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六年肩上物 發願助人

2011-10-25   | 楊淑元 李明慧
在2011年3月的義診中,前來動過白內障手術的阿拉哈可溫阿嬤(左),知道慈濟醫療團隊又來了,專程來探望志工表達謝意,讓大家覺得好溫馨。(攝影者:陳碧慧,地點: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日期:2011/10/14)
「好感謝有這個機會,讓新加坡的大醫王為我開刀。」右邊肩上長了個大腫瘤的杰亞瓦德納開心地說。慈濟大型義診的持續地在斯里蘭卡進行,吸引了當地政府及居民的關注,其中不乏看見了當地居民,在受助後因為感動,成為本土志工的例子,而杰亞瓦德納就是其中一人。

慈濟新加坡分會在斯里蘭卡的第五次大型義診,10月14日至16日在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舉行。150名新加坡醫護人員及志工(其中十名來自馬來西亞團隊)利用周末假期及年假,爲義診活動出一份力,持續為蘭卡貧病患者解除病苦。

高齡前病患 再重逢如親人

延續上次義診的因緣,團隊再度來到位於于西部省份(Western Province)卡魯塔拉縣(Kalutara)的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舉辦義診,志工們對環境相當熟悉,工作流程也就特別順暢,舉凡拉電線、安裝儀器、設置手術室和診療室,就連地板、墻壁、窗戶也要用消毒水清洗過。

闊別七個月,平靜的小鎮再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等待許久的居民們滿心歡喜。3月的義診中,前來動過白內障手術的高齡阿嬤阿拉哈可溫(Alahakon),知道慈濟醫療團隊又來了,在義診第一天(10月14日)的早晨就專程來探望志工。

「一直以來我都在等機會表達我的謝意,所以今天專程來答謝你們。」阿嬤表示,動手術後眼睛就恢復視力,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一定要親自來謝謝大家。熱情的阿嬤和眾人一一擁抱,還唱了一大段的頌詞,為大家祈福,讓大家覺得好溫馨。
醫師花費將近兩個小時,才將杰亞瓦德納重達三公斤的腫瘤切除。他發願要繼續付出,學習慈濟助人的精神,把這份愛延續出去。(攝影者:李炎儐,地點: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日期:2011/09/30)

本地手術不易 義診補不足

斯里蘭卡雖然擁有不錯的醫療服務網,讓居民可免費到醫院看診,不過蘭卡醫療設施相對落後匱乏,生病的居民,特別是需要動手術的病患,有時要等上個幾年才有機會治療。

卡魯塔拉縣衛生局伊薩(Dr. Issac Rathnaike)副局長表示,在卡魯塔拉縣共有兩所基地醫院及22所有如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規模大小的區域醫院。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附近人口眾多,平均要照顧約15萬名居民的健康,然而能提供的醫療服務有限,只有急診部門、一般內科及牙科服務。

「比較嚴重的病患都要送到大醫院,而且醫院提供的資源有限,很多醫療服務還是需要付費。若要做進一步的手術的,如火燒傷或外科腫瘤的病患,到公立大醫院排隊的名單很長,有的等待好幾年都還沒消息;而私人醫院的費用太高,窮人是付不起的。慈濟的義診為這些病人們提供即時的手術,真的是太好了。」伊薩副局長表示。

切除腫瘤 不再自卑願付出

來自可倫坡的杰亞瓦德納(Kapila Jayawandana),右邊肩上長了個大腫瘤。身材壯碩的他,儘管穿上寬鬆的衣服來掩飾,肩膀還是像隆起的小山,明顯的高聳。外觀的特殊,讓他一直覺得很自卑。

擔心手術的危險,也因為醫院動手術的等候名單很長,時間總是安排不到,就這樣一年拖過一年,腫瘤也越來越大。

「這個腫瘤將近有六年了,起初是小小的,不知為何就變大了,雖然不會疼痛也沒有什麼大礙,但頂著個大腫瘤在肩膀上,總是讓人不安,也覺得很不好看。」杰亞瓦德納說。

經過身體檢查後,黃金國醫師為杰亞瓦德納動手術。腫瘤很大,手術耗時耗力,將近兩個小時後,重達三公斤的腫瘤終於被切除。出了手術室,一直陪伴杰亞瓦德納的太太及兒子,如釋重負,開心地笑了。

肩膀變平坦了,杰亞瓦德納也很歡喜,「手術很成功,沒有痛也覺得很安心。醫護人員都很慈悲,好感謝有這個機會,讓新加坡的大醫王為我開刀。」他充滿謝意地說。已經是慈濟志工的杰亞瓦德納,也發願要繼續付出,就像慈濟幫他一樣幫助他人。
西部省衛生局長西瓦(左)於2011年9月返台參加人醫會年會深入了解慈濟理念後,發願要在蘭卡帶動慈濟醫療人文。此次義診中,他與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一起走訪現場,關懷病患及為醫護團隊加油打氣。(攝影者:潘寶通,地點: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日期:2011/09/30)

回溯因緣 義診啟悲行菩提

2004年底慈濟和斯里蘭卡因南亞大海嘯而結緣,慈善的脚步至今沒有停歇。儘管南亞海嘯的重建計劃結束,因為地緣關係,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毅然承擔起斯里蘭卡會務的帶動,這些年來,想方設法就是要將志業深耕。

「斯里蘭卡醫療設施落後,醫療需求很大。此外,在本地濟貧機會很多,但是啟發當地志工的機會不多,單靠訪視個案,帶動出來的志工有限,有種緩不濟急的感覺。」濟雨師兄說。

大型義診的持續進行,吸引了當地政府及居民的關注,也讓大家知道慈濟基金會自海嘯後仍留守當地深耕。「看到醫院這麽熱鬧,居民會好奇到底是什麽活動在這裡舉行,慢慢從觀望轉而走進來幫忙。」濟雨師兄表示。

認同醫療人文 帶動本土力量

2011年3月,慈濟首次來到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舉辦義診時,西部省份衛生局西瓦局長(Dr. Amal Harsha De Silva)對慈濟還不太認識,懷抱著「有待評估」的態度。然而在參觀義診全場後,他一掃疑慮及擔憂,深受感動,並在義診第二天又帶著家人前來探視,給予慈濟高度讚賞及支持。同年9月,局長一行人返臺參加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後,更加深入了解慈濟理念,不斷將慈濟的醫療人文在斯里蘭卡帶動。

局長表示:「我非常謝謝慈濟志工所做的一切,因為慈濟啟發了本地人要行善付出的愛心。我們的醫護人員也會從中學到,要更有愛心來對待病人。」義診活動在10月16日下午圓滿結束,外科、眼科(白內障)、牙科及內科,合計共嘉惠了2,726名病人。

回顧慈濟在斯里蘭卡三年內五次義診,共為逾萬名居民看診,義診地點也從中部的拉納普拉省(Ratnapura)逐漸往可倫坡北移。由於交通的便利,讓本土志工人數劇增。在此義診中,兩天半內共有近兩百人次本土志工協力投入。新馬及斯里蘭卡志工,大家不分彼此,共同為貧病居民的身心健康一起努力,提供最專業的醫療及最真誠的關懷。【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淑元、李明慧 斯里蘭卡報導 2011/10/14)

※延伸閱讀:
十多年等待 今獲清晰人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