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海燕四年回顧翻轉時

2017-11-11   | 《重生》菲律賓海燕風災援助專書
原本因風雨吹打而殘破的景象不再,河 川是城市的血脈,門前的小河,重現清 朗天空的亮麗,也象徵獨魯萬的重生。 (攝影/蕭耀華、陳玉萍)
在慈濟近年來的大型災難援助中,菲律賓獨魯萬的援助是國際慈善援助案例中的一個傳奇;也因為當時緊急援助奏效,第一時間為受災的民眾心裡種下一顆堅韌的種子。

一個援助行動 翻轉危城命運

獨魯萬市靠海,是萊特省的首府,也是東米沙鄢群島中最大的城市,加上有港口與機場,經濟相當活絡。

2013年11月8日超級強烈颱風海燕襲擊重創後,獨魯萬幾乎面臨「毀滅」的苦境,商人紛紛逃離至馬尼拉避難。慈濟在獨魯萬連續十九天的「以工代賑」,結合救助金的發放,成功地帶動災民清理家園,恢復市容。

菲律賓扶輪社3860區社長薩爾凡朵用奇蹟來形容慈濟在當時對安定人心的巧妙安排:「在人們有壓力時,都會尋找解壓方式,還要設法生存,因為有了那筆錢,人們的心念都改變了,他們開始忙碌起來,把暴力轉為努力生存的動力。這真
的是奇蹟,很大的奇蹟!」
海燕風災後,慈濟人以十九天的時間,奇蹟似地讓棄城重生。直到現在, 慈濟的愛仍在,曾經荒廢的市場更顯得熱鬧繁榮。(攝影/李慈光)

爾後交通恢復,各種物資商品開始流動,小額進貨、小額消費的經濟活絡起來,港口市場恢復了交易,整個城市像是被注入活血般有了氣色,生機運轉開來。

海燕風災過後第四年,獨魯萬市的發展比過去還繁榮,因為大破壞需要大建設,其中餐飲、旅館和營建業成長三倍,大部分的建築都是新的,而且比以前規模更大更堅固。

副市長傑瑞說:「我們的市民也知道感恩回饋,像是竹筒存錢筒,現在他們也很樂於付出,就連窮人也知道要付出給予,他們也可以很慷慨,不管再怎麼窮都會付出,這也是他們最大和最寶貴的學習。」

祝福金創生機 商店名謝慈濟

海燕風災過後,奎奴賓一家四口獲得慈濟發放一萬二千元的祝福金,原本為生計發愁的他,趕緊利用這筆錢購買了價值一萬元的各種商品,還買了木材,拼裝搭建了一個簡單的棚架,成為一個臨時的小小商店。但奎奴賓並不想固定在一個地方販售,於是他還以一天六十披索的代價,租了這輛三輪腳踏車四處兜售。
慈濟志工在獨魯萬北部村莊進行大米發放,居民拉手寫布條表達感恩。(攝影/博麗妮、娜燕莎)


在開賣前,他找來一塊木板作畫,商店就以「慈濟」為名,右下角還寫上「Taiwan」的字樣。奎奴賓說:「因為我們要感謝他們,所以我把它命名為『慈濟行動商店』。因為我們所有的物品都被暴潮襲捲一空,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收到慈濟的援助時,我就想到了這個店名,如果沒有慈濟的幫助,我們災後的生活是一無所有。」對於生活的重建,四十一歲的奎奴賓不敢鬆懈,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勤勞地騎著「慈濟行動商店」,為美好的未來努力向前行。

(本文摘自:《重生》菲律賓海燕風災援助專書)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