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素 悟在生命U轉時
2014-11-20 | 口述 何興 撰文 陳菁茜我們時時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卻沒想到要付出代價。因為生病,讓我有機會接觸素食,認識了什麼是健康飲食。現在,每過一天就是賺一天,早上能夠醒過來,就非常感恩了!
今年(2014年)我五十八歲了,爸爸是一間工廠的廚師,每天為二十多位工廠員工準備餐食,工廠除了提供我們一家五口住宿,也涵蓋三餐。從小看著爸爸煮出一道道的美食,讓我成家後也像爸爸一樣掌管廚房,為家人煮食,而且對食物烹調要求很高。
我在十三歲輟學後,學會抽菸;十六歲那年離開家鄉巴生,在萬津(Banting)當機械維修學徒,不到半年即回鄉,幾年後輾轉到萬撓一位朋友的鐵廠幫忙,定居至今。
年輕時,我有一班要好的酒肉朋友,常常聚在一起出去吃喝玩樂,雖然我有皮膚敏感問題,除了螃蟹及大蝦不吃之外,其他海鮮類照吃不誤。有時候,興致來時,我可以一個人跑到茨廠街吃半隻燒鴨。成家後,依然貪貪念念重口味的食物,每天都為自己煮一鍋肉骨茶。當時不懂養生之道,為自己種下了日後病灶之因。
用一個月嘗試全素
三十七歲那一年,我咳得很厲害。一年內咳幾次,每次總要咳上一、二個月才能好。在醫生的勸告下,我戒了菸,咳嗽的毛病漸漸好轉。
長年累月沒有節制飲食,2005年時,我的健康亮起紅燈,多年的糖尿病引起痛風,雙手甚至痛得無法提起,穿衣得要兒子幫忙拉袖子才行。一次,無意間看到一張有關草藥與糖尿病的海報,便按著地址找上門,卻被隔壁的有機素食店吸引進去。素食店老闆建議我從飲食方面做調整,用一個月的時間嘗試全素。
有一天,我在換衣時,兒子驚呼:「爸爸,你可以自己穿衣了!」這時我才驚覺,茹素一個多月,痛風竟然消失了。「素食太不可思議了!」我深刻感受,當下就決定要繼續茹素。
開始茹素,並不覺得困難,因為家人都很支持我。加上一直以來,三餐都是由我掌廚,我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煮食,而太太與兒子在家用餐,只好跟著一起茹素。我常勸太太持全素,但是她堅持不了多久,經不起美食的誘惑,在外用餐還是選擇葷食。
從肉骨茶到水煮菜
2009年,我的人生跌至谷底。有一天,我在清晨六點醒來,發現右半身無力,無法把門打開。當時我不以為意,繼續回床睡覺,睡到下午一點鐘才醒過來,和平常一樣打開房門,所以不把早上的情況放在心上。不久之後,剛好接到朋友打電話來找我,他聽出我口齒不清,覺得不妥,隨後便趕緊把我送到醫院。抵達醫院後,我陷入昏迷,而醫生卻說已錯過了中風急救的黃金時刻……
中風後,我什麼都不能做,把工作辭了,只能依靠太太照顧。為了降低膽固醇,太太為我準備的食物只能用水煮,非常清淡。我真的很難想像,以前天天吃肉骨茶的自己,竟然變成天天吃水煮菜!
中風期間,我非常感恩太太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更感恩我生命中的兩位貴人,一位是負責診斷和配藥的盧顯貴中醫師,及負責針灸的吳國平中醫師他們的免費治療。經過兩個月的治療,身體迅速復原;雖然手腳動作不如前,不過已可以繼續拿鍋鏟。
2009年底,正當我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慶幸之際,太太被診斷罹患第三期乳癌。在家修養期間,積蓄被自己花光,面對基本生活費、房貸、醫藥費及兒子的學費……我簡直束手無策。可能我還有一點福報,慈濟志工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我成了慈濟的照顧戶。
成為慈濟環保志工
慈濟志工一年來不間斷地關愛與經濟補貼,讓我們有喘息的空間。在成功提出公積金(類似臺灣勞退制度的一種退休金)過後,我要求慈濟中止援助。同時在2010年,開始了我在慈濟環保點當志工的生涯。
雖然無法提重物,亦無法握緊筷子,但是我還有許多可以做的事。做環保可以運動雙手、舒展神經,也算是一種物理治療。我之前的工作繁忙,面對無限量的壓力,常常睡不好。現在成為慈濟環保志工後,常在環保站付出勞力,卻感覺前所未有的輕安自在,每晚熟睡到天明。
為了健康,太太在患病期間也加入了素食行列;2012年時病情惡化,她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太太往生後,我更勤於做環保,除了每個月到醫院做復健之外,我都會在環保站報到。2014年,受邀成為萬撓青鄉岭環保站站長,學習承擔慈濟的環保志業。
蔬果才是健康素食
過去為了滿足口欲,絲毫沒有考慮身體的需求。我們時時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卻沒想到要付出代價。其實不放任何調味料,也一樣可以煮出佳餚!
因為生病,讓我有機會接觸素食,認識了什麼是健康飲食。素食迄今十年,我才漸漸發現,素食也有健康與不健康。因為無知、追求口感,吃素前兩年吃了許多加工素料。後來才知道,蔬果才是真正的健康素食。有時我會以番石榴、沙葛(涼薯)配飯,又是一餐了!有人看到我這樣吃,認為很怪,但我卻覺得能夠入口就好。
如今,我吃得很簡單,但是吃得營養。我多選擇沒有農藥的有機蔬果,聽從營養師的勸告,在煮食時將煎炒及涼拌的食油分開,而且不重複使用同一品牌的食油,用少許海鹽及黃糖調味。
現階段對我而言,每過一天就是賺到一天,早上能夠醒過來,就非常感恩了。閒時,品茗我最愛的普洱茶,已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口述:何興 撰文:陳菁茜 本文摘自:馬來西亞《慈濟世界》月刊第1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