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為重 孩子看你怎麼做

2015-11-17   | 北區人文真善美志工
德宸師父將慈濟十戒逐一解釋,希望每一位慈濟志工都能將十戒融入日常生活中。(攝影者:簡嘉池,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5/11/15)
「孩子看你怎麼做,而不是聽你怎麼做......」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謝麗華以自己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經驗分享,讓大家知道慈濟的人文教育扎根在身教上,而不僅止於言教。

11月15日是「2015海外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天的課程,主題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悲心菩提道」,不僅有慈善足跡的回顧,還有教育志業與慈濟人文的結合,希望讓海外慈濟志工可以更瞭解慈濟走過五十年的足跡。

教而化之 育而成之

為了讓海外慈濟志工瞭解慈濟在臺灣的四大志業發展,其中的教育志業足跡更是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慈科大人文室主任謝麗華提到:「面對社會的無明網,讓學生擁有『正』與『定』非常重要,而證嚴上人的法,就是最好的教材。」謝麗華就平時與慈誠懿德爸媽、學生的互動,以推動慈濟人文的豐富經驗與學員分享。

「無明的人最怕愛,用愛對治無知、無明是法寶,愛是可以學習的......」謝麗華輕鬆風趣地用各種方式表達身教的重要性,但是講到慈濟精神,提到上人給大家的身教,卻不禁哽咽;學員也隨著課程,時而會心一笑,時而開懷大笑,甚而感動拭淚。

來自馬來西亞的學員陳芮芮是兩個孩子的媽,平時孩子上慈濟人文學校,她也在人文學校裡幫忙,聽到謝麗華從各個面向強調身教的重要性,特別有感覺,也期待自己回去能做到,更希望能再多學一點有關教育的課程。

戒行圓滿 福慧雙修

靜思精舍德宸師父將慈濟十戒的意涵逐一解釋,且將十戒融入日常生活中,甚至網路使用禮儀也要有規範。德宸師父諄諄告誡學員:「要將守戒當習慣來培養,若生活中不謹守十戒,像船一般沉淪生死海。」德宸師父更進一步說道:「守十戒是生生世世應做的事,不能打折扣。」
2015海外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天的課程,不僅有慈濟在慈善深耕的足跡,更透過許多影像回顧,讓大家走過五十年的歷史。(攝影者:錢紹驊,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5/11/15)


2009年因凱莎娜颱風造成菲律賓嚴重的災難,在當時便與慈濟結緣的莉莉亞.札瑞特(Lilia Zarate)表示,2010年她與先生Joseph Zarate開始上慈濟志工見習培訓課程,從中瞭解了十戒的意義,在守十戒的過程中,發現吃素是最大的挑戰。

在共修過程中,從影片裡得知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狠心殺害許多動物,其悽慘畫面令人不忍卒睹,也讓莉莉亞.札瑞特一家人生起慈悲心,所以全家四人開始茹素,還向親戚朋友勸素,也漸漸產生善的效應。

除了莉莉亞.札瑞特一家由葷轉素的故事之外,來自馬來西亞的尤誌賢聽了十戒的意義後表示,因家住海邊而吃慣海鮮,要克服對海鮮的口欲是不容易的,而他卻下定決心:「素食可以長養慈悲心!要吃之前,想到它們曾經活蹦亂跳的樣子就吃不了。」

回眸慈善 來時路艱

編製大愛電視臺《回眸來時路》節目的盧佩玉介紹自己進慈濟十九年了,之前在廣播工作,輾轉又從廣播回到電視,為了製作節目,製作團隊蒐集早年有限的文史資料,實地溯源,再經過連結、查證,讓她得以有機會更貼近慈濟五十年來的足跡。原先擔任企劃,最近成為製作人,因而有機會透過人文的角度來分享慈善之路。

透過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與古老的影帶,盧佩玉帶領大家回到從前,早期上人帶領志工訪貧個案,從居家關懷個案的詳細紀錄,以及環島複查個案的用心,上人親力親為的身教,深深烙印在每人心中。

以人文紀錄的角度和學員分享慈濟慈善的歷史,不同於以往資深訪視志工分享個人慈善訪視的經驗,盧佩玉以圖、文、影等歷史資料的呈現,讓學員在腦海裡留下更清楚的畫面記憶。

除了慈善腳印的感動,盧佩玉最後在螢幕上打出一個計算公式:十個1.1相乘得2.593,十個一相乘還是一,由此可見大家只要多做「一點」,就會多很多!她藉此勉勵學員,發心立願多擔一點。

慈濟走過近五十年,慈善的腳步不曾停歇,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慈濟志工的愛會不斷湧入,透過影像回顧與見證分享,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讓新發意的海外志工可以更瞭解慈濟的根基與歷史。【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曾修宜、葉秀戀、廖玉瑛、陳清香、林慧石、徐璟宜 三重報導 2015/11/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