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壩洪澇發放 鄉親撐傘擋艷陽

2020-09-10   | 王海香、吳靖
慈濟志工和當地的志工合作,不一會兒,整車的大米就卸貨完畢。(攝影者:蔡海婷,地點:安徽省阜南縣,時間:2020/09/03)
位於安徽阜陽的王家壩,是淮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號稱「千里淮河第一閘」,可以說是淮河沿線的防洪命脈,每當洪水接近超標,為了「上保河南,下保江蘇」王家壩就會開閘放水,而生活在濛窪蓄洪區的居民,根本來不及搶收田裡農作,就只能離開自己的家園撤退。從1953年王家壩建成之後,已經淹了十六次,一次次的離家、重建,在地人卻仍然樂觀面對,他們說那是「王家壩精神」。  
 豐富物資  在地志工力助
 
七月以來,強降雨持續侵襲中國大陸,各地汛情相當嚴重,長江、淮河流域發生了不少災害。7月20日早上,已經突破警戒水位的王家壩開閘放水,緊急從蒙窪蓄洪區撤離2千人,鄰近居住的20萬人口都受到影響,洪水肆虐後滿目瘡痍,房屋、家當、農作物損失慘重,對生活、交通帶來重大衝擊。水退後,慈濟志工前往勘災,決定在9月3日開始王家壩發放物資賑災。這次的發放,每戶有兩袋15公斤裝的大米,還有一桶5升裝沙拉油,靜思麵、掛麵、洗衣粉等,協助居民度過難關。
 
豐富的物資可以加成救災的效果,但份量大可也考驗著志工們的體力。發放現場除了身著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動線上見到更多的,是身著紅背心的當地志願者。這次前往發放的慈濟志工中,女性志工占大數,加上當地經濟不發達,壯年人口外移嚴重,來領取物資的大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因此,當地志願者的加入發揮了大效用。
 
「我們這裏做志願者的很多,看到了我也跟他們一起獻獻愛心。以前汶川地震,那時我還沒有入會,他們搬救災物品,我也搬過。」周洪海是阜南公益團體「阜南義工」的成員,這幾天看到義工群裏有慈濟賑災發放需要協助的訊息,就報名參加。他在大米發放區塊,和另外兩位志工一起,幫鄉親把物資送到他們的三輪車旁。儘管驕陽直射下,豆大的汗珠爬滿他們的臉龐,但他們一直幹勁十足。周洪海說:「累是累,但感覺幹活心裏舒坦些。我們阜南人都是非常熱心,都是些喜歡助人為樂,天天幹活。」

 
七十三歲的黃樹珍奶奶把上人的慰問信與家里最重要的房產證放在一起,說要等小孩過年打工回來給他們看看。(攝影者:羅玲玲,地點:安徽省阜南縣,時間:2020/09/03)


不畏驕陽  有愛人情更暖
 
滿載物資的車子開進廣場,鄉親和志工們一擁而上來卸貨。當地鄉親們召集農用車協助搬運物資,這種車子雖然高大,卻很簡陋,志工們戲稱這是「四不像的突突車」,每當「突突」聲響起,志工和鄉親配合流暢,把把大米排成整整齊齊的「方陣」,方便發放作業進行。
 
不過,發放作業的最大的敵人,就是秋日似火的驕陽了,雖然時近「白露」節氣,溫度仍舊居高不下。一整天下來,志工們被曬出來「隨身口罩」或「貼體手套」,臉上、脖子,露出來的皮膚都是紅通通的。七十三歲的黃樹珍奶奶,原本是要來領取發放物資,一看到志工們如此辛苦,特地步行十分鐘回家,帶了陽傘來給志工遮陽,希望讓他們能夠舒適一些。
 
「等小孩過年打工回家,要給他們看看!」黃樹珍奶奶把上人的慰問信與家裡最重要的房產證放在一起,興奮地展示給志工看。對他來說,珍貴的不只是物資,而是這一份情。
 
田啟蘭奶奶也拉住志工們的手,紅著眼眶,相當激動:「你們要給我們發糧食,我很激動,我說你們會辦事。」志工問她這些物資夠不夠,田奶奶說:「太好了,老百姓都喜歡。做事太好了,都是這樣的,太有愛了。」

