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環保清風 琴島更美麗

2016-09-05   | 董嘉堃 柯清香
七十六歲的居民郭榮章(左)很惜福愛物,當看到滿街垃圾時,希望鼓浪嶼人人做環保。(攝影者:柯清香,地點:福建省鼓浪嶼,時間:2016/08/22)
一個水杯用了十二年、一只扇子搧了十五年,隨身帶的雨傘是垃圾桶撿來維修的,「即使是一顆小小螺絲釘,也要愛惜!」福建省鼓浪嶼宣導環保活動現場,七十六歲的環保達人傅清江也是島上居民,他不僅做到惜福愛物,更說看到一次性的垃圾,實在讓人心痛;而慈濟志工愛護環境的宣導令他很欣慰。

8月22日下午,慈濟志工頂著烈日又渡海到鼓浪嶼宣導環保資源分類,自去年(2015年)9月志工應邀參與當地政府主辦「垃圾不落地,琴島更美麗」環保活動啟動儀式以來,志工不僅與政府共同建起「鼓浪嶼環保站」,還在島上舉辦五次環保愛灑、三次上街宣導撿垃圾活動,在島上吹起陣陣環保清淨風。

人人做環保 志工用力推

午後,在人潮密集的街心公園裡傳出了〈人人做環保〉的手語歌,為推動環保,志工走入街心公園,現場引導資源分類,志工將一雙雙的手套分發給在場的民眾,並手把手地教大家分類瓶瓶罐罐、拆解紙箱,不一會功夫就把當地民眾送來的回收物分為六大籮筐,報紙、紙皮也折疊捆綁得整整齊齊。

志工在公園裡為遊客宣導資源分類「環保十指口訣」。(攝影者:柯清香,地點:福建省鼓浪嶼,時間:2016/08/22)
七十六歲的宣導員郭榮章,在一旁蹲著忙整理報紙,面對大量的回收物他對志工說:「自己從小住在鼓浪嶼,看到島上的變化太大,滿街是垃圾。」郭榮章想起不久前才到過臺灣澎湖,那也是個風景區,卻是到處乾淨;因此他認為鼓浪嶼很需要垃圾分類的宣傳,連進來旅遊的遊客也需要被宣傳,因為美麗的鼓浪嶼要人人做環保,共同來創造。

有位四歲的小孩,戴起白手套在各組的分類間穿梭跑動,一會兒撿起塑膠瓶子、一會兒撿起一次性的盒子,井然有序分放在不同的筐裡,志工問:「你叫什麼名字?累不累啊?」孩子大說:「我叫朱元騏,我覺得很開心,下禮拜還要來。」

現場除了指導實物的分類外,還有一些志工拉著一串串拴著瓶瓶、罐罐的環保道具,三、五成群以「環保十指口訣」對遊客宣導,同時也在嘈雜的人群中,一一宣導「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要愛惜物命」、「環保要從自己做起」等理念,苦口婆心地以誠與情勸遊客同心愛護鼓浪嶼。

地球降溫法 志工細說明

完成了戶外活動,志工帶著民眾一起走進街心公園邊的鼓浪嶼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室。志工王佩寧帶來精彩的PPT與短片《正負2℃》、《中途島》要告訴大眾使用塑膠袋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志工王佩甯向大家呼籲:「地球的平均溫度如果上升兩度,多數的物種會滅絕,如果上升六度,連人類都會滅絕;所以大家要不要愛護地球?要不要加入減塑行列?」現場大眾一起回應:「要!」

「能使地球最快降溫的方法,那就是吃素!」王佩寧表示,如果我們希望地球降溫,吃素是最快救地球的方法,於是志工王佩寧提供一個資訊,只要一餐不吃肉,就能減碳七百八十克。

同時王佩寧還拿出自己最近的體檢報告,原來王佩寧的血糖和膽固醇偏高,吃素一年多來,全部恢復正常,這樣的實力分享,讓現場的居民驚歎素食竟有這麼多好處。

琴島會更好 大家齊深耕

鼓浪嶼又稱琴島,在島上幾次的活動中,美術工作者毛文湘都會參加,他說:「當時因為鼓浪嶼環保站的揭牌儀式吸引了自己。」進而又因為慈濟志工魏美蘭的接引,使他成為慈濟會員。作為自由業者,鼓浪嶼的環保活動他都儘量參加,毛文湘認為「環保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己就是從節約每一張紙做起,我們需要讓大家瞭解環保是多麼重要!」
活動結束後,志工與鷺輝社的社工一起分享環保心得。(攝影者:柯清香,地點:福建省鼓浪嶼,時間:2016/08/22)


島上的居民黃靜琳,雖然還很年輕,但是她一直懷念兒時鼓浪嶼的幽靜、乾淨,她多次到環保站,希望能為鼓浪嶼的環保做點什麼;因此她特地來參加活動,上街舉牌做宣導,希望透過全程參與,能夠帶動更多人一起投入愛護環境。

每次活動都與慈濟無縫對接的鼓浪嶼街道社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此回有七名鷺輝社工始終跟著一起活動,從場地、用具到上街帶動居民等,為志工提供種種方便。中心主任郭明軍說:「很期待能與慈濟持續合作下去,慢慢地轉變島上居民的觀念,真正使琴島更美麗。」

每週都要上島輪值的環保站副站長蔡曉潔,在兩個多月的值班中接待數以千計的遊客、在地居民,他們聽了志工宣導之後,有人帶了《慈濟》月刊回去閱讀,有的發願再也不用塑膠袋、甚至有人說,「要開始每週一天素食。」特別感動的是二、三歲的孩子也懂得說,「地球媽媽在哭。」

最後,承擔領隊的志工譚維德,呼籲大家一起為鼓浪嶼的下一個目標「杜絕一次性的餐具」做努力,一起帶動遊客為維護環境盡心力!會後,傍晚的一抹夕陽把在碼頭列隊等候船班的志工頭髮染得金黃,有了志工的推動,希望讓垃圾不落地,琴島更美麗。【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董嘉堃、柯清香 福建報導 2016/08/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