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地重逢 臺灣大米濟海地
2013-10-10 | 慈濟海地關懷團災後三年 舊地重逢
三年後,慈濟再度在此進行千人發放,為鄰近貧戶發放臺灣來的大米。不同的是,2013年10月7日的發放,是由美國和海地志工共同策畫,而執行的主力是海地志工。早上八點,強丹尼斯集合社區志工做愛的叮嚀後,大家開始布置場地,在看臺欄杆上掛起海報、慈濟旗和海地國旗。證嚴上人的法相也高高掛起。
慈濟志工兩天前拜訪約旦維和部隊時,指揮官表示當天無法支援維安,但主動幫慈濟人聯絡印度維和部隊。7日早上,印度上尉軍官馬丹‧拉‧沙(Madan Lal Shah) 帶著十多名弟兄,搭乘三部裝甲車前來支援。到了足球場,慈濟志工許心圓帶著上尉和軍官們到看臺上了解發放的進出動線,藉機介紹慈濟。上尉告訴許心圓,他得知要支援慈濟之後,曾上網查看慈濟是什麼樣的組織,由此知道慈濟在全球做了很多事。
慈濟和海地的結緣,起於1998年喬治颶風之後,捐贈四個貨櫃的二手愛心衣物;2008年4月,因全球糧食危機,海地糧食及汽油價格大漲,人民買不起昂貴糧食,造成飢荒並且發生暴動事件,震驚全球;8月中旬到9月初,又接連遭遇四個風災侵襲,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同年11月,美國慈濟人策劃「海地人道援助與賑災計畫」,於翌年(2009)1月中旬展開大型物資發放2010年海地大地震後,立刻進入海地,從事賑災、義診、以工供糧,至今仍持續陪伴。
九點鐘,持單據的民眾開始入場,慈濟志工西蕾絲特負責內場引導,帶著進入看臺區的民眾就座。標準的慈濟發放儀式後,一如三年前,民眾分批依序走到看臺下領取物資;領到物資後的民眾,笑容燦爛一如三年前領到物資的災民。在美國慈濟志工陳思晟的邀請下,印度維和部隊上尉和幾位軍官也參與發放,體會親手布施的歡喜。上尉送上大米時,笑容和接受者一樣燦爛。他說:「我參加過義診,支援發放是第一次。慈濟的發放很有組織,高品質!」當他聽說下午還有一場發放時,立刻表示願意支援。
上午的發放共動員美加志工八人,海地志工六十人,總共發放九百一十四戶。
特困地區 克難發放
下午在索立諾的發放雖然五百戶,是足球場發放戶數的一半,但困難度更高。因為索立諾是特困地區,街道巷弄都很狹窄,海地志工選定的發放地點──慈濟正在為海地女童軍協會援建的杜柫謝幼兒園附近一所教會,以發放而言內部空間也不夠大,但好處是可以近距離互動,因此規畫戶外為發放場地,慈濟志工歐友涵在教堂裡,對坐滿了上百名持發放單據的民眾介紹慈濟,並向大眾分享,這些發放的有形物資,是來自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無形真誠的愛心。
下午在索立諾,發放了四百五十九戶,總計這一天,共有一千三百七十三戶海地貧民,領取了來自臺灣的愛心大米。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慈濟海地關懷團 海地太子港報導 20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