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墨爾本慈青 挨家挨戶推環保

2009-10-20   | 林昌賢
慈青與志工們分組準備前往住家推動環保。(攝影者:劉祕佳)
「Little By Little, We Can Make A Miracle (一點一滴,我們能製造奇蹟)!」長達6個星期的環保計劃,就在今天10月17日的星期六,墨爾本慈青將這句口號化為行動,在Box Hill地區走入人群並拜訪住家,目地就是為了將親手做好的環保回收桶送到每戶住家,邀請更多人一起付出做環保。

環保共修凝聚心力

早上九點鐘,許多慈青們便在會所忙進忙出;有些人在會所樓下幫忙修補前一個星期做好的環保回收桶,有些人則在樓上觀音殿準備著待會兒環保的共修內容。

等到來參加的志工大約到齊之後,慈青們便開始宣導環保的一些小知識,並且通過有趣的「蝴蝶效應」故事分享來提醒大家環保概念的重要性,同時也拋出了一個令大家省思的問題 :「人類生病了,我們拯救他;現在地球生病了,為何大家不救他?」如此簡單卻又值得思考的問題,讓參加共修的慈青和志工們頓時間鴉雀無聲。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大家便決心要以「感恩、尊重、愛」的心去對待地球。

慈青夥伴們細心做品質控管,確認送出去的回收桶都非常堅固。(攝影者:莊勝惟)
有一位志工在看完故事之後也有感而發的分享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勿以善小而不為」,那正面能量就能以「蝴蝶效應」的速度,愈積愈大!

以免洗筷建出「黃金」回收桶

在大家躍躍欲試的心情下,一個漂亮的回收桶擺到了大家面前。這次要送給各個住戶的環保回收桶,它們的來頭可不小,各個都是慈青夥伴們到外面餐廳收集來的免洗筷,經過清洗和除味後,由175支免洗筷搭建而成的「黃金」環保回收桶,桶裡還附了一個小罐子做為回收電池用。

在製造回收桶的過程中,慈青們不斷的研發和改良,也體驗到凡事都要有耐心加恆心,互愛並協力,才能像這一根根竹筷疊起來的回收桶一樣,不管多沉重的難題,都能夠穩穩的支撐起來。
社區居民樂於配合慈青的環保推廣,並歡喜接下回收筒。(攝影者:曹慈施)

挨家挨戶走入人間路

「出發囉!」經過整個早上的充電之後,下午十組慈青人馬便分頭向附近已分配好的住戶進行「禮物發放」。當然,由於這是慈青第一次直接接觸住家,許多住戶因不了解慈濟團體,紛紛給了慈青閉門羹。

不過大家仍然繼續努力,不斷地自我介紹,不斷地宣導環保,讓對方知道這些漂亮的回收桶,不僅是免費贈送,還是邀請大家一起來為大地付出。

有一戶人家看到慈青們這麼用心和熱情,除了收下回收桶之外,同時還將自己家裡所有用過的電池全部拿給慈青們回收,這份心意,慈青們除了感動,更是感恩。

除此之外,慈青們還發現澳洲許多住家其實都有基本的環保概念,只是像電池人們就不知道能不能回收,因此當慈青向住戶宣導電池回收時,對方都很樂意的配合,讓慈青們三個月後再回來向他們回收電池。

最後,25個回收桶終於全部送光。雖然回收桶的數量不多,但整個活動就像靜思語說的:「勇氣不可失,信心不可無,世間沒有不能與無能的事,只怕 - 不肯。 」從害怕按門鈴到拿出勇氣發送回收桶,短短的1個半小時,慈青們不只走入了人群,也學會了做環保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喜悅與幸福。

(撰文者:林昌賢 2009/10/17)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