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歧視 在當地關懷難民

2015-12-07   | 章麗玉
德國慈濟志工陳無憂自小在德國長大,因為家住在難民營不到五分鐘車程,因而有關懷難民的機會,她為此付出而收穫滿滿。(攝影者:張海濤,地點:臺中分會,日期:2015/11/20)
「德國難民問題很大,我與媽媽到難民營關懷,難民營離我家很近,開車兩分鐘就到了。現在冬天很冷,德國政府管理上很周到,吃穿沒問題。」陳無憂提到,雖然難民的生活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卻需要許多人的愛與關懷,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陳無憂在臺北出生,爸爸希望她受德國教育,四歲移民德國,剛開始住在巴巴利亞郊區,她覺得住鄉下特別好,可以學到城市學不到的,再加上她又特別喜歡動物。

小時候住在巴巴利亞,當地人比較排斥亞洲人,陳無憂住的地方男生很多,一直被欺負,國中時還是這樣,於是慢慢學習怎樣保護自己,怎樣跟人家相處,陳無憂說:「我算是很兇的女生,高中畢業我只有三個好朋友,不想理會別人,因為他們會笑我是亞洲人,其實我是一半德國人,一半臺灣人,我也會說巴巴利亞話。」

動容而落淚 生活中落實孝順

高中畢業後,陳無憂回到臺灣位於臺北關渡的大愛電視臺英文新聞部實習三個月,每天將中文翻成英文,從中看見很多溫馨的故事,時常一邊上字幕,一邊哭。

2012年,第一次參加中正紀念堂舉辦〈圓夢〉、〈心願〉手語經藏演繹的陳無憂非常感動,也因而更加了解證嚴上人的法,近幾年與父母親回臺灣,一定會回靜思精舍分享自己在德國做了什麼。

有一天,母親對陳無憂說:「妳什麼都不會,除了會說話,上大學妳就去讀大眾傳播。」然而在陳無憂的心中,其實想讀服裝設計,不過在德國讀服裝設計並不簡單,學費昂貴加上是私人學校,除非到義大利或法國讀書,但是她不想讓父母親花費那麼多錢,所以選擇在德國就讀大眾傳播。
陳無憂(右)在承擔志工的過程中非常感動,也因為這一分感動而付出更多行動,希望可以為更多苦難人付出愛心。(攝影者:邱祥山,地點:臺中分會,日期:2015/11/20)


讀大學時生活多彩多姿,認識很多知心朋友,陳無憂說:「我在家裡受德國教育,也受亞洲教育,父母親說話要聽,譬如說,我跟朋友約好要看電影、喝咖啡,媽媽突然說:『我那天有事需要幫忙喔!』我會取消約會;不過德國孩子沒辦法理解,已經約好,拒絕父母親就行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她會對朋友說,拒絕是不行的,因為那是不孝順的行為。

就像一家人 讓難民感受溫暖

家住在距離難民營不到五分鐘車程的陳無憂,因而有機會與媽媽到難民營展開關懷行動。「現在冬天很冷,德國政府管理上很周到,吃穿沒問題。」陳無憂提到,雖然難民的生活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卻需要許多人的愛與關懷,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陳無憂現在陪伴的四位敘利亞難民是二對父子,其中一對的爸爸是企業家,兒子讀醫學院,想拿到德國庇護證,在等待申請核准的這一、二年間,他們沒辦法工作,沒錢讀德文,年輕人在難民營,陳無憂就負責陪伴他們學習德文。

每當走進難民營,陳無憂發現這些人其實非常可愛,有時候會彈吉他,大家一起唱歌,大家一起跳舞。他們只是遇到政府問題,陳無憂希望德國人不要排斥他們,要用愛去面對他們,有時候,她從一樓走到三樓與難民話家常,就會叮嚀:「不要抽菸,可樂少喝,紅肉少吃,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歐洲的慈濟志工人數少,因此常常一人身兼多職,陳無憂本身是人文真善美志工,承擔錄影工作,但是很多時候因為人力的缺乏,往往要兼做拍照及文字撰寫。

陳無憂白晢秀麗的臉頰,充滿自信地說:「承擔是一個挑戰,有承擔才會成長,其實也做得滿高興。」她非常喜歡臺灣,欣賞臺灣的生活,大學畢業想回臺灣工作,同時當志工,為更多世間苦難人付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章麗玉 臺中報導 2015/11/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