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 才能走出生命的困境

2016-08-17   | 杜蕙希
現在的黃嘉朋(中)可以去幫助更多人走出困境,他知道唯有活著,才有能感受到生命的潮起潮落,再去幫助更窮苦的人,同時證明自己把身心都照顧好。(攝影者:杜詠耀)
腳踏車是黃嘉朋小學六年級時,母親帶著儲存已久的七、八塊錢馬幣,為家中所添購的,更是黃嘉朋從小到老唯一擁有的交通工具,對黃嘉朋來說,母親是這世界上最懂得自己的人。

為脫貧而拼命工作 反而弄垮身體

今年(2016年)六十三歲的黃嘉朋是馬來西亞檳城慈濟洗腎中心的腎友,同時也是腎友小組的志工。黃嘉朋二十歲那年為了早日「脫貧」,讓母親能退休享安樂,長達二十幾年至鄰國新加坡工作,為賺取加班費而熬夜工作,就算患上高血壓,也沒有停下腳步。

1998年,黃嘉朋從新加坡回檳城家中休養時,某天突然肚子痛到快要陷入昏迷狀態。送醫院檢查過後,醫生跟黃嘉朋的大姊說:「你們要注意,你弟弟的腎臟已經衰竭,兩年後就要洗腎了。」

對黃嘉朋來說,患上腎臟病的無情宣判,讓以前要做老師、買房子、成家立室的脫貧夢,全部都離他而去了。從黃嘉朋洗腎開始,他曾經覺得大半輩子所存的積蓄用來洗腎很快就用完,不如留給母親養老,反正他活著也沒什麼希望了。

但是,黃嘉朋的大姊因為清潔工的職業關係,在清洗房子的時候認識一些慈濟志工,志工鼓勵大姊去幫黃嘉朋申請補助。於是慈濟護士和志工們開始走入黃嘉朋的人生,讓他更懂得珍惜難得的生命,而大家也陪伴黃嘉朋一起為母親盡孝。

洗腎中心溫暖陪伴 開啟正向人生

黃嘉朋的母親靠賣糕點把三姊弟養大,黃嘉朋身為家中唯一的兒子,雖然成績不錯,原本想當老師,但是念到國中三年級就被迫輟學工作。為幫補家計黃嘉朋學習一技之長,成為燒焊工人,但燒焊是件辛苦的工作,尤其當燒焊時如果眼睛被電到,真的很痛苦。
2010年,檳城慈濟洗腎中心的主任與腎友志工還曾經一起到黃嘉朋家,為他的母親慶生。(攝影者:莊鞳勛)


當黃嘉朋為了脫貧開始拼命工作後,他把自己的身體操壞了,開始在檳城的一家醫院洗腎。那時候慈濟補助黃嘉朋洗腎費,但他並沒有全然依靠慈濟。在體力允許的狀態下,他在住家樓下販賣飾品,賺取微薄收入,後來因為母親年老,行動不便,才放下工作,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

2010年,黃嘉朋轉到檳城慈濟洗腎中心洗腎,並得到生活費的補助。慈濟志工與洗腎中心的醫護人員還有腎友志工們開始陪伴他,洗腎中心的主任與腎友志工還曾經一起到黃嘉朋家為他的母親慶生。

黃嘉朋於2014年受證成為慈濟志工,同一年母親往生,黃嘉朋每天早上遵從母親的遺願拜神、澆花,住家陽臺裡的植物是黃嘉朋在家中唯一的朋友,他說:「我交的朋友有幾位而已,就是螞蟻、壁虎、蚊子,還有這些花花草草陪著我。」一分獨居老人的寂寞,從言談中微微顯露。

但是檳城慈濟洗腎中心色調溫暖的空間,護理人員貼心的噓寒問暖,還有引領人心視野走向開闊的大愛電視臺,為黃嘉朋孤寂的心房注入一道光芒,讓他想把這樣的溫暖,帶給更多跟他有相同遭遇的人。只要體力允許,他就跟大家去探訪新的腎友,對初洗腎的病人來說,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是紓解惶恐最好的定心丸。

以前黃嘉朋還會抱怨腎臟病讓自己一輩子都脫離不了貧窮,但是現在他慢慢放下執著。黃嘉朋看著電視節目,感慨地說:「因為本身的生活非常狹窄,你沒有去接觸到其他人的故事。當你接觸到大愛臺、上人的開示,看到慈濟志工動員來救災,我們才會知道,你苦,但是這世界永遠還有比你更苦的人。」

看著黃嘉朋的轉變,一位同在檳城慈濟洗腎中心的腎友,既使過世後,仍交代女兒邱珊媛持續當黃嘉朋的會員,定期繳款項,護持慈濟。邱珊媛表示:「我看到樓上的大叔有輕微腦中風,慈濟給予他們很多幫助,剛好黃嘉朋叔叔說可以把錢捐給慈濟,幫助有需要的人,所以把款項交給慈濟,我們很放心。」
如今黃嘉朋邁入耳順之年,身體健康時,就騎這臺老舊的腳踏車四處走走,對他來說能這樣身心健康的樂活,是最幸福的事了。(攝影者:杜蕙希)


把握活著的每一天 為己也為助人

看著周圍人群的善意,是黃嘉朋繼續前進的動力,再累都值得。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只要體力允許,他都不會錯過參與慈濟的環保日。「大叔!大嬸!您們家有舊報紙、舊衣服嗎?慈濟來做回收。」既使剛因為腕隧道症候群而動過手術,還在復原中,不能提重物。但是對黃嘉朋來說,做環保有很多方式,手不靈活,還能用口號來幫忙呼籲社區民眾把回收物拿出來。

黃嘉朋會如此堅持,是因為了解慈濟提供腎友洗腎的費用,部份來源自資源回收的經費。他想要回饋社會的愛心,出來做環保既可以曬曬太陽,又可以排汗,對腎友的健康不只沒有影響,做了之後身心反而更健康、開朗。

「嘉朋,這個太重了,你不要拿。」腎友王振盈看到黃嘉朋要拿比較重的回收物,都會善意提醒他。在環保活動中,常常可以看到腎友之間互相扶持的友愛畫面,雖然彼此曾因為失去健康,而陷入猶如失去一切的痛苦,但是洗腎,讓他們得以延續生命,也在回饋的過程中重展活著的生氣。

如今,黃嘉朋邁入耳順之年,對他來說,只要可以單純地把握活著的每一天,身體健康時,就騎那臺老舊的腳踏車四處走走,再者搭公車一樣可以到環保站付出。以前為了照顧母親,打消了結束生命的念頭,而母親往生之後,就算一個人孤單生活著,他也不曾再想過放棄生命。

因為黃嘉朋知道,他的存在可以幫助更多人走出困境,唯有活著,才有能感受到生命的潮起潮落,再去幫助更窮苦的人,同時證明自己把身心都照顧好。

(文:杜蕙希 馬來西亞報導2016/07/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