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慈濟學校 開學囉!

2011-07-14   | 涂鳳美

新落成的印尼慈濟學校於7月10日啟用。(攝影者:涂鳳美,地點:印尼慈濟學校,日期:2011/07/06)
陽光穿過校園的迴廊,斜斜地映在地面,幾位維安人員正在做晨間運動,新落成的印尼慈濟學校於7月10日啟用、11日開學了!



7月7日這一天,對印尼慈濟學校而言,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為了迎接五百多位新生,學校首次舉辦為期兩天的教師培訓課程。來自美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尼、中國大陸、臺灣等地的五十七位即將上任的老師們,一早,懷著同樣雀躍的心情,完成報到手續。

這群年輕的教育工作者,透過不同的方式、因緣與慈濟接軌,有些是經由同事、朋友告知,有人經由網路獲得訊息,最後通過甄選,成為慈濟學校基礎教育的菁英。為了這兩天的培訓課程,很多老師們也提前來到雅加達,先熟悉當地的環境。

慈濟印尼分會執行長劉素美欣見這群充滿朝氣的教師群,投入慈濟教育志業。她開心地表示,因為慈濟大愛小學的教育成果,讓當地居民對新的慈濟學校十分期待,家長們更是頻頻詢問何時開始招生?在今年四月份的招生說明會,更是將現場擠得滿滿的。
來自巴淡島的李素碧雅蒂(Resopriati) 隨時都帶著上人的著作以方便閱讀,來上培訓課《千手佛心》也隨身攜帶。(攝影者:涂鳳美 地點:印尼雅加達 日期:2011/07/07)


劉素美再次表示,從籌劃蓋學校開始,當地慈濟人深知這是一份神聖的使命,因此,不論硬體、軟體都要是最優質的。硬體部分已陸續建構或完成,至於來自不同國度、有著迥然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們,在相互適應與磨合期間,當地慈濟志工將用愛陪伴,期望能縮短她們適應的時間,專心投入教育工作。

不分宗教 嚮往大愛

在進行課程之前,老師們有一段小組時間,大家彼此分享來此的因緣,其中來自巴淡島的李素碧雅蒂 (Resopriati)最引人注目。她從背包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千手佛心》,包著白色頭巾的她,注視著封面的證嚴上人法相,敘述著這段殊勝的因緣。

李素碧雅蒂原本就是教社會科學的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所任教學校的校長告訴她,「在台灣有一位非常棒的證嚴法師,長期以來默默地為這個世界做好多事情,他不分宗教、沒有國界的大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下李素碧雅蒂對於校長讚歎有加的證嚴上人十分好奇,她開始上網搜詢相關訊息及報導,她想知道慈濟做了多少事。多次瀏覽後,內心的那股澎湃,讓她決心學習上人的大愛精神。

同時李素碧雅蒂開始大量閱讀上人的著作,而且隨身攜帶一本以便隨時閱讀。被問及如何能跳脫宗教參與慈濟時,她爽朗一笑「上人都不分宗教,付出無所求了,我怎麼能有所分別呢!」

人文教育 首重身教

這次的人文交流團員中,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前台灣慈濟小學校長楊月鳳了,她無時無刻都精神飽滿、笑容滿面。今天的
台灣老師帶來豐富的教學內容,印尼學校老師表示有信心將慈濟人文融入教學中。(攝影者:涂鳳美 地點:印尼雅加達 日期:2011/07/07)
課程主軸是慈濟的教育志業,楊校長從慈濟的緣起談起,接著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楊校長除了舉例說明外,還穿插小故事以加深大家的印象。同時透過印尼慈濟學校人室部主任陳美融的即時翻譯,讓所有老師們對於「慈濟教育志業的現況與展望」、「建立合心共識的校園」,以及「慈濟學校的人文教育、生活教育與服務學習」有概略的了解。

楊校長強調,慈濟注重人文教育,所謂的人文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品德教育與生命教育,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到說的和做的都一致。她接著說,一位好的老師,應該要做到每一位家長都放心將孩子交給妳,這種情形在幼兒園或小學更是明顯。

「建立好的教風、學風,就會有好的校風」楊校長附加說明,一般人一聽到慈濟學校,不用多說就知道這是最有人文的學校,就如看到藍天白雲,不用多做解釋,就知道他是慈濟人一樣。楊校長也不忘提醒大家,這一切都是因為走在前面的人,所累積出來的成果,在享有前面榮譽的同時,不要忘了自己身負的使命。

「要以父母心來教育所有的孩子,讓孩子們懂得愛自己也愛別人。」是楊校長對在場所有老師們最深的期許。

校長具信心 深耕印尼福田

印尼慈濟小學新任校長姚佩琳,以流利的英語串連整天的課程。這位年輕優秀的校長,從1999年開始投身教育工作,
印尼慈濟小學新任校長姚佩琳表示非常認同證嚴上人推動的人文教育,她期望慈濟學校的孩子,能透過教育學習慈濟人文,不只改變自己,也能影響家人及朋友。(攝影者:涂鳳美 地點:印尼雅加達)
她自稱2011是她生命的轉捩點,因為這一年她認識了慈濟。從小就吃素的姚佩琳,從同事口中得知這是一個推廣茹素、散播大愛的團體,最主要的是證嚴上人推動人文教育,與自己所學十分契合,因此,她期望慈濟學校的孩子,能透過教育學習慈濟人文,不只改變自己,也能影響家人及四週的朋友。

大學時期主修心理學,在菲律賓研究所專攻學校管理的姚佩琳謙稱,每一個階段都是學習;尤其面對這麼多國家的老師,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作法時,如何溝通、如何融合,將會是一個考驗。但她深信,只要遵照證嚴上人所推廣的教育方式,一定能將慈濟的人文深耕在印尼。她還透露,培訓課第一天,看到老師們努力學習彼此的語言,無法用言語表達時,就算比手畫腳也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孩子們要鼓勵,老師們也一樣;在慈濟志工的陪伴下,喜見一個嶄新的、充滿人文氣息的新校園,在印尼發芽、成長。【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 涂鳳美 印尼雅加達報導 2011/07/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