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盡全力在做事,為什麼無法得到諒解?

2011-05-18   | 慈濟基金會
有人問:我已盡全力在做事,為什麼他們都不能諒解我,還要時常罵我?

上人的開示:
其實,碰到這些情況你要很高興才對,因為人事的艱難、彼此的琢磨,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就像一把劍,要有磨刀石來磨才會利;一塊璞玉也要有粗石的琢磨,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所謂「真金不怕火煉」,純正的心不怕別人來毀謗,如果行得正、做得誠,任人怎麼毀謗,反而更能昇華我們的人格。

所以,對於別人的謾罵、不諒解,應生起一分感謝的心,感謝他們給我們修行的機會,在逆境中千萬不要退失了道心。我們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即使別人對我「節節支解」都可以安忍無怨,那還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

現在的人常說,活在世間好苦!我問他:「你有什麼苦呢?有錢、有地位,孩子又乖巧。」而說苦的人,總有許多理由──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閒也苦、忙也苦,其實,這都是因為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忍耐,愈是痛苦。

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大慈悲心,為眾生與樂拔苦,因此,我們要在堪忍世界中,修學忍辱的功夫。

修行要發菩薩心,昨天的事,今天就要化解;剛剛聽到的是非,現在就要忘得無影無蹤,時時抱持進取佛道、清淨本性的心念,絕對不讓瞋恚的煩惱深植內心,因為有瞋恚心,就很難吸收佛法。

身在世間,如果不能堪忍,就無法自在地生活,修行尤其更要有「難忍能忍」的精神,別人無法忍受的,我們一定要能忍,而且沒有瞋恨心;心無瞋恨,身業、口業就會清淨。心中如有一分瞋念,表現出來的態度自然也會有瞋恨,而所做的一切功德將消失殆盡。

慈濟所做的一切利生工作都是無所求的付出,這就是清淨行;假使要求回報,那就不清淨了。因此我們要訓練堪忍的精神、開闊心胸,任何的風雨是非,都不會傷害到心中的這棵菩提樹。這棵菩提樹應該牢固地種在我們的心田深處,建立正知、正見、正思和正行,連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都吹不動,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證嚴上人開示於1986年12月21日
本文摘自:《佛遺教經》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