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宅女生活 創不凡人生

2015-01-13   | 顏玉珠
郭巧雲(著藍天白雲者)找到心中的感動,不再當宅女,決定走入人群,投入志工行列,堅持以照片來記錄志工的身影,為慈濟留下寶貴的歷史與愛的足跡。(攝影者:楊秀麗,地點:慈濟馬六甲分會,日期:2014/12/05)
她,生活除了工作,其餘的時間都在家裡度過,郭巧雲與時下的「宅女」似乎畫上等號;有的宅女過著愜意的生活,然而她卻對生命產生質疑,當情緒找到生命的出口,她捉緊機會奮力破繭而出,展開新生活;她是——郭巧雲。

郭巧雲因為大愛電視臺所播映慈濟志工的人物故事,為她的生命帶來了一線曙光,發現原來生命可以如此的發光發亮;她也正因大愛電視臺傳遞真善美的故事而深受感動,並期許自己也能擁有這分力量。她找到心中的感動,不再當宅女,決定走入人群,投入志工行列,堅持以照片來記錄志工的身影,為慈濟留下寶貴的歷史與愛的足跡,鏡頭下她時也為自己攝錄出豐富的人生路。

大愛臺現曙光 化感動為行動

生活中只有家庭和工作的郭巧雲,完全過著如宅女般的生活,她最大的休閒娛樂就是在家裡看戲(電視劇)。但日子久了,負面的情緒也隨之醞釀,她開始思索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人生為何如此苦悶?」、「為何每個人的生命都周旋在工作和家庭?」、「難道終其一生就該是如此?」解不開的疑惑,在心中不時地發聲……

2010年4月郭巧雲透過親戚推薦,在家中安裝大愛電視臺的頻道。喜愛看戲的她,自然不會錯過其中的大愛劇場,當她看到劇中主角的人生故事,不論是主角的改變,以及堅持投入慈濟志工付出的歷程,郭巧雲心中有著無比震撼,悄然萌起疑問:「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人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暗自許下心願,「有機會,我要去這個團體看看。」

過了四個月,郭巧雲的願望似乎得到了回應。有一天慈濟志工劉木蘭(慈霈)正好帶領一群志工前往郭巧雲所居住的社區,宣導七月吉祥月的活動,並邀約民眾參與。當時郭巧雲便馬上報名參與志工行列,且響應一天一素的行動。郭巧雲在懵懂中,跨出自己的第一步,而這一步卻是改變她人生的轉捩點。

在大愛臺所播映慈濟志工的人物故事,為郭巧雲生命帶來了一線曙光,她發現原來生命可以如此的發光發亮,她接受志工的邀約開始參與社區活動。當她第一次參與訪視關懷時,被眼前的個案景象所嚇著,由於案主缺乏衛生觀念導致生活環境惡劣,空氣中飄散著一股異味,郭巧雲聞之卻步。

因為第一次就有如此「獨特」的經驗,讓她打了退堂鼓,但心中卻對於訪視志工的努力和付出,多了一分敬佩。雖然如此,在參與慈濟活動初期,郭巧雲也因為常看到志工們大多是一人身兼多職,有時看到當司儀的人還要兼顧活動的攝影,或是協助其他的任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志工請她協助活動的拍照工作,從此她便勇敢地承擔起攝影的任務,主動在每場活動中為慈濟記錄。
郭巧雲積極推動以「團隊帶動團隊」的概念,成立行政幹部組織,建立穩定的攝影作業流程,增加團隊執行的效率。郭巧雲開心地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投入人文真善美,發揮真正的團隊力量。(攝影者:李獻雄,地點:慈濟馬六甲分會,日期:2014/10/01)

找到回家的路 生活忙而充實

對於拍照一竅不通的郭巧雲,沒有專業的器材,也還未更深入地了解慈濟團體,但她卻深受志工付出無所求的精神所感動,原本就對大愛臺傳遞真善美的故事而深受感動,並期許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擁有這分力量。當志工推薦她參與攝影志工培訓課程時,她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

郭巧雲忙碌的身影穿梭於活動中,為慈濟事、慈濟人留下愛的足跡。她更是花費兩年的時間跑遍社區中所有的環保點,除了用鏡頭捕捉志工動人的身影,留下篇篇精彩的大藏經以外,也為自己譜寫出「宅女」外的生命樂章。

投入攝影志工的行列,記錄大小活動,讓郭巧雲深刻體會「來不及」的感覺,她說:「按下快門總是剎那間的抉擇,一旦錯過就沒了,畫面無法重新來過。」因此,她一直督促自我,用心把握當下,捉住瞬間讓剎那見證永恆。

2012年她終於成為攝影師資團隊的成員之一,並在隔年參與「慈濟全球人文真善美幹部精進研習營會」,郭巧雲領悟到「用團隊帶人是永恆,用個人帶人是無常」的道理,因此她積極推動以「團隊帶動團隊」的概念,成立行政幹部組織,協助處理攝影組的人、事、物的安排與規劃,建立穩定的攝影作業流程,增加團隊執行的效率,讓新進的攝影志工也有所依循。

造福修慧 邁向美滿人生

即將受證為慈濟委員的她,克服心理障礙,將維持二十年的短髮造型,逐漸留長並繫上慈濟頭花。火爆的個性,也因為加入志工行列,從做中學會反省改習氣,她笑笑地說:「我的工作是銷售協調員,監控訂單至出貨整個流程,時間和壓力頗大。求好心切的心態,使得我養成直來直往的個性,不管他人的感受。」
從社區一路陪伴至今的慈濟志工陳幼涓(右)在陪伴郭巧雲的過程中,見證其認真和用心,為之讚歎。(攝影者:駱輝堯,地點:馬來西亞峇章共修處,日期:2014/12/30)

初期,於志工團體裡,她也把這「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從社區一路陪伴至今的慈濟志工陳幼涓分享:「她一開始不懂就會馬上提問,並且必須快速地獲得滿意的答案,常常把我考倒。但也促使我從中成長,也是感恩她啦!」直率的個性,雖然造成他人不少的困擾,但陳幼涓表示她做事態度主動積極,自動自發設法去提升社區的作業模式。陳幼涓讚歎地說:「她常申請年假來做慈濟事,使命感很重。社區的活動照片,她也分類歸檔清楚,文字紀錄詳細,給大家帶來很多方便,也帶動社區留下慈濟史。」

一路走來,郭巧雲感恩志工們的包容和善解,現在她臉上的線條柔和許多,脾氣也收斂一點。她直言:「壞習性跟了我三十幾年,要改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全改進。」眼眶泛紅的她說:「戒律中的『聲色調和』真的很難,但披上柔和忍辱衣(慈濟委員之深藍色旗袍),是一種對上人的承諾,要嚴守十戒。」堅定的信念與單純的一顆心,讓郭巧雲行走於慈濟的道路上,步步踏實。

一位宅女,因為透過大愛臺的力量,找到心中的感動,而走入人群。自己從做中獲得滿滿的感動,而一路堅持以照片來記錄志工的身影,為她平凡的人生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顏玉珠 馬來西亞報導 2014/12/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