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群度苦 佛法躍然

2023-11-17   | 慈濟基金會
有相就能透過具體的景象,讓世人更快速的瞭解佛法真實。佛教之美,終在《無量義 法髓頌》演繹中,展現於世人之前。證嚴上人開示:「所以,(讓)佛法真正的有聲音,而且是很美的聲音,而且很簡要,可以倒背如流的可誦、可唱。這《無量義經》變成了〈法髓頌〉,有音樂、有音律,再加上有相。」
【證嚴上人行腳11月16日北區溫馨座談開示】
證嚴上人全臺行腳第二十八天,在臺北分會與「入經藏團隊」進行溫馨座談,談及10月間在臺北小巨蛋舉辦的《以善以愛照亮全球 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每場次上萬人次的志工、觀眾、藝術團體一起「入經藏」,上人讚歎萬眾一心的那份真誠,是法髓傳承的精要所在。  

「有時候我在想,做慈濟一直到頭來,心血若有形,真的是可以做水、拌水泥。這都是點滴、點滴,大家的心血,血集中起來就是髓。所以『法髓』,我們的方法,就是這多年來,大家一心一志,走入慈濟——師父走的路,大家分寸都跟得很正確;師父說的話,大家很用心聽進去。」
 
入經藏演繹法髓 合一心分寸不差
 
慈濟人跟隨上人指引的方向,半世紀前走來所成就的點點滴滴,真實的歷史透過編劇,形成了《無量義 法髓頌》舞臺上的故事,也被入經藏的志工們,真實演繹。
 
「儘管是這樣,但是要讓它(法髓)成形、表達出來,就是很不簡單。入法髓,這個『時』,就是把它表達出來,但是要表達半世紀以前的慈濟和(現在)這個時候,要把它表達出來,這就是要人用心。」
 
眾人所注視的入經藏菩薩,他們專注用心的舉手投足,雖千百人如若一人,都因入經藏菩薩的願,成就了整齊之美。
 
「人人都是真誠的心才能願意來集中,才能願意在那個地方聽號令。要如何走、如何站,分寸不差,這真正的這一群人,實在是非常難能可貴。」
 
繹法髓頌為佛教 畢生行願為眾生
 
佛教之美,終在《無量義 法髓頌》演繹中,展現於世人之前。上人感念,這實是畢生之願,也是源自六十年前皈依印順導師座下,至今仍努力不輟的方向。
 
「這是我一生的心願。從開始修行,初出家,大家都知道師父的師父,給我兩句話而已,六個字。就是『為佛教,為眾生』,這六字讓我到現在將近六十年,『為佛教,為眾生』。」
 
「所以,(讓)佛法真正的有聲音,而且是很美的聲音,而且很簡要,可以倒背如流的可誦、可唱。這《無量義經》變成了〈法髓頌〉,有音樂、有音律,再加上有相。」
 
苦集現老病貧 真實法相在人間
 
有相就能透過具體的景象,讓世人更快速的瞭解佛法真實——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迦耶成道,然而今天此時,當地仍未能擺脫貧病苦集。這樣的「相」,演繹出佛法苦集滅道的真理。
 
「我很期待,把佛陀的境,把他二千五百四十多年的這個過程,尼泊爾的景,現在的景,可以看見二千多年前佛陀所看到的,現在沒有進步,總是還是停滯在佛陀的時代。」
 
「我們現在總是回饋佛陀的故鄉,很感恩新馬菩薩(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慈濟志工),他們是身體力行,已經在那個地方,真實法在當地,日日都在佛陀的故鄉,現在常常在牧羊女村進進出出,看到了實境是那麼苦。我們要如何帶給世間人去理解苦、集、滅、道,這個『時』都可以見證,以前人、現在人是沒有兩樣的異樣。」
 
法華精髓無量義 自性佛心靈山塔
 
苦相能說法。既已見苦,上人關切大家是否能從苦相中看見佛法、受用佛法。
 
「有沒有得到很真實(法)?還是離很遠?二千多年(前)傳到現在,連出家(人)他們要真的體會到真實義,都還難。就是師父去法海撈針,雖然我撈出了我心想要的,而且真的很精髓——精髓是我說的,用這個形容,這《無量義(經)》的確是《法華經》的精髓。」
 
「因為(講)《法華經》,佛陀坐下來靜坐,眉間出毫相光,那個時候,就是已經說完無量義才開始出定。他心這樣突然間接觸到,忽然把那個心整個開啟,就像心門開了,那一道光——其實發白毫相光就是表示很細微、很細微,忽然開了。」
 
「常常說哪一間佛寺『佛像要開光』,那就是表達他們用創造、用雕刻的(佛像),放在那裡,就是順眾生。說:『來呀,來呀! 我們這間寺院的佛像要開光,大家來喔!』其實是『真佛禮假佛』這樣聽懂嗎?人人本具有佛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就是在自己的靈山塔下修。」
 
「但是我們就是還沒有辦法,靈山的塔,還沒現前,要去哪裡找呢?入人群,入人群去看人間的苦相,因為佛陀的真理就是苦、集、滅、道,我們就要在人群中,才知道苦是如何集來的。」
 
啟愛揚善弘佛法 滅苦造福利眾生
 
入人群不僅見苦,入人群更要拔苦。上人鼓勵眾人,要滅苦需造福,凝聚祥和之氣。
 
「總是現在,我們要用如何回饋佛陀的精神教育,用什麼方法?像這一回,我們入經藏,那個讓大家看到那樣的美,大家看到的是美,整齊美;但是那個善,我們真正的利用現在的美,還要宣導善,善才有辦法福氣。這個善我們還要進一步,讓他們真正地體會到法的精髓,所以要弘法利生。」
 
「這一回的巨蛋(經藏演繹),也是弘法。但是我們有辦法做到真的『利生』嗎?不是讓他們看一下歡喜,就曲終人散,這實在很可惜。我們現在要如何在一段曲雖然暫停,但是樂章韻律還在。」
 
「所以說,讓大家的回憶,可以知道那個美,是如何的美。我們應該要讓他們知道,三十支竹筒我們是如何做,我們是如何擴散,就像我們在那個法髓裡面,有一個井,水一滴下去,它就是這樣一個圈、一個圈、一個圈擴散,就像我們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
 
「如果沒有去看(經藏演繹)的,我們用什麼方法,讓大家可以一個傳一個,感覺現在那個USB,隨身碟。總是我叫大愛(臺)再來製,反正可以的話,我跟姚居士(姚仁祿)說,叫他們多製作一些。這裡面也有音樂,大家唱〈慈濟頌〉,〈祈禱〉,日日祈禱,這就是真正為人間祈福,在祈禱大家平安,這是我們可以去做。」
 
「我是喜歡說,人人能說法,因為人人心中都有法,人人心中都有一座靈山塔。所以說期待大家,把這個靈山塔,要把它顯露出來,大家都是可傳法,所以說傳法利生,這是很重要。」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