 
烈日下,黃奶奶看到志工們都在大太陽下面曬著作發放,特地步行十分鐘回家給志工們拿傘來遮陽。(攝影者:顧寅春,地點:安徽省阜南縣,時間:2020/09/03)
 

初勘結緣  食宿涼風相挺
 
為志工們料理三餐的飯店老闆娘鄭金枝,也請父親帶著家里的兩個大太陽傘來到現場報到;在現場維持秩序的村幹部見狀也向附近商家發起號召,很快,動線沿線安放了各式各樣的大遮陽傘甚至帳篷,感動之餘,志工們把大型的帳篷讓給鄉親用,自己就克難地坐在陽傘下辦工,不用被曝曬,發放的效率跟著增強。
 
「在我心裡面,我就覺得你們也是在為我們做貢獻呀,也是為我們這受災的那個地方的人再捐一些東西呀,我也很感動的。」七月時的初勘,志工們和鄭金枝結下了因緣,這次發放的行程,也全由他協助安排食宿。「當時我們聊的時候,我就感覺他們很親切,就像一家人一樣,很投緣。」
 
雖然志工們此次行程一變再變,鄭金枝都是非常配合地幫志工們安排食宿問題的解決。而志工們來用餐,每一盤菜的量也都是非常豐盛。她說:「你們也挺照顧我的,到我這裡來,我也覺得真的很榮幸的,我就是利潤薄一點嘛,你們外出也不容易啊。」
 
鄭金枝的好友于影,也是志工們此次入住的三家賓館的老闆之一。他看到志工們在室內體育場打包物資,一個個都汗流浹背。中午時分,他找來一輛電動三輪車,幾臺落地電風扇,騎上車給志工們送上去。「你看看你們那麼遠來這裡,就為我們王家壩付出那麼多,我們可以抽一點點空。我們要謝謝你們,感恩你們。」

 
老闆娘于影,知道志工們在王家壩室內體育場打包物資,送來電扇。(攝影者:蔡海婷,地點:安徽省阜南縣,時間:2020/09/03)


捨己利他  頑強屹立不倒
 
發放的過程中,和當地人的溝通,讓志工們印象深刻,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穫滿滿。崔集鄉老農喬如九,是志工們路遇的一位老爺爺。滿面滄桑的他,騎著一輛電動三輪車,看到志工們走過,主動打起了招呼:「你們是幹啥的啊?來旅遊的,還是來採訪的?」
 
志工們停下來和他聊天,問他蓄洪之後對家庭生活的影響,他說:「這農村人怎麼說呢,有一點兒,就可以了。糧食夠吃,需要的錢能大能小,你有個十塊錢就花一天,一百塊錢也花一天,夠不夠?你自己不幹了,哪裡有吃的?你看看那地裡有草你不去除,還留著,那能有收成嗎?」
 
淹了十六次,卻完全沒能澆熄當地人生存的鬥志,志工們向發放現場附近遇到的喬阿姨感恩王家壩人民的付出時,喬阿姨笑著說:「你要說他付出嘛,我們這種已經習慣了,真的是接受這個現實。」
 
安時處順的精神,更讓捨己利他的行動顯得可貴。結束了為期四天的發放行動,夕陽西下,王家壩顯得格外寧靜,12天的泄蓄滯洪,好像只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夢,夢醒了,生活還是要繼續。就像泡過水的旱稻雖然減產已成定局,總歸有一部分又頑強地挺立在田中央。他們說,那就是「王家壩精神」。
 
 
崔集鄉老農喬如九,是志工們路遇的一位老爺爺。滿面滄桑的他,騎著一輛電動三輪車,看到志工們走過,主動打起了招呼。(攝影者:蔡海婷,地點:安徽省阜南縣,時間:2020/09/03)
 

(文:王海香、吳靖 安徽報導 2020/09/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