主任隋芳與行風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蘆宛中、曾吉林三人,跟隨花蓮慈濟醫院志工顏惠美師姊等人,一同前往靜思精舍附近的慈濟小築,實際體驗慈濟居家關懷的服務精神。

「其中有一位很特別的長者,九十六歲,他是人生典範,應該說來也是我們大家的寶。他曾經拍過八點檔的大愛劇場「橘色黃昏」,他叫做陳才爺爺,在慈濟裡差不多人人都認識他。」

上人一提到陳才爺爺,就彷若自己家人般的親切。「他年輕的時候從大陸來,十幾歲就開始當兵,他們出生在這樣的大時代,流離失所,後來來到了臺灣。退伍了以後,孤家寡人,住在花蓮三棧的海邊撿石頭賣,他很有智慧、很節省,一公斤的石頭幾毛錢而已,就這樣累積。九二一大地震,他也從床底下,挖出了一個用報紙、破布紮得緊實的錢包,拿出一百萬說:這就是要給師父去做救濟的。他是會員,也是榮董,可是他自己還是那樣的節省,那樣的生活。」

貼心弟子 智慧超越暖心房

陳才爺爺自理生活,是一位很有愛心,人人敬愛的爺爺。上人讚歎,「他是師父的弟子,每一次來都會行弟子禮,老人家真的也令人感覺到很可愛、很溫馨,這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溫暖的互動,感染了在場每個人的心,也讓頭一次體驗居家關懷的隨芳主任受到感動,甚至雙膝一跪,拉著陳才爺爺的手說:「爺爺,您真是讓我太感動了!」,隨後拿出了一百元的人民幣要送給爺爺,陳才爺爺不敢收。

「『主任就說:「爺爺,您就把我當成是您的兒子,或者是孫子,所以請接受我們的付出。這個爺爺他也很有智慧,他一直跟他說:我有錢,我也有錢!他接受了以後,就回到房屋裡去,也拿出了他疊得很整齊的鈔票出來,意思也要讓他們看看:我也有錢。他就隨手就給了大陸來的三位,一人一張,你有人民幣,我有臺幣。那就是一人一張一百元,給了這三位自稱為是他的兒子,這樣的很親。」

福種豐收 飲水思源以助學

寒冬送暖的故事不只一樁,上人憶及2008緬甸納吉斯風災時,曾造成十多萬人往生或失蹤,慈濟人在當地提供稻種、蓋學校,幫助他們重建生活。上人開示:「當地的榖種,還有氣候,好像都會用愛呼應起來,這樣的氣候好像比往年好得多、順得多。」

而且災民們,也改變過去用農藥、化肥的耕種方式,同時也更加愛護自己的作物。上人讚歎:「也是慈濟人不斷跟他們互動,輔導他們愛的付出,要造福。所以很多人就開始不灑農藥,還天天到田埂裡去,跟稻榖說好話,他們會在那裡跟稻子講『靜思語』。總而言之,用很快樂,很輕安自在的心,去跟它們談話。不可思議,這幾年來都常常傳出他們豐收。」

上人感念當地人雖然自己豐收,但能飲水思源,一再感恩慈濟,並且把慈濟提供的稻種,取名為「福種」。而且這幾年來,在慈濟援助最偏遠的克引色村,到那地方要先坐車1個鐘頭,然後再走路50分鐘進去,交通非常不方便;他們(當地人)開始把豐收的額外盈餘,回饋到孩子的教育上。

人助自助 感恩之心化苦厄

「父母親知道孩子一定要受教育才有希望,所以帶著孩子天天上學去。比較小的孩子走路慢,有的時候父母親因為還要趕回去耕種,所以不如就把孩子背著,走將近二個小時的路到學校。」雖然父母可以這樣天天送(孩子)上學,但還是會花掉他們許多耕種的時間,所以二○○八年到現在,他們省吃儉用,開始呼籲村莊裡的人要蓋學校。

透過村民規畫,只設置一到三年級(教室),四年級之後,孩子就可以自己走到村外學校去上課。「於是他們就地取材,全村大人、小孩自己動手,雖然蓋出來的學校很難遮風避雨,但他們所求不多,只要孩子能唸書就好。慈濟人得知之後,趕快前去致贈文具,沒想到當地人竟然用大禮來迎接慈濟人。」

上人歡喜地說:「那一種的知恩、報恩,用他們的行動,真正人人站起來自立自強,這樣愛的力量看來都是很溫馨。我常常都講緬甸的濟貧教富,人人都有存竹筒,人人也有米撲滿。所以用這個愛的力量溫和了氣候,也讓他們人助、天助、自助,最重要的他們就是有那分感恩心。」

上人同時也感恩,在緬甸推動華語《靜思語》教學的蘇金國老師,把靜思語翻譯成當地語言,跟大家分享,讓人人都能接受。這些都是寒冬中,令人感到很溫暖的事情。

※延伸閱讀:
緬甸文靜思語 蘇金國老師信願行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