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號召 90義工變志工

2011-08-03   | 莊麗晶
身為行政助理的黃芝巸,分享慈濟讓她領悟到要以正向、樂觀的角度去思考,把愛心轉化為行動,讓愛延續下去。(攝影者:許絪傑 地點:哥打丁宜聯絡處 日期:2011/07/17)
黃菁芯發現有許多上班族跟她一樣,想要行善卻沒有固定時間,或未遇到好的管道,於是她利用臉書(Facebook)組成「當一天義工」團隊。

網路號召愛心上班族

為了提升團員服務的素質及使命感,黃菁芯邀集91位團員參訪慈濟哥打丁宜聯絡處,希望藉由慈濟志工的分享,能讓「義工」變為「志工」,秉持「感恩、尊重、愛」的心念,去關懷與幫助需要的人。

7月17日上午,馬來西亞哥打丁宜慈濟志工整齊列隊,唱著〈歡迎歌〉:「真正高興地見到您、滿心歡喜地歡迎您…」熱情迎接91位來自新加坡「當一天義工」的團員,慈濟志工熱心友善的款待;愛心烹煮的「師公飯」及茶點,無不令參訪者回味無窮,感受慈濟大家庭的溫馨。

「當一天義工」召集人黃菁芯是慈濟會員,去年於家中安裝了大愛電視臺,她很喜歡大愛臺報真導正、傳遞真美善的優質節目。由於黃菁芯在新加坡就業,工作忙碌,無法定期投入做慈善,她發覺有許多上班族想要行善卻抽不出時間,或是沒有好的管道來付出。於是她運用科技網路的便利,以臉書(Facebook)組織「當一天義工」團隊,號召志同道合、不同背景階層的人士,利用週休時間到慈善機構服務。

義工vs.志工 學習付出精神

為了讓「當一天義工」團員學習慈濟志工的精神,提升服務人群的素質及使命感,義工團當天清早先到新山隆華老人院服務後,再由團長黃菁芯帶領參訪慈濟哥打丁宜聯絡處。透過慈濟志業影片的播放、志工的分享講解、人文團康的帶動,團員們獲益匪淺,因明瞭志工的精神理念而深受感動,許多人當場表示要加入慈濟大愛的行列。
黃菁芯利用臉書(Facebook)組成「當一天義工」團隊,她不僅喜歡證嚴上人的靜思法語,更喜愛觀看大愛電視臺報真導正,傳遞真善美的優質節目。(攝影者:許絪傑 地點:哥打丁宜聯絡處 日期:2011/07/17)


「義工是義務工作,在休假或工作休閒的空餘時間,去做服務的工作;志工則是將付出、服務人群當作志向,不只出錢又出力,要有責任心、使命感,不計較時間、代價、體力去付出,克服艱難,完成任務,並且做得滿心法喜。」

身為教師的志工彭美華講解志工與義工的分別外,她也以自身的故事與眾分享如何在繁忙且工作壓力下,設法抽出時間投入慈濟志業。因為她深切體悟上人所言:「做好事總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責任,何況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以她堅定跟隨上人的腳步行菩薩道。彭美華還勉勵眾人只要「有願就有力,有心就有福」,應及時把握時間行善、服務人群。

原來寶特瓶就是「寶」

志工李興勝向眾人分享慈濟人不僅進行資源回收,宣導環保,提倡清淨在源頭的理念,更極力推廣素食,以拯救病危的地球,他呼籲大家響應齋戒素食,才能與地球共生息。

「當一天義工」團員醒覺環保的迫切與重要性,期許投入慈善助人的同時,也要做個守護大地的貴人,期盼將環保理念推廣至公司及社會大眾,共同發揮愛護地球的力量。

影片觀賞與志工分享後,十位慈濟志工紛紛換裝,穿上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所研製的服飾,充當環保代言人進行一場「大愛感恩服裝秀」,再配搭志工徐佛賜的用心解說,團員終於明白一件件柔軟、舒適、輕盈的環保織品,是環保志工回收寶特瓶,細心分類清洗,再結合實業家精心研發,發揮了智慧與良能,化不朽為神奇的結晶。團員們嘖嘖稱奇,讚歎不已,
慈濟志工彭美華於會中講解「志工」與「義工」的分別,也以自身的故事勉眾應把握時間行善、服務人群。(攝影者:陳順隆 地點:哥打丁宜聯絡處 日期:2011/07/17)
驚覺經常被自己丟掉的寶特瓶原來就是「寶」,回收循環它不只可保護大地也可救助苦難。

受感動 多人發願當志工

團員葉曉玉之前常聽聞慈濟的善行,一直想來一探究竟,這次終於如願以償,首次感受到慈濟人不分宗教種族、語言膚色,跨越藩籬的大愛精神,享受著甘願做、歡喜受的滋味,她萬分感動,希望也能成為慈濟的一份子。

第一次參訪慈濟的汪志豪感受志工的熱情外,更感動於全球慈濟人救濟苦難,陪伴關懷災黎,使之走出傷痛,並啟發人人的善念、善行。他讚歎道:「慈濟為社會和世界各地付出的貢獻,太偉大了。」

汪志豪感悟「行善、行孝不能等」,他發願要加入慈濟當志工,更要孝敬父母,讓他們能安心、放心、開心,且要懷著感恩心去幫助、關懷苦難的人,將小愛化為大愛,讓更多人受惠。

從事行政助理的黃芝巸,感恩能有機會參與這次活動。她表示:「慈濟人擁有寬大善良、慈悲大愛的真心,默默地付出不求回報,當眾生有難時,慈濟人總會以最短的時間送上溫暖與關心。」她敬佩慈濟的精神,也讓她領悟到要以正向、樂觀的角度去思考,把愛心轉化為行動力量,讓愛延續下去。【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麗晶 馬來西亞哥打丁宜報導 2011/07/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