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之丘以工代賑 迎接曙光

2014-12-19   | 范婷 凱辛雅
藍之丘社區飽受淹水之苦,慈濟在當地啟動以工代賑,居民在參與後開心的拿到現金兌換券,這是藍之丘居民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他們掙來的不只是金錢更是一分尊嚴,還有一分對藍之丘社區的信心。(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大雨過後,住家旁邊的馬路成了一片汪洋,走出家門就是水。淹水是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藍之丘社區居民揮之不去的噩夢,生活除了苦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無語問蒼天的認命;而這一天(12/15)慈濟「家在藍之丘」 以工代賑專案啟動,改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兩百位藍之丘社區居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這一天。

市長、神父陪同 見證希望的一刻

雨下了、又停了,以工代賑居民們跨大步伐,大聲開懷的笑、歌唱,以工代賑的第一天,慈濟人用愛牽起藍之丘居民們的手,

海地角市長伊方高興地見證這時刻,「很高興有慈濟基金會來幫助海地的人民,因為居民們飢餓,而且(食物)總是不足,每次看到有好善良的好心人來幫忙,我總覺得是老天爺給的禮物。」

藍之丘社區的巴隆神父(Father Valon):「我今天真的很高興,因為這個計畫真的開始了,今天因為下雨、水漲得更高,但也更顯示我們真的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今天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他們吃了午餐、工作,明天我們會繼續工作,讓居民們的生活獲得改善。」

不捨災民難度日 以工代賑復家園


慈濟帶動「家在藍之丘」 以工代賑專案,源自於今年(2014年)11月初,當時大雨肆虐引發加勒比海島國(海地、多明尼加、波多黎各)嚴重水患,海地首都太子港及第二大城海地角受創最深,超過六千棟房屋泡水。事隔一個月,美國慈濟志工回到海地勘災,並計劃為當地居民改善生活環境。
慈濟志工在海地角勘災時,獲得當地精神領袖巴隆神父認同,也對慈濟以工代賑計劃給予支持,他更不辭辛勞的陪同慈濟志工奔走,終於得到政府單位認同。(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慈濟志工在勘災時,獲得當地精神領袖巴隆神父認同慈濟以工代賑計劃,他不辭辛勞的陪同慈濟志工奔走,終於得到政府單位認同;志工們更在以工代賑啟動前,進行三天的本土志工培訓。

「這個培訓活動的核心,主要是給本土志工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他們能在生活中去實踐體會感恩、尊重、愛。」慈濟志工歐友涵說。

海地角本土志工莫娜說:「這個計畫是讓我們的家變得更好,如何讓我們團結起來幫助自己的社區,如何透過自己的力量免除天災帶來的苦痛。即使我們都住在同一個社區裡,但我們從來不知道他們受這麼多的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付出更多的愛來幫助他們。」

除此之外,啟動以工代賑計劃也得到海地角市長的認同。為了讓以工代賑清理出來的垃圾不再成為藍之丘居民的困擾,海地角市長伊方特地陪同慈濟志工前往勘察位在佩蒂安斯的露天垃圾掩埋場,確認慈濟即將啟動的「家在藍之丘」以工代賑方案所清出的垃圾,將載往這個掩埋場處理。

代賑金打造希望 以勞力換取為榮

而在代賑金的處理上,慈濟志工也用盡心思。為了讓以工代賑居民在每天工作完能領到八塊美金的代賑金,美國的慈濟志工特地和當地的銀行協商,找出可行的運作方式。

每天參與以工代賑兩百人,需由早上七點工作到下午四點,每天工作結束後,慈濟志工會發給每個人一張八塊錢美金的現金兌換券,隔天就能夠到銀行兌換現金,每個人除了喜悅,也都規劃好了要運用的方式。

藍之丘以工代賑居民說:「我對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很認真的工作,我也以身為慈濟的一部分為榮,願上天永遠保佑你們。」

讓人興奮的時刻,夢想成真了,居民開心的領到現金兌換券,「我們現在要去銀行領錢,那是我們為我們社區打掃而得來的。」

一位婦女說:「我很高興我今天有工作,所以我可以買食物,給我的孩子吃,我想要說我好開心!」另一位居民露出滿意的微笑,他說:「(慈濟)基金會所給我們的禮物,過去我們的人生是沒有希望的,我們已經什麼都沒有,現在我們有機會可以工作,可以好好的運用這筆錢去做小生意,還有買一些清理的工具。」

信封袋裡的八塊錢美金,是藍之丘居民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他們掙來的不只是金錢更是一分尊嚴,還有一分對藍之丘社區的信心。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范婷、凱辛雅 海地報導 2014/12/15~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