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響起來 走唱伴孤老

2015-12-06   | 鄭春燕 鍾雅晴
聖誕節前「和氣樓走唱團」在屈尺老人院關懷。(攝影者:謝榮祥,地點:新北市新店區,時間:2014/12/21)
「孤獨站在這舞臺,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懷已更改,我還擁有你的愛……」每當鳳飛飛這首〈掌聲響起〉,搭配著手風琴唱出來時,時光彷彿倒回到幾十年前,讓整個老人院都熱絡、溫暖起來。新店區的慈濟志工,近二十年來,每個月固定二次,到屈尺老人院探望關懷住院的老人家,但和一般團體不同的是,他們是由一群喜愛音樂者組成的「和氣樓走唱團」。

2012年11月,承擔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慈濟志工楊韻如,隨行去做記錄;當天看到一位彈手風琴的李曜州老師,專注而愉悅的演奏給老人家聽,她覺得自己也可以加入演唱行列。於是主動與李曜州老師商量:「老師演奏,我來唱歌,讓寂靜的老人院熱鬧起來。」從此楊韻如加入了音樂志工的行列,也圓了她自小愛唱歌的歌星夢。

愛心商人 琴聲傳溫情

手風琴老師李曜州,現年六十五歲,經營一家規模不小的貿易公司。高中時候父母相繼過世,他說:「或許是移情作用吧!每次到養老人院服務,看到長輩就倍感親切,就像看到自己的爸媽一樣溫暖!」

他不僅隨慈濟志工到老人院服務外,還主動找尋其他學校,補助貧困家庭學生,足跡遍及高山偏鄉及離島,至今已有三十九所學校接受他的補助的善心人士。

當別人問他:「為何選擇手風琴?原來就會嗎?」答案頗另人讚歎!原來他看不懂五線譜,也不會樂器。只是想手風琴攜帶方便,就用八個鐘頭學會手風琴,然後開始走進社會角落,把溫「琴」聲帶給大家。

第一次出來服務的李曜州是抱著奉獻一下的心態,心想背個十首歌彈彈就好了,反正是不收錢的。出乎預料之外,李曜州說:「結果每一天都有人點歌,常常被點到都是我不會的,所以我就下功夫背了二百首歌。」

最近去養老院服務時,又有一位奶奶點名說要聽備〈青春嶺〉的臺語老歌!李曜州笑著說:「哇!我又不會了!這對我來說又是第二百零一首!所以我最大的挫折就是常常被點到唱不出來的歌!」

他們去老人院不僅在大廳彈唱,還會走到病床前為臥床的病人獻唱!有一位老奶奶很可愛,每次都指定他們要唱國歌、國旗歌,而且還要立正、站好、乖乖唱完才可以唱其他歌曲!

2013年,他們有機緣走進臺北慈濟醫院和氣樓的身心病房區去唱歌,李曜州說:「所以當別人問我們的團名是什麼時,大家就決定叫『和氣樓走唱團』啦!」
「和氣樓走唱團」在屈尺老人院病床前關懷。(攝影者:高泉發,地點:新北市新店區,時間:2015/07/30)

歌聲穿越 另類療癒

在臺北慈院身心病房,擔任職能治療師的蔡婉萍說:「我很贊同走唱團的理念,雖然醫院提供了很多正式的治療方法,但沒有像走唱團這樣生動的音樂活動。」因為住在身心醫學科的病患被限制外出,他們與外界隔絕。若能透過走唱團的歌聲,就可以讓他們紓發壓力,對他們很有幫助。所以病患每個禮拜都很渴望團隊的到來,他們用點歌與慈濟志工互動,在盡情唱歌中釋放身心的情感與壓力。

「我上輩子應該是歌星吧!」天生就有一副好歌喉的楊韻如,記得小時候,姊姊常帶她去參加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且得過不少獎牌。後來因讀書的關係,放棄了最愛的歌唱,也斷了當明星夢!

為了做好音樂志工的楊韻如,除在家反覆練唱外,還自費學習聲樂,期望用優美歌聲膚慰與帶動人心。她曾用鏡頭記錄慈濟志工的善行,如今用歌聲與老人家、病患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

她熱誠的邀約多位慈濟志工一起加入,常帶孫女到老人院服務的慈濟志工李吳美惠、慈濟外語隊的成員連榮泰及張泰山,都是長期投入老人院服務的志工,紛紛敞開歌喉,與大家一起歡唱,娛悅院友長輩們。

韻如分享,每一次開場,都會用最虔誠的心,唱慈濟歌曲〈愛與關懷〉,祈願天下無災無難,平安吉祥,代表著走唱團對他們的一種愛與祝福!

而每當唱起鳳飛飛〈掌聲響起〉這首歌,「……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你的愛將與我同在,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歌聲交會你我的愛……」她就會鼓勵聽眾,用力的為自已鼓掌!為自己加油!
「和氣樓走唱團」在臺北慈院身心病房服務。(攝影者:高泉發,地點:新北市臺北慈濟醫院,時間:2015/07/30)

愛與關懷 唱快人生

目前和氣走唱團足跡遍佈臺北慈濟醫院的大廳、身心病房、創世基金會、新店區的各個老人院,還曾去過第一基金會,陪伴自閉症的小朋友,也曾到捷運站地下街表演!

經商忙碌的李曜州深覺收穫最多的是他自己,能夠與很多慈濟志工一起付出,且看到大家都做得非常、非常的用心,他說:「這都是讓我非常感動的地方,也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

「和氣樓走唱團」至今演出大概有八百場了,大家的心願是能夠產生第二團、第三團第四團……能夠有更多的走唱團,以愛以關懷的歌聲,唱給大家聽,帶給大家快樂的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春燕、鍾雅晴 新北市新店區報導 2015/11/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