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家商行 感謝慈濟環保

2011-10-11   | 梁玉燕 林玉貞 劉憶蓉
溫哥華市中心商業促進協會,代表八千家商行,頒獎感謝慈濟致力維護道路整潔,提升溫哥華市的良好聲譽。(攝影者:罕佳慧,地點:溫哥華市中心,日期:2011/09/03)
一連三天的臺灣文化節,讓十萬名遊客湧入大溫地區。由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ACSEA)和慈濟共同主辦的臺灣文化節,慈濟志工以環保尖兵的姿態,服務熙來攘往的遊客。溫哥華市中心商業促進協會並代表八千家商行,頒獎感謝慈濟致力環保,提升溫哥華市的良好聲譽。

加拿大慈濟志工積極參與此次的活動,除了主持開幕儀式,承接舞臺節目表演外,現場也有中醫義檢,更有靜思茶道、靜思人文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展示。另外,還有志工負責定點站崗和沿街撿拾垃圾,指引遊客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

市長民眾雲來集 連聲肯定慈濟人

9月3日,溫哥華美術館廣場舉行的「2011研科臺灣文化節」首日,吸引千位民眾前來。黃陳小萍女士代表聯邦政府致意,讚賞臺灣社團長期對加國的貢獻。溫哥華羅品信市長,也感謝所有義工與贊助者,尤其是慈濟在去年的臺灣文化節協助維護市容,使垃圾減量,回收率達70%。溫哥華市中心商業促進協會(DVBIA)因此代表八千家商行,特別頒獎感謝慈濟,致力維護道路整潔,帶來舒適的環境,提升溫哥華市的良好聲譽。

慈濟志工何國慶表示:「慈濟能在全球動員這麼多的志工,奉獻無私大愛,都是受到證嚴上人的啟發。」當聽到上人獲得《時代》雜誌,評選為2011年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臺下響起一片掌聲,現場的慈濟志工更是熱淚盈眶,與有榮焉。
從臺灣文化節的第一天開始,慈濟志工在十二個環保點站崗,指導遊客確實做好垃圾分類。(攝影者:朱欣華,地點:溫哥華市中心,日期:2011/09/03)


靜思茶香展人文 人間菩薩大招生

9月4日活動第二天,舞臺節目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慈濟志工在臺上帶動手語歌,更用話劇呼籲觀眾,一同來做環保愛地球。很特別的是,志工在臺上示範茶道,讓大家體驗靜思茶道之美。

民眾也可以到靜思茶軒,一邊小憩,一邊聆聽慈濟志工的分享。一邊喝茶一邊翻閱慈濟小冊的肯(Ken)表示:「災難發生時,許多組織的救災物資是用投擲的,而慈濟卻是以感恩和尊重的態度進行發放。」對於慈濟在海地的賑災行動,肯先生也感到相當敬佩。

許多遊客在享用點心、茶水,與聆聽慈濟事後,深受感動而加入慈濟會員。一位說著廣東話的袁女士,得知慈濟在許多災難發生時,都會募款賑災,當下也填下表格響應捐款。

靜思人文獲青睞 宣導資源不落地

來自美國猶他州的一對夫妻,聽了志工分享國際賑災的經驗,了解志工付出無所求的精神,當場也特別購買英文版《上人說故事》,希望對慈濟與證嚴上人有多一分的了解。攤位上展示的中、英、法文和西班牙文的《靜思語》,是淨化心靈的暢銷書,許多愛不釋手的讀者紛紛請購。

在固蘭湖街(Granville St,)處處可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從臺灣文化節的第一天開始,慈濟志工在12個環保點站崗,指導遊
大愛感恩科技區也是宣揚環保的所在,慈濟志工(著背心者)向民眾介紹寶特瓶回收及製成環保產品的過程。(攝影者:施愷,地點:溫哥華市中心,日期:2011/09/03)
客確實做好垃圾分類。

慈青王若歡和余柔頷在現場協助環保工作,王若歡說:「從撿垃圾的過程中,可教化人心,同時也呼籲遊街的人,不要隨意製造垃圾。」

大愛感恩科技區也是宣揚環保的好地方,慈濟志工除了親切地介紹環保產品外,也以街頭走秀的方式,宣導回收再利用的觀念。當天,有八位民眾填表,主動加入環保志工行列。

大醫王聯合義檢 中醫師守護健康

每天下午的一點到六點,慈濟義檢區提供諮詢、問診等服務,敦請25位中醫師輪班問診,為有需要的民眾,守護健康。三天下來,問診人數包括華人和各族裔高達760人。

醫療志工穿梭在診區
慈濟義檢區提供諮詢、問診等服務,敦請25位中醫師輪班問診,為民眾守護健康!(攝影者:施愷,地點:溫哥華市中心,日期:2011/09/03)
和候位區,以中、英和粵語與民眾話家常,同時分享慈濟事。前溫哥華市長蘇利文,也前來關懷義診情形,他說:「看到有這麼多非華裔人氏對中醫感興趣,實在是很感動,更感激慈濟讓大家有機會認識中醫。」

親和力十足的鐘政廣醫師表示,這次聯合義診的範疇除了一般中醫的望、聞、問、切之外,也涵蓋量血壓、指壓、打耳針以及開處方箋。

蔡國聖醫師細心地幫助病人看診,高齡98歲的母親在一旁陪伴,始終微笑遠望著他。蔡醫師的妻子向慈濟志工透露:「我的孫子和姊妹也都有來到會場。我們是基督徒,之前參加親戚的告別式,有70幾位慈濟人出席,比宗親還踴躍,這份感動持續至今。」當義診結束後,蔡醫師也向志工深深鞠躬,感恩他們的付出。

三天的臺灣文化節,在萬眾期待中熱鬧登場,也在肯定聲中圓滿落幕。【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梁玉燕、林玉貞、劉憶蓉 加拿大報導 2011/09/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