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價值的保障

2009-06-27   | 慈濟基金會
清水靜思堂對北中區和氣組隊開示,上人勉眾要具菩薩心——視天下年長者為父母、年近者為手足、年幼者為子女;除了以無私之愛為苦難眾生付出,也要關懷法親,無論是年老體衰、病痛傷殘,或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甚至觀念偏差者,都要予以關心、輔助。

守戒,堅固道心

「慈濟人要『以戒為制度』,同時『以愛為管理』。重廉恥、顧情操,維持團體清流;且彼此互愛、善解、包容。」

一念心沒有照顧好,引發牽扯不清的情感糾葛,造成家庭問題,在社會上比比皆是。上人感嘆:「俗情私愛即是如此牽纏。人人心地清淨、守規律,家庭就會平安,進而成就人品。慈濟人當持戒嚴謹、道心堅定,不可有絲毫偏差;發揮清淨大愛,向菩提大直道精進!」


行道,同時鋪路

花蓮有位資深委員,曾經為了收十元善款,走了十一趟;如此不辭辛勞,只為讓對方深植愛的種子,共耕福田。

對南中區和氣組隊開示,上人強調勸募重在募「心」,要作耕耘福田的農夫,深耕福田,讓大地生機繁茂。

早期委員雖然沒有經過見習、培訓,但是至今道心堅固。上人讚歎:「過去的慈濟路,就是他們用愛鋪設而成,如今眾人才有這一條康莊的菩薩大道可行;要懷抱感恩心,從他們的生命讀出一部部精進的大藏經。」

生命的狹窄或寬廣,取決於一念心。上人表示:「這一生若只為自己,所鋪的路只容自己走,多一個人來,就過不去了;只能得到狹窄的生命。若能開闊心胸,為天下人付出,就能創造廣闊深遠的生命價值。」

有人認為進入慈濟,就如同為自己買了保險。上人表示此乃偏差心態。

「世俗的保險,也無法保障人避開無常業力,只是在事發後得一筆意外之財。加入慈濟團體,亦無法保障不受無常業報,卻能以智慧面對,且有法親陪伴走過逆境。」

為了一己之私加入慈濟、或利用慈濟之名開拓個人事業,上人明確指出這是不如法、也不允許的心態與行為。

「慈濟人當懷抱佛心師志,以誠、正、信、實修得身心清淨、回歸真如本性;同時以佛陀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走入人群付出。內修外行是慈濟精神的根本,要堅定固守。人人潔身自愛,做出人品典範,才是真正人間菩薩。」

上人籲眾道根深植,莫如浮萍,無根漂浮。「要深耕福田,照顧好這一條菩提大道;維護既有道路的同時,也不斷地延申鋪展,讓後來的人走得更穩、更扎實。這是大家共同的使命!」

上人開示於2009年06月27日
本文摘自:2009《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